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均川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开拓创新、担当作为,聚焦“争创全市镇域经济小老虎”总目标,全力争当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较好成效。
一、2023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聚力项目提质增效,打造经济发展新格局。一是镇域发展活力不断释放。截止11月,我镇规模工业总产值完成17.8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86亿元,限额以上企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1.13亿元,招商引资完成3.93亿元,同比增速34.6%。二是重大项目建设成效显著。投资5.4亿元的永福寺村楼房养猪项目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及设备安装,投产后可实现年出栏生猪70万头;投资2.2亿元的共富智能装备园项目进入内部装饰阶段,引进的青岛高烽电机将在明年初进驻;投资1亿元的湖北诚远专汽生产项目已完成50亩征地工作,正在进行厂房建设。
(二)聚力城乡面貌提升,绘就美丽均川新画卷。一是集中精力“抓”重点,推动镇容镇貌全面提升。投资1300余万元对朝阳街、幸福路、水晶街、九龙岗等三横四纵七条镇区街道进行整体刷黑,全长9公里。投资600余万元,对集镇道路两侧人行道进行集中改造,铺设人行道6公里,划定停车位110个。协调四大运营商进行弱电通信光缆管线下沉工程,抓住人行道改造的契机,投资200余万元,埋设通信和燃气管道1400余米,建设沉井20余个。二是谋划项目“推”进度,巩固村容村貌整治成果。积极支持县交通局对G240国道均川段进行刷黑亮化;投资260万对安均线进行提档升级;投资298万元完成余家岩大桥改建;投资1200余万元对均洪公路进行提档升级。积极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激发群众主人翁意识,引导群众做好“房前屋后七小事”,全面改善村庄面貌与人居环境,着力建设小而精、小而美、小而特的美丽城镇。
(三)聚力产业提档升级,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以“强县工程”为抓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深入开展“三清两建一提升”,成立工作专班,依法依规稳步推进、逐条逐步笔笔清收,通过成立人民公司、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增长村集体经济收入。截止11月,累计化债2868万,化债率达95.87%。积极开展“乡村振兴大比武”活动,30个村(居)委会书记同台竞技,展示“真功夫”、较量“真本领”。联合随县品源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计划发展辣椒种植示范基地500亩,由品源提供种子,湖北农科院提供技术指导,带动农民创业增收。积极助推乡村旅游,投资70万元建设东润紫海田园游客中心道路;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邀请第三方对全镇30个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进行观摩评比,通过观摩交流找差距,营造比学赶超氛围,美丽乡村颜值更靓。
(四)聚力党建引领发展,筑牢基层治理新高地。层层压实党建责任,主持召开党委会12次研究谋划基层党建工作,每季度召开党政联席会会商调度,推进重点工作落实。每周开展机关干部夜学,由分管领导和各办公室就“党建引领”、“强县工程”、“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等重点工作依次交流发言。截止11月,已累计举办32期,已收到夜学分享的心得文章160余篇。启动党群服务中心优化提升工作,将240国道、厉均路沿线村列入重点,推动7个村完成党群服务中心提档升级。积极开展“党员积分制”和“村民红黑榜”活动,以正面激励与反面警示相结合推动乡村治理水平不断提升。组织政府干部、派出所民警、社区干部在全镇开展“反诈APP”宣传活动,针对“三留守”等重点人群开展上门安装服务,今年以来已累计组织反诈宣传12次,指导下载安装“反诈APP”群众630余人,成功劝阻电信诈骗8起,有力地保护了群众财产安全。依托镇委党校,结合本地特色资源,组织开展乡村振兴、信访维稳、党务工作等村“两委”干部主题培训班5次,进一步提高“两委”干部的理论素质、业务素质和致富本领。
二、当前存在问题
回顾过去的一年,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均川的发展还面临不少的困难和挑战。尤其是今年下半年以来,受几波疫情冲击,经济发展受到较大影响。一是财政收支矛盾突出。部分经济指标增速放缓,财政压力较大;二是镇域经济总量偏小。企业发展后劲不足,产业转型较慢,规模效益低下,竞争力不强;三是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大部分村产业带动能力有限,乡村振兴任重道远。
三、2024年工作思路
一是坚持“项目提质”,激发产业升级的强劲动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发挥均川籍在外能人优势,利用好各项优惠奖励政策,增强扩大镇域经济、村集体经济,紧紧围绕“专用汽车及零部件生产重镇、生猪食品全产业链示范镇、农产品加工出口强镇、乡村文化旅游美镇”的目标定位,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是坚持建管并举,拓展城乡建设的承载空间。以镇村规划统筹为根本,持续推进“擦亮小城镇”建设和集镇综合整治。以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为主线,打造龙泉、均河口、高皇庙等美丽乡村样板村,建立长效管护机制,持续提升人居环境,打造全域美丽乡村。以“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为契机,引导群众共同参与城乡建设,把共同缔造和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三是坚持民生提档,凝聚社会保障的幸福能量。聚焦民生实事,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加快推进均洪公路和镇区人行道提档升级工程建设,积极争取资金修复水毁道路、桥梁、堰塘等,消除安全隐患。筑牢民生保障线,关注弱势群体,全力做好困难群众救济帮扶。提升民生获得感,完善新时代精神文明实践站所建设,充分发挥文化阵地作用,推动文化广场建设全覆盖,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随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