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镇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 来源:
  • 编辑:
  • 发布时间:2025-04-04
  • 【字体:    

今年以来,淮河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打造华夏农耕文明传承发展先行区”战略部署,团结带领全镇广大干部群众攻坚克难、砥砺奋进,以实干实绩实效推动淮河镇高质量发展。现将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思路报告如下:

一、2024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经济发展稳中有进。

截至11月份,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42万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134.1%,全县进度排名第一;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0.59亿元,占全年目标任务59%;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个,占全年目标任务100%;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4.5亿元,占全年目标任务89.9%;申报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及大个体各1个,完成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1420万元,占全年目标任务83.5%;招商引资资金到位3.5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116.7%,申报科技型中小企业5个,完成全年目标任务100%。

(二)党建工作持续发力。

一是强化思想建设,组织党纪学习教育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活动,开展夜学13期,评选优秀每日一思52篇、每周一记26篇,提升干部素养。二是聚焦重点难点,实施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三年储备行动,储备后备力量28名,调整补选村党组织书记等6名,确保组织完整。制定村级聘用干部审查备案制度,储备后备干部42名、聘用干部24名,提升干部战斗力。三是打造特色亮点,制定《淮河镇文旅产业链党建工作清单》,推进神农溪竹筏漂建设。依托桐桥畈村红色资源,推动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完成红色纪念馆主体等工程。四是推进基层标准化,开展党建工作日常巡查2次,规范党内活动。更新党员信息管理系统,完成各类统计工作。严把党员发展关,储备发展对象、入党积极分子43名,发展党员9名。建设老年大学7个、湾组党群服务站4个,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力和党员群众荣誉感。

(三)乡村振兴扎实推进。

一是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截至2024年底,淮河镇脱贫人口1332户4060人,监测对象137户385人。强化责任落实,政府召开10余次专题会议,压实驻村帮扶责任,42人驻村工作队全覆盖。政策惠及群众,教育帮扶资助121人次18.15万元,医疗参保率100%,住房、饮水安全有保障。防返贫动态监测到位,新增监测11户36人,消除风险9户30人。就业帮扶稳中有增,外出务工补贴64人2.78万元,公益性岗位161人。产业帮扶带动600余人增收,发放产业奖补27.54万元,乡村振兴补助资金606万元用于24个项目。二是秋冬播冬闲田治理有效。全年围绕“种满种足、种好种优”总目标,推动秋冬播生产工作落实。摸清底数,建立工作台账,确保不落一户、不漏一块。分类推进,实现种满种足,做到田块到人、责任到人。服务指导,确保种好种秀,为撂荒地复耕提供便利条件。截至12月,秋播小麦面积0.9万亩,秋播油菜面积0.55万亩,主干道沿线两侧不空一块田、不闲一分地。三是整治违规申报惠农补贴。2024年查处违规申报领取惠农补贴3类,涉及金额109713.47元,已全部追缴至国库。

(四)文旅产业再上台阶。

一是精准定位,持续聚力谋发展。淮河镇坚持“文旅康养生态区”的定位,围绕“生态康养”主题,深度整合山水自然资源与文化深厚内涵,投资1.2亿元对现有2个4A级、3个3A级景区进行基础设施的提档升级,旨在打造高品质的旅游目的地。二是锚定目标,突出特色铸精品。成功举办了第三届炎帝文化庙会、第二届萤火虫节文化旅游季等节庆活动,进一步扩大了淮河镇的文旅影响力。神农部落景区按照4A级景区标准新建生态停车场等系列文化项目,并顺利通过了省文旅厅的验收。此外,鄂豫两地融通发展的示范性项目,桐柏山淮河源竹筏漂项目成功试漂。抱朴谷康养旅游区也荣获随县“休闲国家标准示范单位”称号,为淮河镇的旅游发展增添了新的亮点。三是丰富业态,多元推进美全景。采取“联动”发展模式,西游记漂流景区游客数达到18.6万人,实现营业收入2750万元。同时,带动全镇五大旅游景区、25家精品民宿和68家省级农家乐共享旅游红利,年增收超过2000万元。慈云居生态园实现了农文旅的有机融合,成为其他生态园发展的现实样板。

(五)城乡面貌稳步改善。

一是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投入500万元对淮河大桥至钱庄桥3000米国道提档升级,建设道路两侧人行道、安装太阳能路灯、集镇沿线花坛绿化等;完成淮河镇三期污水主管网和入户分管网建设,打造完善的镇域污水处理管网系统;完成镇区四条主干道道路刷黑工作,解决了镇区居民多年来的出行问题。

二是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大力推进农村改厕工作,今年新建53户户厕并通过验收;强化农村公厕管理,每月排查暗访,确保高标准维护;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各村(居)每月检查、每季度评比,运用多种宣传方式提升居民环保意识,聘请环卫人员不间断清洁,确保环境整洁。

二、2025年工作思路

(一)经济发展策略。

一是强化招商引资力度。要充分利用淮河镇在外企业家的资源网络,聚焦于文化旅游、农业旅游融合、装备制造、矿产资源高效利用等关键领域,加大招商引资的广度和深度。重点是推动华信集团宏岩盛采等项目落地,助力三大矿山恢复生产,并积极引导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全力支持艾草产业园、兴鸿铸造二期等重点项目发展,加速传统产业向智能化、高端化转型。并引入先进自动化生产技术与装备,提升产品价值链条,增强市场竞争力与品牌影响力。

三是培育新兴产业。要积极发展抱朴谷富锶高端包装饮用水、中药材深加工(茶包)等新兴产业,拓展产业发展新领域,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二)强化党建工作举措。

一是深化党建共建机制。要巩固与桐柏县月河镇的党建共建关系,依托联合党委平台,强化在跨区域旅游服务、基层社会治理及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协同管理与合作。并通过构建产业链联合党委,激发区域协调发展的内生动力与潜力。

二是强化组织效能与廉政建设。要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实施系统性培训计划,提升干部政治素养与业务能力。同时,创新廉政教育形式,营造风清气正的廉政文化氛围。

(三)乡村振兴绿色发展路径。

一是健全生态保护体系。要构建淮河源头生态保护协同机制,联合多部门严厉打击生态环境破坏行为。同时制定并落实源头生态保护与修复实施方案,从源头上加强治理。

二是实施流域综合整治。要全面开展淮河流域水生态修复、水环境治理与水安全保障工作,加强湿地保护,优化河流两岸生态景观。同时要推进岸线绿化美化工程,提升流域整体生态环境质量。

(四)文旅产业升级策略。

一是加速文旅景区建设。要加快桐柏山休闲度假区、玉皇顶休闲旅游区及神农部落二期项目推进,形成以西游记漂流景区为核心、多点支撑的文旅产业发展新格局,并创新推出淮河竹筏漂流项目,打造水旅融合新标杆。

二是促进文旅深度融合。构建“文旅景区+特色农产品”综合展示平台,实现互利共赢,深化文旅与地方经济的融合共生。

三是推进红色美丽村庄建设。通过加快桐桥畈红色美丽村庄建设,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传承红色基因,以红色文化赋能文旅产业发展。

(五)城乡综合提升策略。

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要大力实施农村道路提档升级工程,提升道路通行能力和安全性。并通过持续开展“清洁家园”行动,改善镇村环境卫生,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二是丰富文化活动。通过积极筹办第四届炎帝文化庙会、第三届抱朴谷萤火虫文化旅游节、竹筏漂山歌文化节等活动,依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文化旅游品牌,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

三是提升供水服务品质。一方面要深化与水务集团的合作,完成淮河镇永民河自来水厂改造升级,提高镇区自来水普及率和供水质量。另一方面要建立起健全水厂日常管理制度,确保供水安全稳定,满足居民高品质生活需求。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