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镇随北环线沿线村产业发展规划
  • 来源:
  • 编辑:
  • 发布时间:2022-03-01
  • 【字体: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和重点,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乡村产业是提升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基础。根据县乡村振兴局关于申报淮河镇高速连接线及312国道沿线村级产业发展规划的要求,结合各村实际,经过反复调研、充分讨论、征求各方面意见,制定我镇随北环线沿线村产业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发掘乡村功能价值,强化创新引领,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培育发展新动能,聚焦重点产业,聚集资源要素,大力发展乡村产业,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二、发展目标

乡村产业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备,乡村产业质量效益明显提升,乡村产业结构更加优化,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农民增收渠道持续拓宽,乡村产业发展内生动力持续增强。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壮大,乡村特色产业深度拓展,乡村休闲旅游业优化升级,乡村新型服务业类型丰富,农村创新创业更加活跃。

三、具体产业布局

(一)龙泉村

1.项目名称:淮河源旅游综合服务中心

项目建设地点:淮河镇龙泉村六组

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在淮河源头龙泉村汪湾占地100亩,配套西游记漂流景区和神农部落景区,建设新游客综合服务中心,主要包括5大功能服务区和1大乐园,具体为农特产品展销区、宾馆民宿服务区、餐饮服务区、旅游商品销售区、500个车位的停车区等,同时在服务中心对应河道打造2000米竹筏漂水上乐园。

建设周期:2年

建设模式:村集体+人民公司+市场主体

项目需要资金:规划投资2000万元

项目效益:(1)村集体可通过项目收取场地租用费、停车费及功能服务区管理费,年预计收入50万元。可通过竹筏漂水上乐园收取5%收益分成,年预计收入30万元以上。(2)市场主体可通过服务中心和竹筏漂水上乐园接待游客30万人次,经营管理收入可达1000万元以上,同时带动120名村民就业,年增收250万元。

2.项目名称:淮河镇禹王高山茶种植加工项目

项目建设地点:淮河镇龙泉村四组

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建设龙泉村四组2000亩高山茶种植和深加工基地,建设茶坊、茶叶加工车间、茶文化展厅、茶园灌溉设施等。

建设周期:1年

建设模式:村集体+合作社+农户

项目需要资金:规划投资300万元

项目效益:(1)可带动龙泉村四组50户240人就业和分红,年增收80万元。(2)村集体在该合作社占股20%,年增收10万元。

3.项目名称:龙泉村智能化阳光采摘大棚

项目建设地点:淮河镇龙泉村

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流转土地50亩,配套旅游景区,发展休闲农业观光游,建设智能化体验采摘大棚,种植草莓、葡萄、樱桃等多季节水果。

建设周期:1年

建设模式:村集体+社会投资+农户

项目需要资金:300万元

项目效益:项目建成后,为村集体年增收10万元,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和务工年增收100万元。

(二)铁山社区

1.项目名称:铁山社区生态采摘大棚建设项目

项目建设地点:淮河镇铁山社区

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流转土地100亩,建设生态大棚,种植蔬菜、草莓等水果。

建设周期:1年

建设模式:村集体+市场主体+农户

项目需要资金:500万元

项目效益:集体年收益10万元,农民土地流转及务工收入20万元。

2.项目名称:道地特色中药材种植及深加工项目

项目建设地点:淮河镇铁山社区

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进一步扩大中药材种植面积,建成一个占地 100亩的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标准化生产和精深加工基地,规模化培育金银花、苍术等重点中药材;利用交通区位优势建设1个能够辐射周边的综合中药材交易市场,构建批发、零售、储藏、包装、物流配送为一体的中药材及其加工产品的流通体系;发展1个中药材专业合作社,推动合作社与加工企业、专业市场建立稳固的利益联结机制,增强药农市场议价能力,实现订单种植、合同销售;在中药材产业配套设施完善后依托本地农家乐、饭店开发特色药膳系列项目,建设中医药康体养生基地。

建设周期:3年

建设模式:村集体+市场主体+农户

项目需要资金:500万元

项目效益:促进本地居民就业增收,工资性收入每年可达5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30万元/年。

(三)龙凤店村

1.项目名称:随县艾草种植加工康养产业园

项目建设地点:淮河镇龙凤店村

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在现有基础上,新增用地40亩,扩大现有生产规模,建设原材料种植示范基地1000亩,更新生产加工设备。具体为无尘全草艾绒车间1个、无尘艾叶艾绒车间1个、无尘卷条车间1个、包装车间1个,面积各500平方米;新增成品仓库1个,面积1000平方米;新增原材料仓库四个,面积5000平方米;现代化无尘全草艾绒及无尘艾叶绒生产线各1条,年产能各5000吨。新增大型艾草精油提取设备1套及全新自动化卷条机10台等;新增艾灸康养项目。

建设周期:2年

建设模式:村集体+市场主体+农户

项目需要资金:700万元

项目效益:(1)村集体提供40亩厂场用地,年收租金8万元;注入项目600万元发展资金,年收入32万元,合计40万元。(2)经营主体湖北省仙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支持农户种植艾草1000亩,吸纳100人就业,年创产值超过2000万,可实现利润600万。(3)村民通过艾草种植,年收入300万元,通过产业园务工,年收入200万元。

2.项目名称:龙凤店生态农业种植基地

项目建设地点:淮河镇龙凤店村

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流转土地500亩,种植优质猕猴桃300亩,种植良种黄桃200亩,完善相关管理、灌溉、采摘、观光等配套设施。

建设周期:3年

建设模式:人民公司+市场主体+农户

项目需要资金:500万元

项目效益:村集体每年可收入20万元,市场主体每年可收入150万元,村民通过流转土地及务工收入每年50万元。

(四)白鹤湾村

1.项目名称:田家湾肉牛养殖场。

项目建设地点:淮河镇白鹤湾村六组田家湾

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占地面积7亩,已建成牛舍三栋。其中,2017年建的两栋1010平方米牛舍和560平方米牛群活动场地租赁给西平养殖合作社发展肉牛养殖;2021年,村集体与兴丰种植养殖合作社和两个农户联合投资180万元,建成884平方米牛舍一栋、240平方米草料棚一栋、化粪池两座、购买育肥牛30头、能繁母牛30头(已繁殖牛犊15头)。为提高效益,还需建应急牛舍一栋、大型铡草机一台、搅拌机一台、购育肥牛30头。

建设周期:1年

建设模式:村集体+合作社

项目需要资金:100万元

项目效益:2022年可实现分红收入5万元,2023年后年分红收入在15万元左右。

2.项目名称:白鹤湾村香稻种植基地

项目建设地点:一组文家湾大冲,唐家湾大冲和八亩塆大冲。

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流转土地200亩,为便于机械化操作,需将流转的土地进行整理并配套田间道和排水沟以及供水设施。

建设周期:1年

建设模式:村集体+农户+市场主体

项目需要资金:150万元

项目效益:从2023年开始,年创利益10万元。

3.项目名称:白鹤湾村茶叶种植与加工项目

项目建设地点:白鹤湾村一组

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全村现有茶园100亩,分别承包给5户种植,其中已到期茶园一处,2024年到期3处,2032年到期一处,村委会计划将到期茶园收归集体,由集体经济合作社经营,需配套喷灌设施和建设茶叶加工厂。

建设周期:2年

建设模式:村集体+合作社

项目需要资金:300万元

项目效益:2022年和2023年实现经营纯收入5万元,2024年后实现经营纯收入15万元。

(五)红石桥村

1.项目名称:红石田园综合体项目(红石乡村旅游度假地项目)

项目建设地点:红石桥村六、七、八组

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流转农户土地300亩,打造红石田园综合体(红石乡村旅游度假地),包含垂钓休闲区、荷花观赏区、特色养殖区(龙虾、泥鳅)、高标准种植区、鱼苗繁育区、民宿区等,计划建设垂钓池塘10个、养殖龙虾、泥鳅等50亩、种植荷花10亩、种植香稻100亩、培育鱼苗能繁基地5个、民宿10座和农家乐一处。

建设周期:2年

建设模式:村集体+市场主体(大户)+农户

项目需要资金:500万元

项目效益:项目建成后,年收益预计可达200万元,村集体入股分红预计增收30万元,周边可带动农户人均增收30万元。

2.项目名称:红石桥村运动器械配件生产项目

项目建设地点:淮河镇红石桥村一组

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建设1个占地800平方米的生产基地,包含原材料及成品仓库、生产车间、质量检测实验室等;购置生产设备50台。

建设周期:1年

建设模式:村集体+市场主体

项目需要资金:300万元

项目效益:项目建成后,年收益预计可达80万元,村集体预计增收20万元。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