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收到《三项重点工作问题清单》后,县委、县政府领导高度重视,要求县安委办组织专班进行整改。9月29日和9月30日,县委书记陈良,县委副书记、县长刘伟分别带队深入到开发区、厉山镇、唐县镇等地企业和部门检查安全生产工作;10月1日和10月2日,县委书记陈良,县委常委、纪委书记张晓鸿分别带队检查安全生产,暗访各地值班值守情况;县政府各位副县长深入到分管行业领域实地督导检查部门和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县“四大家”领导按照“三联三包”工作要求督查安全生产工作;县安委会在7月中旬成立由各位副县长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部门组成专班,对全县各地和各成员单位进行综合督查;9月底县安办组织专班开展了落实国务院“十五条措施”专项督查,下发了加强国庆及二十期间安全防范工作的通知;10月中旬,县“四大家”联席会议部署安全生产工作,县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安全生产工作,县人大组织专班深入部门、乡镇和企业开展了落实新安法的执法检查;针对清单中反馈的安全生产方面三个问题开展自查检视,举一反三,抓实抓细安全生产工作,现将问题整改情况汇报如下:
一、关于“部分企业主体责任意识不强”问题的整改
提高企业主体责任意识,落实好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是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的必要条件。县安委办多举措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一是广泛宣传教育,提高企业责任意识。不断创新宣传教育形式,利用安全生产月(咨询日)、安全知识竞赛、“村村通”广播等途径,广泛推进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五进”活动。国庆节前,全县各地、各专委会集中学习观看《生命重于泰山》《安全生产十五条措施》专题片,围绕“遵守安全生产法,当好第一责任人”主题,扎实开展“安全宣传咨询日”活动,集中宣传生产经营、道路交通、水上交通、消防、燃气、自建房、地质灾害、烟花爆竹、危险化学品等安全知识。10月中旬,县安委会制定了《随县安全生产领域举报奖励办法》报县领导审批,公布安全生产举报电话,提高群众安全监督意识。组织开展安全生产专题研讨、应急演练、知识竞赛等活动达60余场(10余万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0000余份;培训重点领域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3000余人,督促企业主要负责人和管理人员1500多人次开展安全生产培训复训。公众安全生产意识不断增强,企业职工遵章守纪、依法维护自身安全权益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逐渐提高。
二是推进联合执法,倒逼企业落实整改。充分发挥县安委办统筹协调、指挥调度、检查督导职能,建立健全联席会议、联合执法等部门协作机制。督导各地、各专委会认真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赋予的监管职责,协调推动《湖北省安全生产领域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暂行管理办法》《随县安全生产领域举报奖励办法》落实落地,提高执法效率和效能;综合利用县应急指挥中心信息化平台和各行业违法行为信息库建设成果,构建部门相互配合、齐抓共管、信息共享、资源共用联动机制,依法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10月初,县安委会下发《关于全面强化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的通知》,要求各地、各行业部门加大日常监管频次,督促企业认真履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重点事项清单》。加大执法监管力度,依法督导各类生产经营单位自觉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督促抓好以制度建设、现场管理、流程管理、岗位管理、装备管理为重点的精细化管理,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扩大安全生产费用的提取范围,保障安全投入,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的装备水平,切实保障职工安全权益;加大对生产经营单位违法行为的查处,依法依规严肃追究生产安全事故责任;严格市场准入条件,淘汰一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涉危企业。
三是提高安全标准,提升本质安全水平。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为抓手,以制度建设和教育培训为重点,落实隐患排查整改闭环管理,确保安全生产标准化长期持续运行,促进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到位。县经济开发区、厉山镇、新街镇等地方政府聘请安全专家开展隐患排查和技术指导,深入推进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县安委办建立闭环监管机制,推进安全生产日常隐患排查,建立重大安全风险定期研判机制,对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提升情况实行“红、橙、黄、蓝”四色动态监管,实现安全巡查常态化。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和安全费用预提制度,依法督促高危行业企业为员工强制购置工伤保险,推广先进适用技术装备。全县已有2家非煤矿山、94家石材加工企业、35家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企业、52家规模以上工贸行业企业达到了市级安全生产三级标准化,县物流运输企业全面使用GPS卫星定位系统。
四是紧盯重点环节,压实企业主体责任。督导各地、各行业主管部门结合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紧盯涉“危”风险隐患,深化细化实化排查整治措施,重点抓好城镇燃气、危险化学品、民爆物品集中治理;紧盯涉“矿”风险隐患,重点抓好各类煤矿矿井专项治理,加强非煤地下矿山、露天矿山和尾矿库监管;紧盯涉“车”风险隐患,聚焦“两客一危一货一面一校”等重点车辆,深化问题治理,严厉打击非法违规行为;紧盯涉“火”风险隐患,聚焦高风险场所、涉疫场所、人员密集场所,重点整治电源火源管理、易燃可燃材料装饰装修、安全疏散等方面的突出问题;紧盯涉“建”风险隐患,重点加强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监管,强化公路、铁路、水运、电力、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控;紧盯涉“特”风险隐患,重点加强压力容器、管道、锅炉、电梯、游乐设施等特种设备监管;紧盯涉“新”风险隐患,组织电动自行车安全专项治理,加强互联网平台企业安全监管;着力查风险、除隐患、防事故、保安全,持续开展重点行业、重点场所、重点环节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全面排查自建房、批发市场、高层建筑、老旧小区、出租屋、涉疫重点场所等火灾隐患,严防各类火灾事故。今年以来,县安委会挂牌督办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11条,目前已按期整改6条,尚有5条隐患正在整改中。
二、关于“基层安全生产监管力量不足”问题的整改
9月初,随县积极推进应急管理改革,县编办批复组建县应急管理综合执法大队(副科级),人员编制由9名增至14名;推进县安委办实体化运作,增加行政编制1名,实行专职专岗专责,加强综合协调监管合力。全县20个镇(场、景区、开发区)挂牌成立了应急管理站,县委编办一次性划转40名事业编制给予专项保障。县安委办印发了《安全生产监管业务指导手册》、《安全生产工作职责》和8类基础台账。9月中旬、县应急管理局对全县70余名基层应急管理人员进行了为期2天的安全监管业务能力培训,提升了基层安全生产监管人员的业务能力,为下步推行委托乡镇执法做好准备。公安、交通、住建、市场监管、农业、文旅、商务、生态环境、消防等安全生产监管职能部门同步调整充实了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今年下半年,县交通、农业、市场监管、应急管理等综合执法队伍举行了统一换装仪式,加强基层监管力量,完善了内设监管机构,构建了统一高效的基层安全生产监管体系。
三、关于“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频发”问题的整改
(一)开展道路安全专项整治,全面排查道路安全隐患。我县国省干线管养公路508.515公里,桥梁117座,农村公路3868.706公里,其中县道730.83公里,乡道1909.947公里,村道1227.929公里;桥梁540座。以路域环境大提质专项整治为契机,通过自查、安全专班定时和不定时巡查的形式,对公路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对发现的隐患要求立即整改。一是对国道部分路面PQI值次差路段进行专项处治。针对原路面破损严重路段,进行洗刨,实施沥青结构层重新铺装,共处置路面病害15600余平方米。针对原路面横纵向单一裂缝采取止封带封缝处置,完成路面封缝56690米。挖除高路肩,清除盲沟500余米,新建水沟2200余米,完成路面坑槽修复面积5200平方米;完成水泥硬化修复面积900余平方米。完成路口警示标志及爆闪灯安装建设项目任务,共计312套,极大地改善了公路路况,提高了道路安全通行保障能力。二是开展国省道桥梁经常性检查4次,修复尚家湾桥栏杆、马家塘中桥、淮河大桥、青苔桥桥梁栏杆40米;完成修复二道河桥海底及截水墙工作任务。三是对马路市场、路边加水点、堆物占道、摆摊设点等行为进行专项整治,共拆除非公路标志牌64块,清除路面堆积物8300多平方米,清理占道经营55平方米,公路沿线环境卫生、行车环境状况大幅提升。四是督促落实行业安全管理。所有建设项目施工方人员、机械设备、原材料必须符合规定;所有项目施工前必须向农路站报备,由农路站加大在建桥梁工程项目的安全监督,保证施工平稳推进。五是抓好农村公路防护栏及标志牌损毁的修复赔偿。针对车祸对公路防护栏造成的损毁,农路局与交警事故处理队联合,已成功协商保险公司赔偿2处20余米防护栏及标志牌,争取赔偿资金0.7万余元,较好维护了公路附属设施的安全性、完整性。六是开展“百日治超”专项行动,持续保持打击违法超限运输高压态势,采取固定治超和流动治超相结合的方式,依托殷店超限检测站、随南超限检测点在随县国省干线公路和超限重灾区治理超限运输。按照路警联合治超长效机制对石材、砂石运输违法超限超载车辆严重路段不定时流动巡查。今年累计上路开展流动治超8OO余人次,固定治超站、流动治超点共检测车辆6000余辆次,其中,确认查处超限超载车辆119余辆次,卸载转运货物总重量2100余吨。
(二)强化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全面排查交通安全隐患。一是加强研判和应急处置。“国庆”期间大队实施“情指勤舆”一体化研判和“研交办督结”,精准施策,闭环管理。加强重点景区、重点时段、重点路段交通疏导和管控,确保道路安全畅通。同时常态化疫情防控交通管理工作措施抓实抓细抓到位,确保及时高效响应处置各类防疫工作。二是压实高级勤务模式。交警大队全面启动一级加强勤务,全员停休,实施24小时值班和“领导双值班”制度,小林、洪山、唐镇三个执法服务站实行24 小时勤务,抽调机关12名警力支援基层中队,警力最大限度落到路面、一线,加强督导检查。三是加强路面管控力度。屯警路面,突出显性用警科学用警,常态化开展“晨查+夜巡”,同时增加集中行动频率,采取定点设卡、流动巡逻等方式,加大巡查力度,严厉打击酒驾、醉驾等各类交通违法行为,提高见警管事率,全力防风险除隐患。四是组织开展“敲门”行动。大队组织多个工作专班,深入“两客一危”企业开展“敲门”行动和安全大检查,抓实抓细加强隐患治理,督促企业落实好安全主体责任,监管责任,做到防患于未然,确保交通运输安全。五是强化交通安全宣传。结合“七进”、“美丽乡村行”交通安全巡回宣传活动,以执法站点为依托,围绕“一盔一带安全常在”、“喝酒不开车 开车不喝酒”、“守法驾驶平安回家”、“喜迎国庆 交警通行”等开展集中宣传,及时向社会发布实时路况信息和“两公布一提示”、“五大曝光行”等交通预警提示信息,积极引导群众合理出行,积极营造良好的交通环境氛围。
随县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2022年10月14日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随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