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文化和旅游局:
现将县政协四届三次会议第66号提案提出的有关“关于乌龙观、江汉军区、江汉公学旧址保护建议”的提案落实情况函告如下,请综合后一并答复提案者。
随县洪山镇周家大湾,从外部看是一个普通的小村落。但是,这里红色历史资源丰厚,湖北省委、省政府、省军区的前身在这里成长并走向胜利、走向武汉,湖北日报的前身也是在这里创刊,在这里报道全国解放战争的捷报。这里曾聚集了江汉字头的五大重量级机构——江汉区委、江汉行政公署、江汉军区、江汉日报、江汉公学,红四方面军也曾在不远处的乌龙观与国民党军激战。这里,也曾经是国民政府第五战区29集团军司令部驻地。
一、江汉军区及其影响
解放战争时期曾出现过两个江汉军区,以鄂豫皖湘赣军区一部组成的江汉军区为前江汉军区(1945年9月下旬-1946年9月),以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2纵队和独立旅组成的为后江汉军区(1947年12月-1949年5月)。
1947年12月1日,为适应战略展开的需要,中共中原局、晋冀鲁豫野战军决定,将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2纵队和晋冀鲁豫野战军独立旅合并,重建江汉军区。14日,江汉军区正式成立,隶属晋冀鲁豫军区。赵基梅任司令员(12月17日病逝于随县三里岗,张才千接任司令员),刘建勋任政治委员。24日,江汉军区司令部首脑机关进驻洪山镇双河周家大湾。1948年5月9日,中原军区重建后,江汉军区划归中原军区建制。1949年5月20日,中原军区根据中央军委的决定,以江汉军区与鄂豫军区大部、桐柏军区一部合并组成湖北军区,江汉军区番号撤销。
从 1947年12月至1949年5月20日湖北军区成立,江汉军区部队先后作战近500次,解放随县、安陆、天门、荆门等县,创建了面积达1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800万的解放区,部队发展到43000余人,胜利完成了建立和巩固根据地的任务,有力配合了中原战场和淮海战役的胜利作战,直接威胁着国民党据守的华中重镇武汉及其长江防线,为解放大军渡江作战建立了后勤基地。
二、周家大湾及周边红色历史资源
1.江汉军区司令部旧址。1947 年12月24日,江汉军区司令部首脑机关进驻洪山镇双河周家大湾,下属参谋处、政治部、器材科、警卫连等亦驻该湾。包括地方干部1000人在内,江汉军区共有1.2万多人。2014年“周家大湾江汉军区司令部旧址”作为红色遗迹,被省政府列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立碑铭记。
2.江汉区委、行署机关旧址。1947 年12月,新的江汉军区重新组建,同时中共江汉区党委、行署成立,刘建勋任区委书记,郑绍文任行署主任。 随江汉军区同步进驻随县洪山镇周家大湾。1949年5月8日,中原临时人民政府决定撤销江汉、鄂豫行署,组建湖北省人民政府,任命李先念为主席,王任重为副主席,韩宁夫为秘书长。
3.江汉公学旧址。1948年,随着革命形势的迅猛发展,为解决新解放区干部不足的问题,江汉区党委及时做出决定,创办江汉公学。校长由江汉行署主任、军区副政委郑绍文兼任。从1948年2月创建至1949年7月与鄂豫公学合并为湖北人民革命大学,经历了一年半的斗争历程,江汉公学哺育了来自全国,包括台湾和港澳地区在内的20多个省市的1500多名知识青年,为巩固、扩大解放区,支援大军渡江南下,解放全中国,起到了重要作用,被称为“革命干部的摇篮”。在距离周家大湾不远处的洪山镇双河学校一角,“江汉公学纪念碑”巍然挺立,碑后是江汉公学校史陈列馆,那一幅幅珍贵的老照片和泛黄的图书,记录着战火纷飞中江汉公学的历史,现已经成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4.江汉日报社旧址。1948年6月,《江汉日报》在周家大湾附近的李家祠堂创刊,每期印发3000份以上,多时达到6000到7000份,经常以显著的版位和醒目的标题,报道全国和江淮江汉地区解放战争的捷报,发布一系列关于发动群众、支援解放大军渡江的评论、消息,对支援前线和支援大军南下起到了鼓动作用。1949年5月2日,《江汉日报》奉命从大洪山出发,进入武汉外围的孝感花园,一边出报,一边做着进城的准备。5月31日,新组建的中共湖北省委指示:以《江汉日报》和《鄂豫报》的工作人员为主,组建湖北日报社和新华社湖北分社。6月2日,《江汉日报》在花园镇出版终刊号,宣布历史使命的完成。2003年,湖北日报社中曾在汉江日报工作过的老报人们,在周家大湾村附近的一处山岗立下江汉日报纪念碑。
5.乌龙观战役旧址。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主力四个师2万余人越过平汉线向西转移。途中,为控抢占周家大湾附近的一个制高点(乌龙观),与驻扎在乌龙观山上的国民党军激战,进展不利,导致四方面军主力部队被国民党军4个师另1个旅缠住。为改变战局,徐向前急令红十师占领和巩固乌龙观高地,因武器和通讯设备相差悬殊,部队伤亡较大,被迫突围。徐向前、李先念、许世友、秦基伟等将领都参加了此次战役。乌龙观之战是红四方面军西征的转折点,经此战役红四方面军放弃了打回鄂豫皖的初愿,坚定地走向了川陕边,在那里开辟了新的根据地。
6.国民党军队抗战司令部旧址。抗战期间,第五战区29集团军在大洪山地区战斗了近两年时间(1939-1941),其司令部先后驻钟祥的张集和随县双河周家大塆,其中以周家大塆驻扎时间最长。2021年4月3日,川籍抗战老兵扫墓团成员曾专程到周家大塆凭吊。据川军将领王缵绪(时任29集团军总司令)的孙女王薇称,第29集团军选择周家大塆,是看重它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位置。日寇曾屡次空袭29集团军司令部,但由于山峰阻挡视线,炮弹均未命中。江汉公学旧址(现为双河学校)也曾经是29集团军讲习所。
三、保护江汉军区红色遗址的意义
1.传承革命精神。江汉军区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湖北人民为了人民解放而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历史。湖北省委、省政府、省军区以及湖北日报的前身都是从这里走向武汉,走向胜利。这段历史中蕴含了伟大的革命精神,是我们今天仍然需要传承和发扬的。通过打造江汉军区红色农旅目的地,让更多的人亲身感受革命历史,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奋斗和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能够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能够传承革命精神。
2.弘扬红色文化。发展红色农旅是一种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形式。通过参观革命历史遗址和纪念场所,人们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江汉军区的革命历史,了解湖北的革命历程,感受先烈们的英勇牺牲和无私奉献,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爱国主义精神的内涵。这种教育方式比单纯的课堂教育更加深入人心,更加能够达到教育效果,更好的发扬红色文化。
3.发展地方经济。周家大湾附近社会经济有待进一步发展,亟需支柱产业、地方特色产业。这里有丰厚的红色历史,可以转化为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对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在这里打造江汉军区红色农旅项目,一方面可以带动交通、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周家大湾,洪山镇,随县,甚至是随州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从而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四、保护江汉军区红色遗址的设想
为顺利推进江汉军区红色遗址的保护,建议该分两步实施。
第一步:以申报建设江汉军区革命历史纪念馆为切入点,2025年力争申报成功,并争资立项,争取保护红色遗址的项目资金。
第二步:成立“江汉军区红色农旅开发公司”,科学规划,严格论证、组织实施红色农旅目的地建设,按市场规律筹措资金和组织营运。
随县退役军人事务局
2024年5月20日
主管领导姓名 董华江 联系电话 3339153
经 办 人 姓 名 陈 杰 联系电话 3562526
邮 政 编 码431500
抄送:县政协提案委员会(1份)、县政府督查室(1份)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随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