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县教育局关于2024年县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总结
  • 来源:
  • 编辑:
  • 发布时间:2024-11-13
  • 【字体:    

县教育局高度重视县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站在立德树人的角度和兴教强县的高度努力办好每一件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2024年,与教育相关的县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共计15件,主要涉及县域高中高质量发展、学校体育项目建设、“双减”政策、特殊教育“康养结合”、青年教师住房、家校社共育、师生减负等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主办件10件,会办件5件,代表、委员满意率100%。现汇报如下:

一、彰显“协同”之力,提升办理效率

以建议提案办理淬炼“担当”主力。一是细化分工,统筹协调。召开建议提案办理专题会议,印发县教育局《关于办理落实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的通知》,根据建议提案办理程序、内容、各股室二级单位职能,细化分工。涉及职能交叉、重叠提案,以牵头股室为主,相关股室密切配合,共同办理。同时,主动联系会办单位,征询意见,协调办理。二是落实机制,提升质效。按照“一件提案、一名分管领导、一个办理专班、一手牢抓到底”的“四个一”办理工作机制,严把办理工作质量关,在规定时间与代表委员见面,了解代表委员意图及建议提案细节,弄清背景初衷,为办理提供依据和参考。15件提案见面率、答复率、反馈率、满意率均达100%。三是定期回访,同频共振。重视建议提案办理“回头看”,对建议提案办理落实情况查漏补缺,回访代表委员、回提建议提案、回撰答复,向代表委员反馈办理最新进展,同频推进,提升“A”类答复件的数量和质量。对于需要社会广泛知晓的教育类别的建议提案办理答复,全文在“随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予以公开。

二、搭建“融会”之路,丰富办理途径

搭建建议提案办理与常态教育教学工作的“融合”之路。一是丰富办理途径。通过座谈会、问卷调查、资料类比、走访调研、现场查看等多种途径完善建议提案办理、意见落实、答复撰写工作。此次办理,解决7个方面问题,分析161余组数据,查看21个现场。答复观点鲜明、数据详实、支撑有力。办理“双减”政策治理校外培训机构的建议提案,组织专班检查150余人次,现场指导消除安全隐患12处,下达整改通知书20份,拆除违规广告牌16处,将建议提案办理落实到群众心坎上。二是强化育人职责。联系残联、卫健、妇联等部门,围绕《特殊教育办学质量指标》,实施以残疾儿童发展为导向的评估教育与康复服务一体化行动。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和县妇联联合成立随县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到社区、中小学校开展家庭教育促进活动30余场。丰富课后服务,组建中小学各类社团380余个,学生参与率达到98.68%,将建议提案办理落实到常态教育中。三是融合教育行动。调研社会事务进校园55项。发布“白名单”,审核进校园活动,取消与教育无关政务APP,抵制点赞投票、人物评选、网络答题等公众号活动,杜绝指尖上形式主义,使师生聚焦主业主责。实施建议提案办理“回炉重铸”,以改造县一中宿舍楼,承办陈良书记县一中调研会,落实省厅普通高中特色发展的文件精神等教育行动丰富建议提案办理路径,形成“县域普通高中高质量发展”建议提案新答复。

三、夯实“兴教”之本,强化办理保障

以建议提案办理支撑“兴教”主业。一是以项目规划保障建议提案落地。19号、39号、41号、43号等建议提案,涉及体育设施建设和教师周转房建设。我们将其纳入“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规划中期调整项目库”中,作为重点项目规划,阶段性分步实施。二是以师资建设保障建议提案见效。定期招聘教师,补充师资力量。成立“教育发展基金会”,2024年奖励优秀教师137名。投资1360余万元,建设租赁性住房120套,打造教师“安居工程”,回应“解决青年教师住房”的建议提案呼声。联合卫健部门设置心理援助公益热线电话,开展心理健康公益讲座,应答“落实教师心理辅导”的建议提案诉求。三是以资金赋能保障建议提案实行。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持,整合各类社会资金,集中投入到体育设施建设中,确保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鼓励学校通过校企合作、社会捐赠等方式,引进先进体育设施和技术。推广使用性价比高、效果较好的替代方案,强化建议提案办理保障。

2024年11月13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