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县发展和改革局2022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要点
  • 来源:
  • 编辑:
  • 发布时间:2022-10-11
  • 【字体: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决策部署和省、市、县工作要求,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放在突出位置,围绕发展改革工作实际主动作为,圆满完成国家及省组织的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特制定县发展和改革局2022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要点:

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工作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一系列指示精神,一是持续做好县发改局包保联系三个村的统筹指导和帮扶工作,在项目上引导,资金上支持,政策上倾斜;二是履行部门牵头职责,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重点推进“五基”即:“发展基本产业、解决基本就业、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优化基层社会治理、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工作,重点解决易迁建档立卡脱贫人口“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转向实行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工作中来,通过强有力的后续扶持措施,促进安置区特色产业加快发展,社区治理水平不断提高,搬迁群众稳定脱贫,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三是抓好光伏电站的运维管理工作,督促三家运维公司履行工作职责,日常巡查光伏电站常态化,确保光伏板不断电、不出安全事故,连接电网顺畅。

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措施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精神,坚持学原著、悟原理,每月一次的主题党日活动必须学习一篇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讲话精神,每两月召开的党组会议必须有研究巩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相衔接的内容,党组中心学习组制定学习规划,做好学习活动安排,局主要领导每半年到联系包保村一次,主要宣传党的乡村振兴政策,讲授党课,分管领导每一个月到联系包保村一次,与村干部和驻村第一书记共商村级发展规划,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各种困难。

三、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机制

(一)2022年县发改局包保三个村重点工作任务

小林陈家寨村脱贫户49户,108人。2022年村级主要产业从事养牛、养羊和种田,扩建改造村委会1.5公里通镇公路,方便村民出行。小林上天梯居委会脱贫户31户,55人;居委会位于镇区,利用区位优势招商引资,租用场地引进泰丰文体用品公司落地小林土城粮站建厂,居委会入股分红;高城新屋村脱贫户89户,270人,村委会与天章农业合作社合作开展金银花、香菇种植养殖,带动脱贫户就地就业创收。

落实“四个不摘”,保持焦点不散、靶心不变,持续对脱贫人口扶上马送一程,防止贫困反弹,坚持实行局党组书记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驻村第一书记配合的责任制,对发改局包保的三个村继续派驻第一书记;继续做好易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这篇文章,2022年度用好中央易迁帮扶衔接资金,支持四个乡镇(村)扶贫车间建设,方便易迁群众就近务工。

(二)健全防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防止返贫和致贫

继续加大对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人口以及边缘致贫人口的监测力度,配合乡村振兴局不定期对脱贫人口的收入、支出“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情况开展动态监测,精准分析返贫致贫原因,分类纳入帮扶范围,及时采取针对性帮扶措施,补短板、强弱项,实行动态清零。全面完成国家和省组织的2022年度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工作。

(三)持续推进“五个基本”建设,高质量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扶产业工作

1、发展基本产业。注重长短结合,大力发展见效快、风险小的特色产业。建立完善经营主体与脱贫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搬迁群众从产业发展中获得稳定收益。

2、解决基本就业。推动就业意愿、就业岗位与就业技能精准对接,提高安置区劳务组织化程度和就业脱贫覆盖面,与人社部门对接,开展“订单式”“定向式”等技能培训,提高劳动技能。

3、完善基本公共服务。继续完善集中安置区易迁群众子女入学、看病就医、赶集上店的基础设施建设,将因病亡的空出的易迁房改作公用房或工具房,方便群众存放农具或物资。

4、优化基层社会治理。安置区全部融入所在村组管理,创新安置区管理模式,构建网格化管理机制,合理配置公益性岗位,1个集中安置点至少有一个公益性岗位。

5、强化基层组织建设。集中安置点全部纳入村(居委会)党群服务中心服务与管理,推广安置区村组干部包户到人,完善安置区各项规章制度建设,做好事有人管。

6、做好资产确权资产入账工作。加强易迁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和监督,2021年10月由县易迁办牵头,各镇(场)具体负责实施,按经营性资产、公益性资产和到户类资产完成了确权登记工作,2022年县易迁办配合县乡村振兴局对资产使用情况实行动态跟踪,加强日常监督,及时登记入账,纳入常态化管理,确保资产不流失。

四、做好驻村组织保障、资金保障、激励关怀工作

(一)组织保障。继续对包保的小林陈家寨村、小林上天梯居委会、高城新屋村派驻第一书记,分管驻村帮扶工作的局班子成员任工作队队长。

(二)资金保障。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积极开辟乡村振兴新的资金渠道,多方筹集产业帮扶资金,县发改局进一步压缩办公经费,节约部分资金用于村级帮扶,动员与发改局联系的国有企业捐一点,机关干部职工爱心献一点,产业资金支持一部分的方式,用于三个村发展产业,脱贫致富。

(三)激励关怀。关爱驻村干部,鼓励县发改局驻村干部的担当作为,探索创新,以村为家,关注驻村干部心理压力,关心厚爱本人及家庭工作和生活情况,为他们排忧解难,按照有关政策落实其驻村待遇,对工作突出的提请上级表彰,在评先竞优上优先考虑,及时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