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发展壮大我村集体经济,加强我村基层组织建设,规范集体资产管理,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根据洪山镇“三清两建一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结合我村实际,现就我村资产清理核查,清收集体债权、清理及处置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承包问题合同,建立人民公司,建设社会化服务体系,组建适应市场经济运行的新型经营主体,推进村庄人居环境整治,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以盘活集体资产资源、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为目的,以农村资产清理核查,清收集体债权、清理及处置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承包问题合同为突破口,建立人民公司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综合推进村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组建适合市场经济运行的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助推市场农业、规模农业、科技农业和生态农业发展,多途径持续有效增加村级集体和农民收入。
二、主要内容
“三清两建一整治”的具体内容为:“三清”即清理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清理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承包租赁问题合同,清收集体债权偿还集体债务;“两建”即组建人民公司,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一整治”即整治农村人居环境。
三、基本原则
(一)清理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的基本原则: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清产核资建立的资产资源登记台账为依据,进一步清理核实集体资产资源存量,按照“使用、闲置、无偿占用、待清理”等具体类型,明确集体资产资源存在的形态。
(二)清收债权的基本原则:依法依规,遵循村规民约,尊重事实,一毫不漏,数据准确,杜绝过激行为。
(三)清理及处置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承包问题合同的基本原则:坚守法律政策底线,坚持实事求是,坚持依靠群众和民主协商。
(四)建立人民公司,组建适应市场经济运行的新型经营主体的原则:坚持党建引领,坚持市场导向,坚持生态优先,坚持风险管控,坚持因地制宜,坚持自愿有偿,坚持民主公平。
(五)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基本原则:符合宏观调控制度和市场经济规律,尊重实际,创新发展,公益性服务和社会性服务相结合。
(六)推进村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基本原则: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常态化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聚焦“五清一改”具体内容,夯实“清洁指挥长”责任,持续推进“三三工程”,大力推动“三园”建设,引导群众逐步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
四、目标任务
(一)清理集体资产资源。全面核实集体资产资源存量,列清集体资产资源所处的形态,有效地利用好集体资产资源,确保集体资产资源充分利用,增值增效,于2022年3月底之前完成全村资产资源清理。
(二)清收集体债权,村“两委”会组织专班,逐户逐笔核实,不漏一笔,全力清收。
(三)清理及处置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承包问题合同。实现五个目标:一是全面摸清集体经营性资产资源的家底和使用情况;二是彻底纠正村集体资产资源承包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三是规范集体资产资源承包程序和承包合同;四是维护村集体的合法权益,集体经济收入明显增长;五是健全完善村集体资产资源登记管理制度。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力争2022年3月底之前实现问题合同全部清零。
(四)偿还集体债务。以“三清两建一整治”工作为契机,采取“清收集体债权、合理有效利用集体经济资源增加集体收入,组建人民公司创办实体壮大集体经济”等途径,确保2022年底前实现村集体债权清零目标。
(五)组建人民公司,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我村计划2022年3月成立望河山村人民公司,今年计划在原有随县望河山村特色养殖合作社基础上再成立不同类型的专利合作社或股份有限公司,多形式、多途径开展经营管理活动,建立稳定增收渠道,确保到2022年底村集体经济经营收入超过10万元。
(六)推进村庄人居环境整治。深化“五清一改”和“三三工程”,深入推进文明乡风建设,推广“1234”工作法,确保我村常年保持干净整洁有序。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三清两建一整治”工作专班,包组干部、各组协理员要全员参与,负责“三清两建一整治”工作有序推进。
(二)加大宣传力度。“三清两建一整治”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量大,要加大宣传力度,召开动员会,利用村村通广播、标语、公开信等多形式全方位宣传“三清两建一整治”相关政策和工作要求,全面掀起“三清两建一整治”工作热潮,形成强有力的工作氛围,全力推进“三清两建一整治”工作。
望河山村民委员会
2022年3月
附件:望河山村“三清两建一整治”工作专班名单
望河山村“三清两建一整治”工作专班名单
组长:张华勇 支部书记、主任
副 组 长:蔡彬彬 支部委员、会计
成 员:徐德林 支部委员、妇联主席
刘贵成 治保主任
刘功杰 网格员
郭选群 一二组协理员
胡双华 三组协理员
陈生奎 四组协理员
李传林 五组协理员
刘定国 六组协理员
陈帮元 监督委员会成员
邹传富 监督委员会成员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随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