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城镇2024年法治建设报告
  • 来源:
  • 编辑:
  • 发布时间:2025-03-12
  • 【字体:    

2024年,我镇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提升依法行政意识,规范行政执法流程,加强法治宣传教育,不断夯实法治基础,扎实推进镇域基层法治建设,将法治思维贯穿于经济发展、民生保障、基层治理、安全稳定等关键领域的工作中,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支撑。现将2024年法治建设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2024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依法行政,提升执法公信力

一是规范行政执法流程。对行政执法各个环节进行细致梳理,明确各环节的操作规范与时间节点,确保执法过程严谨、规范、透明。严格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规范执法行为。

二是加强执法监督力度。构建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的全方位监督体系。内部设立专门监督小组,定期审查执法案卷,及时发现并纠正不规范执法行为;外部则通过公开投诉举报电话、设立意见箱等方式,广泛收集群众意见,有效提升我镇执法公信力。

三是推进依法科学民主决策。建立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对重大行政决策事项严格遵循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等法定程序,邀请法律专家、行业精英及群众代表参与讨论重大决策专项议题,确保决策科学合理、符合社情民意,有效防范决策风险。

(二)法治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一是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实施领导干部学法制度,每月组织1次集中学法活动,深入学习宪法、民法典、行政法等法律法规,全年领导干部参学率达100%。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引领全镇干部营造了良好的学法氛围,提升依法决策和依法行政的能力。

二是青少年法治教育常态化。在高城镇中小学开设法治教育课程,并邀请司法所、派出所、法律服务所的工作人员定期举办法治讲座。同时,组织学生参观法治教育基地,开展模拟法庭等活动,增强青少年法治观念,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

三是全民普法活动多样化。依托‘法律六进’活动平台,我们组建了一支专业的普法宣传队伍,深入村居、企业、学校等多个基层场所,通过举办法律知识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现场答疑等方式,向群众普及法律知识。全年共举办普法宣传活动8次,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解答群众法律咨询30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群众法治素养。

(三)法治基础建设,筑牢基层法治根基

一是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构建镇、村两级公共法律服务网络,落实”一村一法律顾问”,配备专业法律服务人员,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纠纷调解、法律援助等一站式服务。

二是强化人民调解工作。加强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充实调解队伍,吸收法律专业人才、退休干部等加入调解队伍,定期开展调解技能培训。全年共化解矛盾纠纷129起,处理信访件324例,接待群众来访97批次。

三是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精心打造法治文化广场、法治宣传栏等一系列法治文化阵地,巧妙地将法治元素融入群众的日常生活场景之中,使群众在无形中接受法治文化的熏陶与感染。2024年,我镇在嵩垛村、大桥村建成法治文化墙2处。

二、存在的不足

一是执法力量仍显不足,导致在应对一些复杂执法案件时力不从心,影响了执法效率和质量。

二是法治宣传创新不够,导致法治宣传覆盖面和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扩大。

三是法治建设保障有待加强,需要加大经费投入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法治建设需求。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加强法治建设统筹协调。充分发挥镇法治建设领导小组牵头抓总作用,进一步明确各部门、村(居)法治建设职责任务,建立健全定期沟通协调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动全镇法治建设工作向纵深发展。

二是深化依法行政实践。不断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优化资源配置,强化执法人员专业培训,以提升执法专业化程度。同时,强化对行政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确保行政决策、执行、监督等各个环节依法依规进行,不断提升依法行政效能。

三是创新法治宣传教育方式。积极探索运用新媒体平台开展法治宣传,制作推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法治宣传作品,如法治短视频、动漫等,增强法治宣传趣味性和吸引力,扩大法治宣传覆盖面,营造更加浓厚的法治氛围。

四是强化法治队伍建设。加强镇法治工作人员配备,选拔具有法律专业背景和实践经验的人员充实到法治建设岗位。同时,定期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业务培训和交流活动,不断提升其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法治建设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