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县2025年化肥减量增效工作方案
  • 来源:
  • 编辑:
  • 发布时间:2025-08-11
  • 【字体:    

按照《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印发湖北省2025年化肥减量增效工作方案的通知》(鄂农办发〔2025〕49号)文件要求,为扎实推进我化肥减量增效工作,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助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抓实取土化验、田间试验、农户施肥调查等测土配方施肥基础性工作,按农时季节发布科学施肥指导意见,确保2025年全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在90%以上持续开展化肥利用率、肥料效应、配方校正等田间试验7完成农户施肥情况调查150推广应用智能化施肥专家系统,制定发布全县主要农作物肥料配方和推荐施肥方案引导农企对接,促进“产、供、施”对接,确保配方肥有效供给实施科学施肥增效行动,加快“三新”技术和有机替代化肥推广全力推动随县农业高质量发展。

二、重点任务

一)深入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工作。针对当前部分作物仍存在化肥过量不合理施用现象,各地要进一步深化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切实提高科学施肥水平。

1.开展肥效田间试验。综合随县粮食单产提升行动主要粮食作物面积及分布、种植制度、地力水平等因素,选取有代表性的田块,科学布设水稻、小麦化肥利用率田间试验;同时加强肥料施用、田间管理、样品采集、测产分析等全环节技术指导和质量控制,保证田间试验质量;要严把数据质量关,在全面汇总、逐项审核的基础上,及时报送化肥利用率田间试验数据

2.加强农户施肥调查。综合考虑作物类型、种植制度、施肥主体等因素,进一步优化调查点位设置,调查农户施肥现状,建立农户施肥台账、肥料经销网点销售台账,探索推行氮肥定额制、台账制管理。通过农户施肥情况调查,分析本行政区域内施肥水平、施肥结构、施肥方式等,查找施肥不合理问题及原因,提出解决措施,形成专题报告。2025年底,全县农户施肥情况调查农户150户以上,农户施肥调查数据通过“肥情监测通”系统上报,经农业农村局组织专家审核后,报送至省耕地质量与肥料工作总站。

3.制定发布施肥方案。组织专家,深挖测土配方施肥大数据,结合取土化验、田间试验等结果,进一步优化不同区域不同作物肥料配方和施肥技术方案,按照农时季节发布科学施肥指导意见,指导各地制定区域肥料配方和施肥方案。各地充分利用智能化施肥推荐专家系统,生成施肥方案,推动智能化信息化施肥指导服务。

4.强化配方肥农企对接服务。各地要引导企业结合农业生产需求,参照推广部门发布的配方信息生产作物专用配方肥、缓控释肥、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等,推动技术推广部门为企业服务、企业为产业服务。各地要调度新型经营主体配方肥需求情况,探索发布作物配方肥用量工作机制,引导企业与新型经营主体直接对接,按需求生产配方肥,促进“产、供、施”对接。

5.构建配方肥供应网络。以乡镇为单位,筛选2个诚信经营、服务规范的肥料经销网点,培育基层配方肥经销服务网络。要在配方肥经销网点醒目位置张贴科学施肥指导意见,发放施肥建议卡,方便农户按方选肥购肥。

(二)强化“三新”技术推广。各地要大力推广侧深施肥、种肥同播、水肥一体化、无人机施肥等机械深施肥技术模式,结合应用缓控释肥,推进施肥用量精准化、施肥过程轻简化,切实提高化肥利用率。

1.创新施肥新技术。强化土壤、肥料、作物三者协同,围绕作物生育期养分需求变化,采用基肥追肥统筹、速效缓释结合、养分形态配伍等技术,加强施肥全过程养分管理,促进养分需求与供应数量匹配、时间同步、空间耦合。

2.推广肥料新产品。根据主产区域土壤养分供应状况、作物养分需求特性、肥料养分转化规律,按照大中微量元素养分相结合、速效养分和长效养分供应相配合,推广应用生产区域作物全营养专用肥(配方肥)、缓释(稳定性)肥料,鼓励农民因地制宜施用微生物肥料、水溶性肥料、中微量元素肥料等,发挥肥料综合效应。

3.应用施肥新机具。推广应用种肥同播机、机械深施注肥器、侧深施肥机、有机肥抛洒机等高效施肥机械装备,探索应用变量施肥机、无人机、水肥一体化等进行精准变量施肥,推进施肥数字化、智能化。

(三)有机肥替代化肥。各地要大力推进畜禽粪肥就近还田、秸秆肥料化还田、绿肥翻压还田,利用有机养分替代化肥养分。

1.粪肥还田。以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为突破口,开展种养对接,以畜禽粪便等有机废弃物为原料堆沤有机肥,就地就近还田利用,因地制宜推广有机肥、生物有机肥、有机无机复混肥等,促进有机无机结合。

2.绿肥种植。在光热和水资源适宜的区域,充分利用冬闲田、果茶园间隙,大力发展绿肥种植和果园生草,在水田推荐应用紫云英和油菜等绿肥品种,采取自然覆盖、刈割覆盖或翻压还田等方式,增加土壤有机物质投入,提高耕地综合产出能力。

3.秸秆还田。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通过粉碎还田、覆盖还田、堆沤、生物反应堆等方式还田利用,重点减少钾肥用量。

三、资金使用要求

(一)补贴标准。化肥减量增效项目资金主要用于测土配方施肥基础工作、试验示范、数据分析应用、营养诊断、宣传培训等,不得用于购置施肥用农业机械。

(二)制定计划。各地结合实际制定化肥减量增效资金使用计划,科学开展化肥减量增效、“三新”技术推广、有机替代化肥推广工作。

(三)规范程序。补贴物资发放登记造册,物资发放单应填写完整,明确品种、规格、数量,字迹清楚,签字或印章齐全,建立台账档案。

(四)强化监管。各地要加强补贴物资质量监管,采购的新型肥料、专用配方肥等产品须取得肥料登记或备案号,产品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有关要求。相关产品在使用前要开展抽检,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四、实施进度

2025年7月-8月制定实施方案,宣传培训,开展肥效田间试验。

2025年9月-10月开展农户施肥情况调查。

2025年11月-12月总结全县化肥减量工作。

五、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保障。各地要将化肥减量增效工作与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紧密结合,积极争取党委、政府重视,推动化肥减量问题整改相关措施落实落地。

(二)强化技术服务。结合推进科学施肥技术培训行动,充分发动各方力量,扩大技术培训范围,围绕推广“三新”技术模式,组织系列培训。采用印发科学施肥技术明白纸、宣传手册、技术挂图等方式,通过田间课堂、现场观摩和线上指导等多种形式开展培训,利用各类媒介,开展全方位、多角度宣传,促进技术落实落地。同时,建立级专家分片指导工作机制,关键农时季节分组赴各地开展科学施肥技术指导服务,开展生产全过程全环节指导,切实帮助解决生产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三)加强数据管理。及时填报土壤测试化验、田间试验监测、农户施肥调查等数据,加强数据审核,重点审核数据的科学性、合理性。强化数据分析,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手段,加强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库应用。严格落实国家信息安全有关要求,未经允许不得擅自将科学施肥相关数据提供给其他单位或个人。

(四)强化调度考核。严格落实“一季一调度”制度,及时调度、报送项目执行进度和实施成效。各地要加快资金使用进度,及时在农业农村部转移支付管理平台中填报进展情况,资金使用将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各地在12月4日前向县农业农村局报送化肥减量增效工作总结和绩效自评报告。

(五)强化宣传总结。全面总结测土配方施肥实施二十年工作历程、技术进步、推广经验、应用成效,深入总结“十四五”化肥减量增效工作进展,科学评估测土配方施肥对作物产量品质、土壤肥力、肥料利用效率的贡献,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案例。深入开展科学认识和施用化肥专题宣传活动,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主流媒体,结合“长江云”、学习强国平台、短(微)视频等新媒体手段,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持续开展科学施肥培训行动,加强推广、科研、教学、协会、企业等力量联动互动,通过试验示范、现场观摩、室内教学、视频直播等形式开展宣传培训。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