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市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第5号建议的答复
  • 来源:
  • 编辑:
  • 发布时间:2023-07-04
  • 【字体:    

詹升洪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涢水流域源头综合治理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两山”基地创建

大洪山深入领会和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和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根本原则,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实施“生态立镇、产业强镇、商贸活镇、旅游兴镇、文化名镇”五大战略。持续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从全域打造生态旅游示范区,积极探索差异化培育“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生态+康养”等新兴业态,个性化发展精品民宿、休闲度假、农村电商等富民经济,全力打通“两山”转化通道。加快推进“两山”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编制,成立基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深入推进管委会负总责、区直各部门抓落实的工作议事机制和联络员会议制度,完成顶层设计。

二、关于碳排放权交易工作试点

此项工作涉及多部门职能,已将此建议转交环保、林业、发改、财政等部门,各部门根据各自职能,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全力推动碳排放权交易工作试点。

三、关于涢水流域源头一体化综合治理

一是加强流域水环境治理。加快推进汉江流域大富水(随县段)河流缓冲带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落地开工,待资金到位后迅速投入建设;积极做好府河(大洪山水库上游段)河流缓冲带保护修复工程和均河流域生态修复工程项目申报,全面统筹城乡水环境保护和人居环境建设,综合运用水系连通、河道清淤、生态护岸、水生植物重建、水生态湿地等多种措施改善河流环境面貌。二是持续开展乡镇生活污染防治。巩固前期小微水体、黑臭水体治理成果,深化乡镇生活污水治理,加快推进管网延伸工程,提高污水收集率。目前,长岗镇镇区建成4千米主管网、6.8千米支管网,生活污水实现“一张网”。农村垃圾治理全域实行“户分类、镇转运、区处理”,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全域外包“一条龙”。三是持续推进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开展猪场养殖、投肥养殖污染整治专项行动,针对过去畜禽养殖污染开展“回头看”,对照养殖清单开展实地检查,督促指导养殖户积极整改相关问题。制定《长岗镇生猪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奖补实施方案》,引导规范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设备建设,强化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示范应用,2022年奖补设备配置高、处理技术先进、资源化利用率高且具有示范带头作用的养猪场2个;联合区环保局开展养殖污染专项治理工作,现场查看养殖场粪污处理情况15次,形成问题台账,下发整改通知书8份;督促养殖户签订猪场污水灌溉农田协议、养殖场干粪处理协议书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承诺书45份,指导建立粪污资源化利用台账,2022年全区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量1.4万吨,综合利用率93.33%。四是持续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增资。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和模式,开展安全用药宣传培训,推进高效低毒低残农药应用,推广物理防虫设备,加强病虫害预报和统防统治,减少农药使用量,2022年开展生物防治水稻害虫500余亩、物理防治玉米害虫1000余亩、随州香稻病虫害统防统治无人机飞防5000余亩。坚持测土配方施肥、土地用养结合,推广示范机械深施覆土,提高化肥利用率;推进秸秆粉碎还田和增施农家肥,减少化肥使用量,2022年推广示范油菜生产侧深施肥1000余亩。五是加强农业废弃物回收利用。全面禁烧秸秆,推广秸秆还田,采取切碎翻耕还田、堆沤腐熟还田和作饲料过腹还田等方式高效利用,推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设立垃圾兑换超市、回收点13个,回收处理农药包装废弃物3万余瓶(袋)和废旧农膜1.9吨,推进农业废弃物回收处理工作有序开展。六是持续深入推进入河排污口整治。开展各类入河排污口的全面摸排,从设置审批、分类整治、水质监测等方面强化入河排污口“一口一档”监督管理,加快推进入河排污口规范化建设工作。针对污水排放截污不够彻底,存在部分区域管网覆盖不到位或者排污口漏水、溢水现象的企业,加强监督管理;同时加大力度摸排遗漏的排污口,对风景名胜区、水源地保护区以及因概念不清楚或摸排遗漏的规模以下的入河排污口,重新摸排、登记造册。

四、关于探索建立流域联防联控生态保护机制

此条建议对建立完善流域生态保护长效机制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景区将积极向市相关部门反馈,从市级层面探索建立涢水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联盟,建立流域联防联控机制、流域联合执法机制、流域环境保护联席会商机制,形成一整套流域联防联控生态保护机制。

五、关于探索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此条建议很具体,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景区将认真研究分析建议内容,争取市级支持,在政策范围内推动落实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六、关于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

市审计局反馈我区2021年自然资源审计报告显示大洪山水环境方面存在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COD指标数值长期偏低,影响污水处理厂运行效益发挥。我区将根据审计建议,加大投入,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设施项目配套设施的完善和投资效益性,完善污水处理设施的配套,厂网同建,雨污分流,提高污水收集率。同时,我区将进一步建立完善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制度,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指标,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实行领导班子成员生态文明建设“一岗双责”制和“一票否决”制。

七、关于加快气象基地建设

在随州市气象局、湖北文旅随州集团的大力支持下,大洪山目前已建有长江中游暴雨监测野外科学试验大洪山基地、大洪山气象科普研学基地,建成了边界层风廓线雷达、微波辐射计、激光雨滴谱仪等国际先进的气象观测设施,进一步提升区域气象、生态等科学数据获取能力和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预报水平。同时,依托气象基地,科学挖掘大洪山四季纷呈的气象景观资源、立体多元的养生气候资源以及底蕴深厚的气象人文资源,开展气象研学活动,构建“气象+旅游”融合发展新格局,把大洪山打造为全国有影响、有特色的气象公园和气象科普研学基地。

随州市大洪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

2023年5月30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