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常态管理与补齐短板相结合。根据村居平面图,划分管理网格,对重点问题进行集中治理。划分管理网格自然湾324处,配备环卫工人256人,安置垃圾桶2623个,累计清理农村生活垃圾6300余吨,清运清理禽畜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1200余吨。 二是立体宣传与共治共享相结合。将垃圾分类、环保知识、卫生安全等内容作为惠民政策宣讲主题,形成“环卫共治共享”格局。共发放环境整治宣传单页2万余份、悬挂标语100余条,出动宣传车100余车次,在辖区内24个村居开展主题宣讲60余次。 三是严格考核与专项整治相结合。制定考核方案,成立考核组,建立了每月一次的随机暗访打分评比机制,对各村居进行实地考核、现场打分,从主街主巷到背街小巷,全覆盖无死角检查,形成整改问题清单,跟踪指导整改,定期通报排名,农村人居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