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自然资源所,局机关各相关股室、各相关直属单位:
现将《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印发推进重大项目高质量建设用地保障工作方案的通知》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随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023年3月2日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关于印发推进重大项目高质量建设用地
保障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县、市、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林业局,随州高新区、大洪山风景名胜区林业局,局机关各相关科室、各相关直属单位:
现将《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推进重大项目高质量建设用地保障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023年2月22日
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推进重大项目高质量建设用地保障工作方案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践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以及省委省政府“重大项目高质量建设年”的关键之年。为统筹推进全市重大项目用地要素保障,助力全市经济发展“开门红”,力争实现全年“满堂红”,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全市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牢牢把握用地要素保障这个基本支撑,坚持规划引领,深入开展“全链条跟进、全流程提速”用地保障服务,为及时高效完成全市重大项目用地保障,推动重大项目尽快落地,提供自然资源要素支撑。
二、重点保障范围
(一)全力保障基础设施项目用地。紧盯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重点服务316广水市平林至曾都区淅河段改建工程、240国道随州市石桥至钟氏祠段改建工程、316国道随县尚市至随阳店段一级公路等交通项目、广水花山抽水蓄能电站项目、随县徐家湾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府澴河流域系统治理工程项目用地,保障重大投资项目用地快报快审、早开工早建设。
(二)全力保障产业项目用地。抓牢汽车、化工、建材等传统行业,将重点工业项目和科技创新企业作为首保优保的对象,全力保用地保开工。积极保障招商投资企业及乡村振兴项目用地需求,以高质量用地保障,提振有效需求,稳定经济增长。
(三)全力保障民生项目用地。落细落实“六好”政策措施,助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积极保障城市更新、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用地需求,推进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覆盖;全力保障学校、科研院所、医疗应急场所用地需求,兜好民生安全底线。
三、服务保障措施
(一)强化国土空间规划支撑。在“三区三线”划定成果基础上,进一步落实省委关于随州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要求,完善《随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成果,推进《随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和《广水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成果审查,确保在2023年6月底之前完成市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报批工作。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对接,做好国土空间规划和交通、能源、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的衔接,合理预留项目用地空间。在国土空间规划批准前,继续做好以市县人民政府出具将项目用地布局和规模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及“一张图”的承诺函方式保障用地相关工作。
(二)做好项目前期工作。依托省厅建设项目国土空间规划咨询服务系统,主动为项目选址提供合规性分析等支撑性、基础性服务。深度介入项目选址,依据国土空间规划和“三区三线”等空间管控要求,指导项目用地单位科学选址,节约集约用地,少占或不占耕地,避让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和各类自然保护区,做好节约集约用地专章编制,加快办理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开辟绿色通道,实行“边组边审、容缺受理、即来即审”,从源头上为项目用地报批打好基础。
(三)精准配置用地计划。对有用地需求的项目,按照“报件即保”的原则先行预支新增建设用地计划,不足的报请省级统筹保障。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对2023年有新增建设用地需求的项目,按照“报件即保”的原则先行预支新增建设用地计划。增减挂钩指标向重大项目倾斜。
(四)多途径落实耕地占补。加大重大项目补充耕地指标、增减挂钩指标市域调剂力度,根据《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大耕地占补平衡力度强化土地要素保障工作的通知》规定,市级统筹调剂补充耕地指标比例由30%降为20%、补偿费用旱地、水田、增减挂钩3、4、5万元/亩调整为5、7、8万元/亩,进一步提升各地开展耕地占补平衡工作的积极性。对符合政策规定的省级以上重大项目,申请省级统筹占补平衡指标,按标准缴纳省级统筹费用。统筹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全域国土综合整治、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建设,拓宽耕地占补平衡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来源。
(五)实行自然资源一次预告。主动对接项目业主,及时掌握报批项目信息,向用地单位提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用地现状、占用耕地(含永久基本农田、水田等要素)、林地、生态保护红线、涉及自然保护地、地质灾害易发区、压覆矿产等信息,一次告知用地单位需办理的各项手续、要件要求和底线要求,避免用地报批走弯路。
(六)协调做好土地征收工作。督促指导各地做好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编制和实施工作。指导各地严格征地程序,落实征地补偿标准,做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压覆矿产资源审批等用地报批材料准备工作。
(七)限时办结用地组卷、加快推进用地报批。征地前期工作完成后,县、市、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应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用地材料组织报送。市级审查不超过5个工作日。畅通市级、省级以上重点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实行用地初审“边组边审、容缺受理、即来即审”,督促指导县、市、区用地报批组卷,提升用地报件组卷效率和质量。对符合临时用地政策的建设项目,主动及时为项目建设单位办理临时用地手续。
(八)深化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由地方政府或依法设立的开发区(园区)和新区的管理机构统一开展区域综合评价和普查,在国家级开发区、省级开发区、省级产业集聚区、其他工业园区、产业功能区全面推行新增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在发布出让公告时和签订出让合同时,市、县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直接将产业用地的土地用途、规划条件和相关控制指标按规定纳入并公开发布。(九)高效落实土地供应。精心组织、科学编制2023年度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合理确定各类用地供应规模。依托现有工业园区产业布局,结合国土空间规划,合理保障产业发展发展用地空间。优化土地供应审批流程,尽可能减少中间环节,减轻企业负担,有序推进土地供应,使各类重大项目应供尽供,对符合用地类型要求和规定条件的项目试行“批供合一”。
四、工作安排
(一)以深入开展金牌“店小二”用地用林服务为依托,落实省厅用地“早春行动”“夏秋攻势”“决胜冬季”行动。积极对接发改、交通、水利等部门和各平台公司,重点聚焦交通、能源、水利和市、县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对2023年全市重点项目用地用林需求情况进行梳理,梳理形成一季度需要用地支持的项目清单和金牌“店小二”重点包联服务清单,开展“一对一”包联服务。通过现场走访,分类梳理项目在规划、用地、用林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形成问题清单和责任清单。以“解决问题、推动工作”为出发点,提出解决问题方案,跟踪推进,与相关部门和用地单位配合,形成合力,服务项目“能报则报”“已报必审”“能批尽批”。
(二)以开展送政策活动为依托,大力宣传耕地保护、空间规划、要素保障、林业发展等工作。组织市局分管领导、科室负责人到各级政府、企业、项目建设单位开展送政策活动,通过巡回PPT宣讲、现场解答、编制和发放宣传政策资料等方式,深入解读耕地保护、空间规划、要素保障、林业发展等方面的新政策、新举措、新要求,帮助企业弄懂吃透、用足用好政策。
(三)以建立重大项目服务情况定期通报制度为依托,强化考核问效。建立重大项目用地保障月会商、跟踪督办、考核问效等工作机制,精准掌握进度,定期通报情况。对用地保障不及时、督办项目未落实,用地保障率低的予以通报批评,对用地保障及时、用地保障率高的的予以通报表扬。
五、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县、市、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林业局、各分局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统筹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高度重视重大项目用地保障工作。坚持目标导向,领导班子成员带头,中层干部全员参与,细化责任分工,将各项工作举措落实到具体的项目、企业,精心组织实施,定期梳理推进。
(二)细化任务,确保实效。各县、市、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林业局、各分局要积极对接各用地单位、各部门,梳理形成重点项目包联服务清单、问题清单,在每月30日前更新项目用地用林进展情况和问题解决情况,确保重大项目高质量建设用地保障工作有力推进,取得实效。
(三)统筹调度,做好宣传。各地要认真总结重大项目高质量建设用地保障工作中好的做法,做好宣传推介,市局将编发工作简报,交流工作经验、晾晒工作成绩。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随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