随县城市管理执法局2021年度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思路
  • 来源:
  • 编辑:
  • 发布时间:2022-01-14
  • 【字体:    

随县城市管理执法局

2021年度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思路

2021年以来,随县城管局以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为引领,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聚焦城市管理重点任务认真履职尽责强化市容市貌管理、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转作风、保安全、促发展”活动,积极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城市管理各项工作以奋力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为工作目标,全力推进各项工作任务开展。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优化环境,塑造城市形象

1.开展市容秩序综合整治。规范市容秩序规范出门出店经营1300余起、取缔占道经营400余起、清理流动摊贩1700余起拆除违规搭建遮阳帐篷24个下达占道经营的个体户责令改正通知书30余份。二是规范停车秩序规范设置非机动车停车点13处,整治未按规定停放车辆400余辆;联合交警大队重点路段开展7次专项整治工作,发放车辆温馨提示卡300余张;劝导和规范静态停车290余次,依法处罚30起。三是规范共享电单车运营维护管理秩序。针对共享电动车运营中存在的运维人员不足、管理不到位、车辆乱停乱放影响交通安全和市容环境等突出问题,约谈相关责任人并要求迅速整改到位。四是规范户外广告设置。拆除各条幅300余条清理广告牌190余块清理宣传画门楣横幅200余起清理牛皮癣1000余处督促相关单位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户外广告设施进行加固或者拆除拆除存在安全隐患的户外广告7处五是规范餐饮油烟净化。印发《关于开展餐饮烧烤油烟专项整治的通告》,牵头对城区夜宵、烧烤、餐饮店及机关单位、企业食堂进行排查,对县城范围内油烟排放不合规的餐饮门店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50余份,已整改34家

2.提升环境卫生整体质量。一是运用市场化运作机制,加大卫生考核力度。建立环卫保洁考核制度,对外包保洁公司日常保洁、垃圾转运开展常态化巡查,每季度兑现奖惩,通过洒水降尘、高压冲洗、反复洗扫“三位一体”作业方式,使县城区主干道降尘率达75%以上,城区道路清扫保洁率、垃圾日产日清保洁率达100%二是严格渣土管理。加强建设施工工地扬尘污染防治,城区所有建设施工工地围挡率和出入口路面硬化率达到100%,并设置沉淀池、冲洗台,配备车辆冲洗设备,严格落实防污染措施。三是提升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完善县生活垃圾处理场设施建设,增加一套RO膜反渗透处理设备,对渗滤液过滤水的排放管网进行升级改造,引进第三方专业监测机构对渗滤液处理实施在线监测确保渗滤液处理规范达标。对处理场废气进行收集燃烧治理解决异臭味扰民问题将我县域内的生活垃圾运至市垃圾焚烧发电厂进行焚烧处理,封停县生活垃圾处理场。

3.加大市政设施管护力度。一是“点亮随县”市政路灯亮化。完成炎帝大道、幸福大道、洪山大道、滨湖西路、交通大道路灯的维修亮化,共维修、加装路灯159盏,更换、敷设电缆8621米,调整灯杆90个,安装调顺路缘石1980米。二是集中开展城区市政基础设施安全大检查。扶正路缘石313米,维修井盖34套,更换花岗岩树池石171根,维修花岗岩人行道面板153.96㎡,修复破损沥青路面3125.5㎡。三是完成随县厉山老城区雨污分流管网改造(二期)工程剩余排水管网。今年协调施工完成管网建设2.02km,本项目累计完成排水管网22.77km。四是积极开展市政道路和城市桥梁等市政设施承灾体风险普查工作。收集部分内业资料和现场实际勘察,正在开展市政道路和桥梁市政设施承灾体风险普查第二阶段的基础数据收集的全面调查阶段。

4.高标准做好园林绿化工作。一是加强绿化工程监管。对随县炎帝大剧院、烈山湖西路行道树和厉山大道延长线3处在建绿化工程项目实施质量监督管理、抽查,建立质量监督台账。二是加强项目建设工程验收。对随县神农国际大剧院、随县民生大道延长线、辅道、城北路及烈山湖西岸内堤桥下、新厉山老城改造与炎帝小学绿化工程办理竣工验收,将樱花走廊、炎帝学校及法院公厕附属绿化的养护进行服务外包,并对民生大道延长线及烈山湖西岸内堤二期绿化养护服务外包进行了招投标。三是提高养护管理水平。对烈山湖及杨林公园防腐木进行涂漆保养共4250㎡,更换景观灯灯泡586个,维修损坏玻璃栏杆8块,清洗张拉膜、廊架5次。对城区90万㎡公共绿地内苗木、乔木行道树修剪整形,补植踩踏缺失的草坪及色块4523㎡,补植乔灌木844株,色块1753㎡,清理杂草、垃圾、落叶和杂物,共计清理约138吨。不断巩固“省级园林城市”创建成果,截至目前,我县绿地面积为231.65万㎡,绿地覆盖面积为271.22万平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6.78㎡,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为81.20%。四是积极营造节日氛围。寻根节和文旅节期间我局安排工人在高速路口、东镇广场、神农加油站、执法局门前4个重要节点进行摆花布景,营造了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

聚焦主责履职,开展依法行政

1.提升执法队伍水平。坚持党建引领,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举办读书班4期,开展红色教育现场教学1次,分别组织党员干部参加系统内部测试和全县党史知识竞赛1次,单位主要负责人围绕中国共产党简史为全体党员干部职工讲了2次生动的党课,不断提升了基层执法队伍政治品质。

2.提升执法办案能力。重拳打击县城规划区违法建设,坚决做到“逢违必拆”,今年上半年累计拆除36起,拆除面积约3102平方米;妥善处置厉山冷小寿、唐镇鑫鑫超市、小林镇薛大军、王家军、车桂明、胡金友、吴善勇、杨锡辉、张祖德、雷良超、汤立运等乡镇违规建房问题,有效遏制乡镇顶风违建势头今年来共立案查处各乡镇违法建设7起,已送达告知书1份,决定书2份,成功解决市县纪委交办件、群众信访案件9起。协助尚市桃花节会场周边、炎帝故里寻根节主会场环境秩序综合整治工作、安保维稳工作,安居镇、吴山镇、尚市镇等乡镇市容环境整治工作,淮河镇市容整治“三日攻坚”拆除行动,对淮河镇312国道沿线62处乱搭乱建的钢构棚等建(构)筑物逐一进行拆除。

3.提升行政审批效能。通过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进一步压缩审批时限,优化办事流程,我局10项行政许可办理事项直接取消3项,精减率达30%,同时,严格按照“一表申请、并联审批、同步办理”的原则,做好并联审批,加快项目落地,今年来,我局共受理、审批、办结7项行政审批项目,承诺时间办结率达100%。

(三)聚焦关键环节,推进重点攻坚

1.探索常规管理模式创新,抓好“数字城管”运用。探索发挥数字城管指挥中心平台巡查上报、监督审核、组织协调、综合调度等功能,运用执法记录仪、视频监控、“城管通”等设施设备,提升执法进度和效率,共受理各类城市管理线索640起,事件处理率达90%。

2.有序推进城乡生活垃圾治理。一是完成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全达标任务。按照“户分类、组保洁、镇(村)收集、县运处”的运行管理模式,今年累计转运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8吨,城区垃圾无害化处理平均率达100%,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0%以上,全县384个行政村全部开展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覆盖率达到100%,城乡生活垃圾治理体系已基本建成,顺利通过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全达标省级第三方验收;二是有序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按照中央、省、市、县各级城乡生活垃圾分类的工作要求,稳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目前县城70余家县直部门和相关单位生活垃圾分类实现全覆盖,打造了灯塔社区和星升社区两个市级垃圾分类示范社区,创建了万福店农场,安居镇两个全域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2021年有11个行政村正在创建省级垃圾分类示范村,有100余个村已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整体来看垃圾分类工作正按照实施方案逐步推进。

2022年工作思路

(一)进一步加快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一是推行城管综合执法。为解决城市执法力量不足,执法效果不佳等问题,组建综合执法大队,对城区规划、市容、环卫渣土、市政、园林实行综合执法,组建市政园林管理服务中心,统一组织市政、园林日常管理工作;二是有序推进城管下乡。为解决镇级城市管理薄弱问题,提请县政府增加镇级城管编制,加强镇级城管力量建设,并实行城乡环卫一体化外包由第三方公司对管理成效进行考核,同时由县城管执法局对各镇(场、景区)和第三方公司进行综合考核,全面提高镇级管理质效;三是建立县城市容市貌管理大城管格局。为切实提升县城区市容市貌品质,参照荆州市中心城区“门前三包”管理模式,将中心城区市容市貌交由各行政事业单位和相关企业进行分路段包保管理,推行“路长”、“街长”负责制,建立常态化考核管理机制,建设文明、整治、优美、有序的城市。

(二)进一步理顺规范基础设施建设体制。为解决县城市政、园林、环卫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管理缺位问题,实行基础设施建设谁建设谁管理的模式,进一步明确建设主体的管理责任,确保项目建设管理维护不断档。

(三)进一步深入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一是冲刺创建“国家园林县城”。拟计划将县城区内57万平方米绿化养护面积纳入市场化运作,提升绿化管养水平,对杨林公园、烈山湖风光带、炎帝大道、樱花长廊、县城区行道树进行提档升级种植适合随县生长的特色乔木,对厉山大道进行绿化补植行道树,巩固“省级园林县城”绿化建设成果,争取创建“国家园林县城”;二是争取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创新环卫保洁模式,借鉴石首市环卫管理先进经验,重点实施垃圾不落地工程和垃圾分类与城区环卫保洁一体化工程,实施县城区餐厨垃圾收运处一体化工作。结合县政府关于提升县城首位度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县城区环卫基础设施,筹备新建一座县城区垃圾中转站,拟定县城区公厕建设实施方案,完善公厕建设布点规划,全面提升县城环卫品质;三是积极开展垃圾分类示范镇、村创建。到2022年,全县所有镇(场、景区)60%的村(社区)实行生活垃圾分类。

(四)进一步完善县城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一是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对损坏的沥青路面、人行道、路灯等设施及时进行修复,积极谋划民生项目建设,推动东镇铁路高架桥下停车场工程项目、神农大道(随县客运站——厉山一桥头段)线缆入地改造工程项目、厉山老街路灯变压器提档升级工程项目、行政中心路网剩余四条路的路灯亮化工程的筹备建设。二是农贸市场拆除改造和新建。厉山东镇小菜场农贸市场因市场老旧年久失修,导致大量流动商贩将商品移至主道路占道经营,严重影响了市容市貌和市民的出行,计划将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或者拆除重建,在新县城新建一座标准化农贸市场。三是新建城区公厕20座。我县城区现仅有公厕10座,给居民入厕造成极大不便,计划在厉山东镇转盘至厉山一桥中间位置建设1座公厕、杨林公园南北广场附近各建1座公厕、烈山湖游园东岸(全长约4500米)新建9座公厕、烈山湖游园西岸(全长约3600米)新建6座公厕、樱花走廊游园(全长约1500米)新建2座公厕,以方便居民入厕。四是提升县城生活垃圾收集、分类、处置能力。目前县城区垃圾中转站共有两座,分别位于洪山大道和振兴路,建成时间较早,需进行改造后才能投入使用。拟计划在县人民医院东,规划建设占地约400㎡的标准化垃圾压缩和垃圾分类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在确保县城及乡镇生活垃圾能够及时运至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进行处理和推进落实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同时,缩短了到市焚烧发电厂的转运距离,每年可节约转运资金20余万元。

                         2021年1216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