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生趋势
根据一代螟虫田间残存基数,发育进度,气象条件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今年我县二代二化螟为中等程度发生(3级)。
二、发生时期
羽化盛期:7月12-26日; 羽化高峰期:7月15—17
日
卵孵盛期:7月20-8月4日;卵孵高峰期:7月22—24日
三、主要依据
1、一代残虫基数:据7月7-9日调查,枯心率为0.05%-8.5%,平均0.9%,每亩残存虫量50头-1350头,亩平活虫672.4头。
2、发育进度:我站7月7-8日剥查二化螟活虫,4—6龄幼虫分别占20.82%、22.17%、33.56%,化蛹率为23.45%,死亡率3.12%。
3、气候因素:据湖北省气象部门预报,今年7-8月,我地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1-2℃,累计降雨量较常年偏少1-2成,盛夏期35℃以上高温日数25-30天,较常年偏多,对二化螟繁殖危害有一定抑制作用。
4、水稻生育期不齐、桥梁田多。
由于我县今年中稻播插期拉长,水稻生育期不整齐,田间长势差异大,桥梁田多,食料丰富,有利于二化螟的发生为害。
四、防治意见
1、防治指标:亩卵量120块以上。
2、防治时间:7月20日-8月4日
3、防治方法:可选用苏云金杆菌、金龟子绿僵菌、短稳杆菌、印楝素等生物农药,或亩用20%氯虫苯甲酰胶悬浮剂10毫升,6%阿维·氯苯酰悬浮剂30毫升,或 20%甲维·甲虫肼悬浮剂40克兑水30公斤,均匀喷雾。
推行绿色防控优选生物农药
开展统防统治切实提高防效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随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