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层信息公开平台 > 部门信息公开 > 随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工作执行
随县局:优化自然资源要素配置 助力加快建成支点
  • 来源:
  • 编辑:
  • 发布时间:2025-02-17
  • 【字体:

近年来,随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坚持按照“严守资源安全底线、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维护资源资产权益”的工作思路,坚持唯实唯干,大胆探索创新,扎实履职尽责,推动自然资源和规划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探索“矿产+N”组合供应改革试点

为实现自然资源的科学配置、高效利用和有效监管,随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着眼全局、立足实际,积极推动国家级自然资源资产组合供应试点项目创建工作,以“矿产+国有建设用地+集体建设用地+取水许可+林木采伐许可”的模式,打造殷家湾矿区“矿产+N”组合资产包,采取组合供应的方式,配置给同一使用权人。

该矿区位于随县殷店镇双河村,拟设采矿权矿区范围面积0.364平方公里。针对矿产出让和土地出让的各重点环节,随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多次向湖北省自然资源厅相关处室汇报,随州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多次现场指导组合供应的推进工作;随县政府统筹协调,由随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牵头,制订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分工。通过对企业的走访调查,确定“整体打包、分类施策、同步出让、高效赋能”的总体思路。整体打包,即将采矿、用地、用林、用水、环评、水保等众多事项,通过整体打包形成“矿产+N”组合包,实现能办尽办;分类施策,即针对不同类型的组合项采取不同的供应模式,有效化解矿产和土地交易平台不一致的问题。既确保组合出让整体流程顺畅运行,又严格遵循现行政策要求。

通过县、镇、村三级联动,在省自然资源厅的大力支持下,推动“矿产+N”组合供应项目顺利开展。该项目由随州市国土资源交易中心于2024年11月27日拍卖出让,随县兴合永润石材有限公司以4510.44万元的价格竞得。在全省范围内尚属首例,填补湖北省组合供应案例的空白。

工业用地“先租后让”降低企业成本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降低企业用地成本,强化土地要素保障,随县积极探索工业用地“先租后让”土地供应新模式,目前,已完成5宗工业用地“先租后让”供应,并颁发不动产权证书,改革试点创建取得成功。

随县政府成立工业用地“先租后让”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建立随县工业用地“先租后让”联合机制。由随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牵头,向相关部门征求工业用地“先租后让”相应指标,合理设置“先租后让”控制指标。印发《随县工业用地“先租后让”方式供地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试行)》,为推行工业用地“先租后让”提供指引。

强化履约监管。租赁期满后用地单位申请将租赁土地转为出让土地,对用地单位执行《项目监管协议》等情况进行综合考核。对于考核合格的企业,随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按照程序办理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租赁转出让手续。对经评估考核不达标的工业项目,经整改后考核仍然达不到约定条件的,解除土地租赁合同并收回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

目前,随县2家企业以“先租后让”方式共拿地5宗,面积167.14亩,缴纳5年租金215.7万元,减少资金支出1941.3万元,降低企业成本,可实现产业用地项目更快落地投产,盘活已批未利用土地,减少因盲目购地导致的土地浪费现象。

建设绿色矿山,营造优渥生态环境

随县石材资源储量丰富、品质上乘,石材产业直接从业人员1.5万余人,带动关联产业就业4万余人。近年来,随县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推动石材产业转型升级。

随县坚持科学规划,优化产业格局。制订《随县石材产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编制《随县石材产业十年规划》,围绕行业监督管理、企业准入及准出、矿产品管理、运输管理、绿色矿山及园区建设、智慧矿山系统管理和使用等方面制订+全面提高行业管理水平。“化零为整”,将18宗采矿权整合为6宗,开采面积控制在10平方公里左右,推动绿色矿业示范区建设,打造国内一流石材产业集群和石材矿产资源高效开发利用示范基地。围绕道路交通优化、土地高效利用、配套设施建设、环境景观建设、厂区改造升级等五大提升方向,编制加工园区提档升级设计方案及“一企一策”改造方案,推进产业升级。加强科技创新赋能,投资1.18亿元,建设集车辆调度、矿山监管、荒料调配、环境监测、安全生产等多元一体的智慧矿山管理平台,构建荒料、尾渣、锯泥等矿产品跟踪溯源体系,做到“来源清楚、去向明白、轨迹可循”。

截至目前,随县5家在产矿山企业中,已有4家矿山成功入选省级绿色矿山,其中随县董家庄矿区、随县梨园岭-光宝山矿区、唐王冲-光宝山矿区3家饰面花岗岩矿山已建成国家级绿色矿山。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