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商务厅办公室关于印发2023年全省外贸工作要点的通知
  • 来源:
  • 编辑:
  • 发布时间:2024-03-10
  • 【字体:    

2023年全省外贸工作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好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按照“保稳促进调优”思路,多措并举全力推动我省外贸稳住基本盘、规模再提升、结构再优化,保障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确保实现一季度“开门红”、上半年“双过半”,圆满完成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年度目标任务,以外贸所能助力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

总体目标是力争2023年全省进出口总值增长10%;争取一季度出口总值增长12%,实现外贸“开门红”。

一、精准科学调度,加快保稳提质政策见效

(一)狠抓政策落地见效。协调推进金融保险稳外贸,做好出口退税“即出即退”政策推进落地。各地要加快外贸保稳提质等一系列措施落实,从着力稳订单拓市场扩进口、开拓RCEP市场等方面狠抓稳外贸政策落地见效。

(二)密集开展联动服务调度。加强对市州尤其是武汉市进出口目标考核督促,压实压紧责任。省市县三级加强联动调度,强化重点外贸主体包保联系服务,保障发挥好龙头示范带动作用。争取2023年重点主体进出口增长12%以上。

二、推进主体拓增,加强外贸供应链合作保障

(三)推进稳主体、拓增量专项行动。各地要围绕优势产业进一步摸排本地已投产省外招引企业、在建重点项目及新招引项目,对2023年158个、464亿元新增进出口项目,建立清单销号机制,分类研究、多措并举,全力动员、推进潜在进出口增量落地,争取业务回流。争取2023年一季度全省落地100亿元以上新增项目。

(四)做大做强头部外贸供应链。以煤炭、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为切入口,支持国控、楚象等头部供应链企业与进口需求较大且采购渠道在省外的重点企业开展供应链上下游对接合作;支持国控、楚象等头部供应链企业对外流进出口进行业务整合与回流。力争2023年楚象、国控供应链实现5亿美元进出口。

三、聚力新型业态,培育壮大外贸发展新动能

(五)突破性发展跨境电商。推进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认定一批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实行“跨境电商+产业集群+产业园区”建设发展。开展系列跨境电商主体引育活动。武汉、黄石、宜昌、襄阳等跨境电商综试区要对标商务部综试区评估标准和量化指标加快提档升级;鄂州、荆州等有条件的市州要积极申报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力争2023年全省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长20%以上。

(六)深化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持续实施“市场采购贸易+跨境电商+外综服”新业态融合发展。宜昌三峡物流园要立足产地优势,打造柑橘、茶叶等国际地标型农副产品出口基地,开展宜荆荆都市圈市场采购贸易共享合作。武汉市、宜昌市加快建设湖北省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展示中心、三峡物流园进出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力争2023年全省市场采购贸易出口增长20%以上。

(七)提升外贸综合服务体系效能。开展“外贸综合服务提升行动”,推动外贸综合服务体系向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等进出口产业聚集地扩展覆盖。推动“楚贸通”数字化国际贸易平台对接小笨鸟跨境电商服务平台,加快建设我省数字化国际贸易发展平台,各地要积极向外贸企业推广应用,带动外贸数字化赋能转型。

四、聚焦优出延链,增强优势产业链韧性

(八)开展“千企百展出海拓市场”行动。加强广交会、进博会等国家级展会参展力度。组织筹备好中国-北欧经贸合作论坛等重大经贸活动。通过统一组织、市州认领、企业自主等参展模式,围绕全省五大优势产业及上下游产业领域,以RCEP成员国、“一带一路”沿线市场为重点,力争2023年引导、组织2000家次外贸企业赴境内外参加150场以上高精尖展会。加大对企业参加境外知名展会政策支持。

(九)推进汽车制造业外经贸提质增效示范。积极开展2023年度拟支持项目征集和评审,围绕吉利路特斯、本田新能源汽车等重点项目,深入挖掘进出口潜力,推动汽车制造业进出口做大做强。武汉市要着力扩大二手车出口。争取2023年全省汽车制造业新增100亿元以上进出口。

(十)打造优势、特色外向产业集群。加大自主品牌出口政策支持力度。认定一批省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积极向商务部申报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完善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数据审核方式和流程,加强对基地的事中事后监管和日常监督指导。各国家、省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要积极开展国际市场开拓活动,扩大特色、优势产业出口。各综保区要积极培育符合条件企业开展加工贸易保税维修再制造业务。

(十一)稳住劳动密集型行业出口。各地要积极组团参加2023“千企百展出海拓市场”行动18场纺织服装、10场轻工业境外展会,帮助企业稳住订单渠道。各地要出台重点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清单,协调加强综合配套支持,避免产业外迁、订单外流。武汉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示范地、荆州国家加工贸易产业园等产业聚集区积极参与加工贸易博览会等经贸活动,加大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力度。

五、加强优进保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十二)加快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建设。加大进口贴息等政策支持,推进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进口贸易示范区培育建设,扩大“光芯屏端网”产业先进技术、重要设备、关键零部件与原材料进口。研究制定省级进口贸易促进创新试点办法,培育打造进口贸易集中示范区。

(十三)稳定维系产业链运转的资源品进口。加强战略性新能源进口集散中心建设政策支持,各地要积极推动大宗商品进口企业与大型生产制造型企业开展供应链合作对接,稳定与扩大铁矿石、镍金属等关键资源品供应。争取2023年全省大宗商品进口实现100亿元以上进口增量。

(十四)积极扩大优质消费品进口。积极参与进口博览会,争取与进博局合作开展1-2场招商路演活动。支持武汉市打造冷链进出口集散中心。会同知名跨境电商平台企业组织举办进口商品消费促进活动,扩大化妆品、服装服饰、母婴产品等消费品进口。武汉市要依托湖北国贸、长江国贸、武汉国贸等重点市场主体和汉口北万国小镇进口馆等已有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培育打造进口消费品展览展销中心。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