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县非遗文化
湖北省随州市随县境内具有悠久历史、独特文化价值的传统技艺、民俗表演、口头文学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随县作为炎帝故里,文化底蕴深厚,拥有2项国家级、8项省级、65项市级非遗项目,涵盖民间音乐、舞蹈、传统工艺、民俗节庆等多个领域。近年来,随县通过庙会、校园传承、文创开发等形式,推动非遗文化的保护与创新,使其在现代社会焕发新的活力。
主要非遗项目
1. 炎帝祭典(国家级非遗)
简介:炎帝祭典是随县最具代表性的非遗项目之一,以祭祀华夏始祖炎帝神农氏为核心,包含“请圣”“烈山大阵”等传统仪式,融合了锣鼓、舞狮、五姓旗阵等民俗表演。
特色:每年农历四月廿六(炎帝诞辰)举办的炎帝文化庙会是祭典的重要载体,已成为湖北省文化品牌活动。
2. 打锣鼓(省级非遗)
简介:流行于大洪山一带的曲艺形式,主要用于祭祀,分为“堂鼓”(室内坐唱)和“抟鼓踏歌”(室外歌舞)两种表演形式。
历史:源于原始社会的“讴歌”,后融入楚巫文化,鼎盛于清末至20世纪60年代,现为研究湖北曲艺音乐演变的重要资料。
3. 大洪山民歌(省级非遗)
简介:以大洪山风景名胜区为中心的地方歌谣,包含山歌、车水歌、号子、情歌等多种类型,演唱形式有独唱、对歌、合唱等。
特点:融合南北民歌元素,曲调多变,内容涵盖天文地理、历史典故,被誉为“民俗文化的活化石”。
4. 葛粉制作技艺(省级非遗)
简介:随县洪山镇传统葛粉手工制作工艺,需经采挖、砸碎、沉淀、晾晒等多道工序,成品具有清热解毒等药用价值。
传承:二月风公司为保护单位,2014年传承人赵今月入选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5. 神农大白艾制作技艺(省级非遗)
简介:以随县野生艾草为原料,经采摘、陈化、粉碎等步骤制成艾绒、艾条,具有较高药用价值。
特色:随县艾草精油出油率高于其他地区2—3倍,艾灸药效更佳。
6. 随州三独(市级非遗)
简介:包括《独人轿》《独轮车》《独角兽》三种民间表演,分别展现县官微服私访、夫妻回娘家、神兽祈福等场景。
传承:唐县镇第二小学设立非遗传承基地,通过社团活动推广,计划申报省级非遗。
传承与保护
校园传承:唐县镇第二小学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培养青少年传承人,如“随州三独”已有第四代小传承人200余名。
节庆推广:通过**炎帝文化庙会**、杜鹃花节等活动,结合非遗展演、文创市集等形式,增强公众参与度。
产业融合:如“香菇文创”产品结合非遗元素,推动文旅消费。
相关活动
1. 炎帝文化庙会:每年农历四月廿六(炎帝诞辰)举办,包含非遗展演、民俗体验、科技互动等,吸引数十万游客。
2. 田王寨杜鹃花节:以非遗展演(如随州花鼓戏)结合红色文化,打造“非遗+旅游”模式。
3. 非遗市集:在庙会期间展销“炎之有礼”文创、堂纺叠绣等非遗产品。
社会影响
随县非遗文化已成为当地文旅融合的重要载体,如炎帝庙会带动消费增长,政府发放消费券促进非遗产品销售。同时,非遗传承人通过创新表演形式(如AI互动、京剧融合)吸引年轻群体。
景区简介:
随州炎帝故里风景名胜区
名称:随州炎帝故里风景名胜区
等级:2009年被授予国家AAAA级景区
景区简介:随州炎帝故里风景名胜区位于湖北省随州市厉山镇,距随州市城区18公里,316国道、汉十高速、随岳高速、麻竹高速、武襄铁路穿境而过。景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利、人文景观丰富、自然景观秀美,年接待游客65万人次以上,其中研学游学生近10万人次,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上的璀璨明珠,是世界华人寻根谒祖的圣地。
景区规划总面积20.39平方公里,核心景区面积近3.4平方公里,已完成静态投资近6亿元,现有景点60多处。
荣誉:先后被授予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4A级旅游景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炎帝神农传说”、“随州炎帝祭典”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以来,国台办、文化和旅游部、国侨办、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湖北省人民政府等单位联合已连续十二年成功举办“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在海内外产生了强烈的影响, 炎帝故里已经成为炎黄子孙寻根谒祖的精神家园。如今的寻根节已成为“湖北第一、国内著名、世界闻名”的文化品牌,成了亘古不变的亲情之约、五洲四海华人的寻根聚会、万家百姓的盛大节日。邓小平、江泽民、李先念、薄一波、陈云、贾庆林等一百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台湾国民党名誉主席连战等来此参观拜祖或挥毫题词留念。
西游记公园景区
名称:西游记公园景区
等级:2009年被授予国家AAAA级景区
景区简介:西游记公园是由玉龙旅游集团以5A景区的标准鼎力打造,以传承西游文化,创新突破,不断满足中国人的精神需求为目标而建立更适合畅游的现实西游奇幻世界,被称为中国人自己的主题乐园,享有“西方迪士尼,东方西游记”的美誉。景区位于随县洪山镇温泉村,距离“麻竹高速”出口仅4公里,景区占地3900亩,拥有2000个床位,具备大中小型会议接待能力,西游记公园经过数年的升级与转型,突破单一型的温泉沐浴休闲,现已拥有体验类、观光类项目,基本形成了集温泉养生、休闲度假、商务会议、西游主题游乐、西游文化体验园等多元化主题乐园,完美诠释了西游神话世界的文化内涵、时尚之感、神秘风韵。
荣誉:省文化和旅游厅、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授予“湖北省服务业标准化示范单位”、“湖北省文明风景旅游区”、被省政府授予“湖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湖北省廉政教育基地”、被省文化和旅游厅授予“湖北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优质服务景区”称号。
西游记漂流景区
名称:西游记漂流景区
等级:2012年被授予国家AAAA级景区
景区简介:随州市西游记漂流景区位于豫鄂交界的桐柏山东段淮河镇龙潭河流域,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被誉为“华中第一漂”和“全国首家西游主题文化漂流”景区依托桐柏山独特的自然地貌与深厚的西游文化底蕴,将神话传说与生态漂流巧妙融合,为游客提供了一场集惊险、奇幻、文化于一体的沉浸式体验。随州市西游记漂流以“西游文化”为魂,以自然奇景为骨,既是神话爱好者朝圣地,也是户外探险者的乐园。景区兴建有玻璃桥、彩虹滑道、丛林穿越、越野卡丁车、空中自行车等10余项极限项目,满足不同游客的探险需求。西游记漂流的源头——随县淮河镇的玉皇顶 ,海拔898米,是桐柏山东段的最高峰玉皇顶下的龙潭河是一条原生态溪流,桐柏山作为南北气候分界线,植被繁茂,保留大量原生态森林,四季山花烂漫。漂流河道穿行于峡谷、瀑布、奇石之间,兼具千里淮河第一漂“和南北分界漂”的独特地理标签。西游记漂流景区设计接待游客能力为1万人/日,景区兴建水库两座,合计库容600万立方米,承雨面积96平方公里,设计漂流水量5至6个流量,落差100米,最大落差处落差7米,年经流量5000万立方,河道可供漂流的长度为9公里,其间伴有瀑布、 溪流等项目,漂流时间长2.5到3个小时,两岸悬崖陡峭,奇峰怪石林立,时而奔腾直下,时而回旋幽谷,使人心旷神怡。西游记漂流景区止漂点服务区距随岳高速公路淮河出口仅1.5公里(国内距高速路口最近的漂流景区),这是我国目前已完备的漂流景区是绝无仅有的。其交通便利,适合家庭游、团建等多场景体验。荣誉:2018年获得国家体育旅游精品线路, 2021年获得国家体育产业示范项目。
随州大洪山风景区
名称:随州大洪山风景区
等级:2014年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景区。
景区简介:随州大洪山风景区位于湖北省随州市长岗镇,地处秦岭造山带与扬子板块的结合部,是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景区总面积350平方公里,呈三角形分布,东西宽约21公里,南北长约33公里。这里地势处于第二、第三阶梯的分界线上,是湖北省唯一一座独立内山,山峰多在800米以上,最高峰宝珠峰海拔1055米。景区内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丰富,有42湖、99泉、53溪、3河、10瀑以及108个大小溶洞,还有以银杏王为代表的全国最大的古银杏群落。此外,大洪山佛教文化源远流长,大慈恩寺位于宝珠峰山顶,是曹洞宗中兴祖庭。
荣誉:1988年8月1日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二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6年5月被团中央命名为全国第四批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12月被国家林业局批准设立为湖北大洪山国家森林公园;2014年6月17日被评定为国家4A级景区;曾被《森林与人类》编辑部授予“中国森林氧吧”荣誉称号,此外,大洪山革命陈列馆还被授予湖北省第五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第五批湖北省全民国防教育基地等称号。
田王寨景区
名称:田王寨景区
等级:2020年被授予国家AAAA级景区
景区简介:巍巍桐柏山,赫赫田王寨。桐柏山位于鄂豫两省之间,中国南北分界线上,是千里淮河发源地。桐柏山拥有丰富的革命历史,这里是《桐柏英雄》、《小花》故事原型地,被称为“英雄之山”。田王寨位于桐柏山中部,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坐落于桐柏山脉的第二高峰固城山上,海拔1080米,古寨雄踞于绵亘百米桐柏山诸峰之上,寨墙依山顺势用石块砌成,围有九个山头起伏长达12.9公里,宛如长城。“田王寨”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最早可追溯到元朝末年(应清同治《随州志》),因田姓农民反元结寨而得名,寨墙文化、神农文化、红色文化丰厚,寨内现存有银銮殿、烽火台、瓮城等军事建筑,是华中区域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兵寨,被誉为“华中第一寨”,是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湖北随县园区。田王寨以现有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为依托,严格按照国家AAAA级景区标准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总规划面积659公顷,预计总投资11.7亿元,项目将分三期建设完成。在国家政策指导下,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乡村振兴和旅游扶贫,文化自信、民族复兴。田王寨以红色文化为主,重走长征路,切实感受长征的艰辛与伟大,打造红色研学基地、军事拓展基地、无动力亲子乐园、农耕体验园、野生植物采摘基地、运动康养旅游、自然探险、运动拓展、生态宜居为核心的旅游休闲产业集群,开设了参观、互动、教育、体验等多种教育课程。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旨,以“火礼、洗礼、赞礼”为表现形式,以随县红军展陈馆、红军广场、红军之路、古寨旧址为教学载体,以“看红色历史、听红军故事、走长征之路、感受红军生活、感悟初心使命”为教育内容,以情景化、主题化、系统化的手法开发建设宜学、宜产、宜业、宜创、宜游、宜居的华中旅游新地标。
荣誉:湖北省全民国防教育基地、湖北省老区精神教育基地、随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随州市直机关党员干部教育基地、随州市党史学习教育基地、随州市统战人士教育培训基地、随州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随州市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随县廉洁文化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
神农部落景区
名称:神农部落景区
等级:2024年被授予国家AAAA级景区
景区简介:神农部落位于中国南北分界线、千里淮河源头——湖北省随县淮河镇龙泉村,鄂豫两省交界处,距离随岳高速仅700米。同时也位于“三山两水”大格局中,北依淮水、南接汉水。西有桐柏山、东有大别山、南连大洪山,山脉水脉五大龙脉交汇,犹如五龙戏珠,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景区以现有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为依托,严格按照国家AAAAA级景区标准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总规划面积约36平方千米,预计总投资13亿,项目将分三期建设完成。神农部落发现距今4000-6000年的炎帝神农始祖太阳神像、三足金乌、天干地支的凹穴图案以及其他多组神圣的凹穴图案,说明这里是人类繁衍生息的发源地,也是华夏五千年农耕文明的起源地。神农部落始终以神农文化为主线,展示完整的神农文化体系。以文化带动旅游,旅游带动产业,形成“线上、线下”的销售模式,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响应习近平主席的号召,实现乡村振兴和旅游扶贫,文化自信,民族复兴。游神农部落、拜神农始祖,让全世界炎黄子孙更多地了解神农的功绩功德,弘扬神农文化、传承神农精神,真实再现远古时期大联盟、大融合、大发展,大繁荣的辉煌时代。让神农文化与
日月同辉,让神农精神永世传承。共享“天地人和,和合大同”之精华,共筑“中国梦”。
荣誉:省级科普教育基地、随州市军休干部健康休养基地、随州市职工(劳模)疗休养基地、随州五一劳动奖状、随州市中小学生研学基地、三峡大学实践教学基地等。
云峰山万亩茶园风景区
名称:云峰山万亩茶园风景区
等级:2017年被授予AAA景区
景区简介:北祖南圣西诸葛,茶源圣地云峰山。在湖北大洪山茶区,有一颗璀璨的绿色明珠 —— 云峰山万亩茶园。这里山川秀美,气候宜人。她不仅是国家 AAA 级景区,也是全国三十座最美茶园之一,还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更是研学实践的首选营地。云峰山万亩茶园景区位于大洪山北麓的洪山镇西北部。234国道穿境而过,距汉十高速吴店入口30公里,枣潜高速平林东入口20公里,麻安高速洪山入口17公里,枣阳市中心40公里、枣阳高铁站35公里。随州、襄阳均在一小时左右的车程,武汉、信阳、南阳、荆门、荆州均为两小时左右的车程,交通十分便利、区域优势特别明显。景区以随州市神农茶业集团核心园区为依托,历经50年的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已塑造出:春开百花嫩芽萌,踏青品茗大行动;夏临茶海绿成荫,露营避暑人成群;秋雨细飘茶花香,摘果吃瓜喜洋洋;冬来银装茶海美,腊味乡愁久酒醉的四季休闲度假氛围。传统的农家饭菜、鲜活的有机食材、时尚的烧烤美食,朴素的军营旅居,富氧洗肺的新鲜空气,慢节奏的生活让多少大众游客流连忘返。景区现已建成游客中心、企业文化陈列中心、制茶体验中心、农耕文化馆、普法空间、清心茶室、科普中心、国学馆、多功能厅,生态房车营地、清风茶道、国防教育基地、军营室内展览、禁毒知识介绍、枪械知识介绍、真人CS、胸环靶、暴瓶靶、沙滩车越野、魔训池、浑水摸鱼、儿童乐园、大灶台、露宿营地、手工磨坊、涢水乐源、采摘果园、农耕体验园、涉茶研学实践生产车间等基础设施和近二百个安全监控摄像点。并完全具备了同时接待100名成人住宿、1000名学生住宿、2000人就餐、3000名学生同时参与研学实践活动的能力。
荣誉:国家有机茶三产融合标准化示范区、全国最美三十座茶园、全省农业旅游示范点、湖北省休闲农业重点示范园区、随州市职工劳模疗休养基地、随州市退役军人培训教育基地、随州市科普教育基地、湖北省产教融合示范企业、湖北省技能大师工作室、华中农业大学教学实习实践基地、随州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活动基地、长江流域研学旅游联盟营地基地委员会成员单位、湖北省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践教育营地、随州市研学旅行基地、襄阳市研学旅行基地、枣阳市研学旅行基地等荣誉。
大洪山琵琶湖风景区
名称:大洪山琵琶湖风景区
等级:2010年12月16日被授予国家AAA级景区
景区简介:自然、人文景观,集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于一体,建设以科普教育、养生养老为主题的综合性旅游区。其主要功能分为:地质科普考察、地貌景观探险,原生态浏览;水上娱乐健身、休闲度假;养生养老、佛教文化、影视创作、民俗文化演示、旅游农林观光;汽车驾驶竞技、徒步穿越野外露营等服务接待功能。
荣誉: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省级地质公园”;“湖北省影视创作拍摄基地”;“林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湖北省生态环境保护教育示范基地”;“市级水土保持先进单位”;“中国报告文学、湖北省老年大学鹰台诗社创作基地”;并被华中农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经济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院校签约为大学生实习教育基地,是原济南军区某部军民共建基地。
神农牡丹谷生态旅游风景区
名称:神农牡丹谷生态旅游风景区
等级:2019年被授予国家AAA级景区
景区简介:神农牡丹谷生态旅游风景区位于湖北省随县尚市镇,是以牡丹文化为主体的生态休闲旅游景区。风景区分为门景区、大田牡丹观赏区,中心景区占地面积约13.3平方公里。这里山水林自然纯净,山沟谷地中,清澈若镜的人工湖泊镶嵌其间,山偎水,水绕山,空气清新,鸟语花香,景区各具特色景点众多,是一处远离城市喧嚣的集观光旅游、休闲娱乐、花卉培育、文化产品展示和服务、餐饮住宿于一体的生态文化旅游景区
荣誉:牡丹籽油金奖,湖北省休闲农业园区
慈云居生态旅游区
名称:慈云居生态旅游区
等级:2023年被授予国家级AAA景区
景区简介:慈云居生态园是国家级3A景区,位于湖北随县淮河镇龙泉村、省级特色小镇“淮源小镇”核心区内,地处湖北、河南两省交界的桐柏山,紧邻4A景区西游记漂流,距随岳高速淮河出口2.5公里,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整个生态休闲旅游区占地约1540亩,以水果示范种植与乡村休闲为特色。风光旖旎,前揽千里淮河源头的美丽,后依巍峨玉皇顶千年灵气的护佑。以“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为理念,将农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特色种植与休闲旅游、观光体验与自然教育等多功能结合起来打造的现代农业生态园。慈云居旅游区依托水果特色种植和乡村休闲项目,按照特色小镇风格,建设风格别致、低碳环保的风情木屋,建造风格独特的餐饮小厅和宴会大厅,同时可容纳800人美食就餐,有容纳300人的多功能会议室培训中心,并建有大型生态停车场两处。同时为更好地让游客享受自然享受生活乐趣,生态园利用山水资源修筑4公里的石径小路供游客至后山上风景优美、资源丰富的祖师顶,健身观景。园内建设有占地面积10亩的草坪和体能乐园和亲子乐园,配备安全可靠的游乐设施。为游客感受刺激的游乐体验建设的极速滑草项目。整修配套面积20亩的水面,5亩的烧烤区,5亩无公害蔬菜采摘区,5亩的体验式养殖区,多功能运动场以及户外攀岩设施等供游客尽情享受。慈云居旅游区的建设已初具规模,整体框架已经形成。截至目前已接待省、市、县各级领导参观多次,国务院扶贫办组织的十四个非洲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友人来此参观。已接待各类体验式团队、青少年夏令营、冬令营等研学式团队活动多次。良好的环境和便利的交通区位优势,更迎来了湖北省摄影、作家协会和随县作家协会、工会作为创作和活动培训基地在此挂牌,并已接待了国内知名艺术家在此创作写生。
荣誉:生态园2020被湖北省农业农村厅评为“湖北省重点休闲农业示范点”;2020年被湖北省人社厅评为“湖北省返乡创业示范基地”;2021年被湖北省林业局评为“湖北省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另被评为:“随州市巾帼脱贫示范基地”、“随县就业扶贫基地”、“随县农村实用人才双创双带基地”。由于董事长王兴敏同志作为湖北省妇联执委,在妇女儿童工作中和乡村旅游做出的贡献,2020年被评为“全国巾帼建功标兵”、2021年被评为“湖北省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2022年被评为“湖北省就业先进个人”和“湖北省最美妇联人”。生态园凭借生态无污染绿色食材,肉类禽类蔬菜都达到自产自销,在餐饮行业也达到了良好的口碑,并在2019年“随州市菇博会香菇美食节”中凭一道“养生菌王汤”获得大赛金奖;2021年随州市文旅局和商务局评为“随州旅游美食五星推荐店”、“随州市十大旅游民宿”。平时接待周边两省前来娱乐、就餐人员,特别是双休和节假日期间,已形成不预订座位难求之势。
随县抱朴谷康养旅游区
名称:随县抱朴谷康养旅游区
等级:2023年12月26日被授予国家AAAA级景区
景区简介:随县抱朴谷康养旅游区位于鄂豫两省交界的桐柏山南麓,坐落于淮河的源头,处于中国南北气候的过渡地带。这里不仅是炎帝尝百草的传说发源地,还流传着东晋著名医学家兼道学家葛洪、汉代丞相张良以及鬼谷子在此修炼的故事。抱朴谷将北方山脉的雄伟与南方风光的柔美完美融合,其独特的气候条件和优越的地理特征共同孕育了这片独一无二的生态环境,令人感到心旷神怡。随县抱朴谷康养旅游区依托桐柏山这一天然中药材宝库,以中医康养为重心,辅以森林康养、自然疗愈和运动康养,致力于发展康养休闲度假旅游。同时,该旅游区兼顾中草药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医药文化的宣传教育以及中医药研学旅游的推广。占地面积约18,000亩的景区,被群山环绕,怀抱碧波荡漾的水域,地势呈现出北部较低、南部较高的特点。该地区森林覆盖率高达95%,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最高可达86,800个/cm³,同时,芬多精——一种由植物光合作用释放的有益气体——也极为充沛。山泉水质独特,富含多种微量元素,特别是锶含量高达0.82mg/L。在近12平方公里地抱朴谷内,栖息着超过1,000种野生动植物,包括野猪、野鸡、野鸭和白鹭等。这里不仅是自然的宝库,更是养生的天堂。游客可以在此自由呼吸,沐浴在天然的森林氧吧中,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慷慨馈赠。从景区门口出发,一条长达3.5公里的森林康养步道沿着溪流蜿蜒而上,直通桃花潭瀑布。在这里,远离都市的喧嚣,乐山乐水的休闲体验悄然展开。漫步于抱朴谷的幽深山涧、清澈的田间泉水和茂密的森林之中,一种难以言表的亲近自然之情在心中悄然生根发芽。沿途,游客可以尽情探索奇花异草的奥秘,辨识诸如艾叶、麦冬、玉竹、虎杖、淫羊藿(huo)、紫苏、决明子、益母草、红豆杉等多种野生中药材。它们仿佛是大自然的慷慨馈赠,随处可见,触手可及。景区内奇山异石遍布,山坡上、河道旁,富锶山泉随处可见。如意湖与仙翁湖的湖水波光粼粼,宛如明镜;而桃花潭瀑布则如银河倾泻,气势磅礴。此外,二渡桥的爱情长廊、回龙湾的溯溪探险、镜泊湖的单绳秋千、四渡桥的戏沙捉鱼、旺角亭的wong-a-hong三元音呐喊、抱朴静修院的辟谷修行、十二生肖的祈福打卡、太极迷宫的奇妙探索,每一处都令人陶醉,令人流连忘返。抱朴谷独创地将《六渡健身功法》融入自然之中,边走边练,而抱朴静修院的养生课程,深受《抱朴子》儒道兼修养生思想的启发,通过“见山见水见自己,听音听息听本心”的方式,结合合理的饮食、情志调节、作息安排、适量运动以及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等措施,促进亚健康人群的身体自然疗愈和康复,达到健康的体魄。抱朴足道长廊内“野生药经方熬汤,抱朴谷足浴康养”已成为景区内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抱朴谷,作为全国萤火虫聚集的热点之一,每当夏夜降临,成群的萤火虫在朦胧的山林与旷野中轻盈起舞,宛如无数闪烁的珍珠,又似一串串活泼的灯笼,编织出一幅幅绚烂多彩的画卷,最终汇集成一条流动的“银河”,景象壮观。精心构建的“抱朴谷·萤舞林泉露营地”展现了非凡的创意,无论是观星探秘、观赏萤火虫的翩翩舞姿,还是体验露营的野趣、篝火的狂欢,或是晨间的养生锻炼,每一项活动都令人沉醉,难以忘怀。
荣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度假社区”“休闲国家标准示范单位”“中国中草药文化遗产保护基地”“中国农耕文化教育示范基地”“中国森林养生基地”“湖北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湖北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湖北省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项目”“湖北省林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随州市军休干部健康休养基地”“随州市职工(劳模)疗休养基地”“随州市八大最美景区之一”“随县中小学生研学实践基地”在内的多项荣誉。
景点简介:
我县已开发或具有开发潜力的各类旅游景点300余处,包含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红色旅游景点等,如安居弘耘农业田园综合体,草店镇檀山村芍药园、均川东润紫海田园、三里岗镇常安店村、封江国家湿地公园、淮河国家湿地公园、澴潭油茶文化公园、安居九街十八巷、柳林樱花谷、明玉珍故里、淮河国家湿地公园、华宝山村、尚市万亩桃园、桐柏山淮河源竹筏漂、吴山铁山红叶、炎帝紫薇园、万福店农场凤凰山村、洪山镇温泉村、柿子小院、山月随人·明玉珍韩屋度假区、吴山镇鸡鸣山、太白顶戴家仓屋、草店柯家寨、江汉军区司令部旧址、河源店革命历史纪念馆、小林祝林店革命历史纪念馆、张体学在随县纪念馆、林泉山居、珍珠泉村乡村博物馆。
随县炎帝文化庙会
随县炎帝文化庙会是湖北省随州市随县举办的以祭祀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炎帝神农为核心的大型传统文化活动,是"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庙会自2009年首次举办以来,已连续成功举办16届,成为湖北省重要的文化品牌和县级文化活动的标杆。庙会以"烈山问祖 华夏铸魂"为主题,通过传统祭祀仪式、非遗展演、民俗活动、文创展销等形式,弘扬炎帝文化,增强海内外炎黄子孙的文化认同感。
基本信息
名称:随县炎帝文化庙会
举办时间:每年农历四月廿六前后
举办地点:湖北省随州市随县炎帝故里风景区(主会场)、神农部落景区(分会场)
活动主题:"烈山问祖 华夏铸魂"
非遗项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炎帝祭典》
历史沿革
随县炎帝文化庙会始于2009年,作为"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的重要配套活动首次举办。随州作为炎帝神农故里,自古就有祭祀炎帝的传统民俗。庙会依托这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经过16年的持续打造,已从最初的单一祭祀活动发展为集文化传承、旅游观光、经贸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盛会。
2022年庙会以"传承炎帝祭典 点亮文明之光"为主题,在神农部落景区增设《文明之光》大型文化活动。2024年庙会继续深化"一主两分"的活动格局,主会场设在炎帝故里风景区,分会场设在神农部落风景区。2025年乙巳年庙会进一步创新形式,引入智能机器人"炎炎"、神农机甲战士等科技元素,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融合。
主要活动内容
1.传统祭祀仪式
庙会的核心环节是庄严的炎帝祭祀仪式。主会场炎帝故里风景区的开幕式上,依照随州民间传承百年的炎帝祭祀民俗,举行"请圣"仪式——司礼们净手上香、三跪九叩,在礼乐声中将神农像(神辇)从神农洞恭请至主会场。
随后进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炎帝祭典》——烈山大阵表演,包括五姓旗阵、斥候表演、舞龙舞狮等,再现炎帝开创农耕文明的辉煌功绩。神农部落分会场则举行《文明之光》大型祭祀活动,包含引祭、火祭、献祭、演卦、祥瑞、乐祭、颂祭、舞祭、共祭九个环节,完整呈现上古祭祀礼制。
2.非遗展演与民俗活动
庙会期间,随州本地及周边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集中展演。表演类非遗:随州三独(独唱、独奏、独舞)、九莲灯、板凳龙等特色节目在南门古戏楼文化广场轮番上演。"知音湖北·四季村晚"精品文化演出为观众带来编钟演奏、京剧选段(《红灯记》《沙家浜》)、川剧变脸等精彩节目。神农架林区的"堂纺叠绣"等外地非遗项目也参与展示,传统刺绣工艺焕发新生。庙会互动体验区设置投壶、射箭、套圈等传统游戏项目,让游客在参与中感受传统文化乐趣。草甸子街分会场还有NPC巡游互动,身着古装的"文人墨客"与游客热情交流。
3.文创展销与特色市集
南门仿古街区设有特色市集,集中展销:
农产品:随州香菇、随州香稻、本地特色中药材等"神农好风物";
非遗产品:剪纸、面塑、漆器等传统手工艺品;
文创产品:"炎之有礼"系列文创,涵盖办公用品、生活用品等50多个品种,巧妙融入炎帝、曾随等文化元素。
4.科技与文化融合创新
近年庙会注重传统与创新的结合:
智能机器人:AI使者"炎炎"作为特别嘉宾登场,发布活动主题并与游客互动;
机甲展示:3米高的"神农机甲战士"将炎帝形象与未来科技感融合,吸引年轻群体关注;
数字体验:开通"云端共祭"平台,通过AI互动、虚拟点烛献花等技术实现全球实时观礼;
旅游一号公路互动体验区设有月光海、银杏谷、金顶等随州网红打卡点的微缩景观,游客可"云游"随州风光。
文化意义与社会影响
随县炎帝文化庙会具有多重文化价值:
1. 传承炎帝精神:通过祭祀仪式和各类活动,弘扬炎帝教民耕种、尝百草定医药、首创市集等开拓精神;
2.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随州及周边地区的非遗项目提供展示平台,促进传统技艺的活态传承;
3. 增强文化认同:吸引海内外炎黄子孙参与,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4. 促进文旅融合:以文化带动旅游,以旅游传播文化,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5. 创新文化表达:通过科技手段让古老文化焕发新生,吸引年轻一代关注传统文化。
随县炎帝文化庙会已成为湖北省极具影响力的文化名片,每年吸引数万游客参与。通过"非遗+科技+旅游"的创新融合,不仅让游客在沉浸式体验中触摸中华文明根脉,更以"文化+产业"模式激活地方经济活力。
参观指南
交通信息:
地址:湖北省随州市随县炎帝大道炎帝故里风景名胜区;
公共交通:随州市区可乘公交直达景区;
自驾:经福银高速随州出口或麻安高速随州东出口可达;
门票信息:庙会期间景区实行门票优惠政策,具体以当年公告为准;
最佳参观时间:每年农历四月廿六前后,活动持续2-3天;
注意事项:
- 遵守祭祀礼仪,保持庄重肃穆
- 保护非遗展品,勿随意触摸
- 参与互动项目时注意安全
- 提前关注官方信息,了解最新活动安排
未来发展
随县炎帝文化庙会将继续深化"一主两分"的活动格局,构建"传统仪式+非遗展演+科技互动+夜间狂欢"的立体体验场景。未来计划:
- 进一步扩大国际影响力,吸引更多海外华人参与;
- 加强数字化建设,打造"永不落幕"的线上庙会;
- 深化文创产品开发,延伸产业链条;
- 加强与其他炎帝文化遗址地的联动,共同弘扬炎帝文化。
随州市随县正通过打造这一世界级文化名片,让炎帝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光彩,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文物保护中心词条
一、名称
随县文物保护中心(随县安居遗址文物保护中心)
二、地址
湖北省随州市随县烈山湖西路文化和旅游局
三、法定代表人
夏阳
四、宗旨和业务范围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确立的“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要求,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切实保护、管理和研究全县文物,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五、人员编制情况
随县文物保护中心定编4人,现有在编人员4名。退休人员2人。
本县文物保护情况:1处国保,15处省保,75处市保,25处县保
附件:随县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单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随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