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县林业局对县政协四届三次会议第14号提案的答复
  • 来源:
  • 编辑:
  • 发布时间:2024-08-01
  • 【字体:    

周后盾、陶俊彦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凝聚发展合力 共画湿地保护同心圆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建立湿地保护协同管理机制

一是建立湿地保护机制。建立了由县林业局、发改局、财政局、自然资源规划局、水利局、农业农村局、城管执法局、生态环境局、湿地公园等部门组成的湿地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对封江口国家湿地公园范围内破坏湿地生态的行为进行整治。在遵守法律法规和做好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湿地公园自然资源。二是全面取缔湿地公园内“三无”(无船名船号、无船舶证书、无停靠码头)船只,清理水面围网,打击“泥鳅党”,防范与打击非法捕捞行为并重,渔政部门在水库投放渔政船,不定期巡逻,做到发现案情处置不过夜。加大渔政巡逻频次,增加现代化执法装备,防范非法捕捞反弹。联合水利、公安、渔政等部门开展多次联合执法行动,督促船主自行拖离各类船只40余艘,统一收缴并集中停靠船只21艘。三是定期开展湿地公园整治行动。针对捕鱼、砍伐栎树等问题,计划联合相关部门定期开展排查行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湿地公园发展提供科学化指导。定期对封江口水库水质开展监测。根据随州市水环境质量状况报告显示,2023年,封江口水库1-12月累计均值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

二、着力促进湿地保护工作发展

一是顺利完成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建设。退堰还湿面积120亩,鸟类栖息地植被恢复面积135亩,新建3处管理站点、3座观鸟塔和2处观鸟屋;新建22公里巡护管理通道及亲水栈道;新建各类宣传标识标牌100块,在水鸟集中栖息地设置围栏21公里,打造了封江驿站、水质监测小屋、阿基米德取水器、昆虫旅馆等一批集自然观察、小品互动和生态体验于一体的宣教设施。二是实施省级财政补助项目。对公园界桩界碑进行更换和维护;对公园文化长廊、植物园、观鸟塔范围内所有木质构件等进行维护保养;开展湿地保护监测评估并编制《随县封江口国家湿地公园湿地监测评估报告》;组织开展湿地保护宣教活动2场,编印《湿地保护法》及湿地保护知识宣传资料1000套,订制中国移动灵动大数据3份;对室外监控监测等设施设备进行维护更换;同时,为提高湿地巡护工作质量,聘请湿地管护及森林防火人员6人。进一步提升湿地生态的“含绿量”和游客的“体验感”。三是加强对开发项目的帮扶和指导。从生态环境角度来说,湿地公园开发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在做好保护的前提下,可实现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有序开发生态旅游、科普教育、生态农业、环保科技等生态类项目,不可有污染和破坏性项目。生态环境局将对湿地保护开发提出专业性意见,对可落地项目全程进行帮扶与指导。

三、提升科普宣教普及范围

一是在“世界湿地日”“爱鸟周”等重要时间节点,通过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发放宣传资料、推送湿地宣传短信等方式,开展生态文明、《湿地保护法》宣传教育活动。二是通过组织科普活动,加大湿地保护、野生动植物及鸟类保护宣传力度,与武汉商学院联合举办以“走进封江湿地  定格初夏时刻”为主题的首届湿地生态短视频推广赛;组织开展“我是湿地小卫士”科普研学活动。三是成功创建“全国自然教育基地(学校)”和“湖北省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顺利加入全国湿地创先联盟、封江口水库被评为“湖北省美丽河湖”,有效提升了封江口湿地公园的知名度。四是开展宣讲进校园活动。在厉山镇封江小学举办“一起向自然”自然教育嘉年华活动,通过现场授课、做游戏等一系列活动,既拓宽小学生视野、丰富知识,又提升他们对湿地及自然生态的兴趣,促发湿地保护学习与行动。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