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村(社区、居委会)、镇直各单位: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批示精神,巩固提升我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成效,推动村庄清洁行动由战役性向经常性转变,常态化组织农民群众推进以“五清一改”(清理农村生活垃圾和杂物,清理村内沟塘,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清除村庄乱搭乱建,清除违章广告和破损、污损宣传标牌,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为重点的村庄清洁行动,突出清理死角盲区,由“清脏”向“治乱”拓展,由村庄面上清洁向屋内庭院、村庄周边拓展,引导农民群众逐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现就我镇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坚持多级联动,全面明确村庄清洁指挥长。按照“县级主导,乡镇主责,村级主体,村民主动”的原则,镇成立由党委书记邓小菲同志任指挥长,党委副书记、镇长杨海波同志任常务副指挥长,各包村联席会领导任副指挥长,包村行政干部、包村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村庄清洁行动领导小组。按照《随县人居环境整治考评细则》,建立村庄清洁行动考核评比机制,村庄清洁日当天,各包村联席会领导,包村行政干部、包村部门定点联系所包行政村(社区),会同村两委组织发动群众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村两委要切实履行好村庄清洁行动的主体责任,村支部书记要担任本村村庄清洁指挥长,建立和完善村庄清洁行动的领导机制,确保责任明确、推进有力,充分调动村民参与村庄清洁行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坚持因地制宜,全面设立村庄清洁日。各村(社区)要密切结合本地日常工作实际,结合爱国卫生运动进农村、支部主题党日、河湖长制周末大清河、党员干部下沉基层等工作,每月第一周周五固定为“村庄清洁日”,清洁日当天,坚持干部全员上阵、农民全体出动,驻村单位全体干部职工、包村行政干部、村“两委”干部、全体党员以及全体在村村民共同围绕“五清一改”内容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并形成制度化、常态化和长效化。
三、坚持建章立制,全面保障行动常态化开展。围绕行动成效,建立完善“双月一调度、季度一评比、半年一小结、年终一总评”的工作推进机制,把村庄清洁行动责任压紧压实,把村庄清洁抓在日常、严在经常。对村庄清洁行动措施有力、成效突出、群众满意的村(社区),定期进行通报表扬。同时,结合每年度美丽乡村建设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考评,对成效明显的村(社区)进行奖励激励。对成效较差的村(社区)通过通报、督办函的形式进行曝光。镇设立农村人居环境监督举报电话(0722-3563555),鼓励群众监督举报村庄环境卫生问题。村庄清洁行动开展情况纳入乡村振兴考核的重要内容。
四、坚持群众主体,全面发动农民群众参与。基层党员干部要亮身份、明责任、作表率,带头整治自家庭院卫生环境,带动群众自发清理房前屋后、庭院内外环境卫生。镇中心学校、妇联、团委等部门要常年开展“小手拉大手”和“最美庭院”评选、青少年志愿服务活动等,引导广大妇女、青少年、儿童全面参与村庄清洁行动。有条件的村(社区),可结合实际建立村庄清洁积分兑换机制,将农民群众参与行动次数、开展垃圾分类情况等作为积分依据,定期兑换生活用品,促进农民群众改变不良习惯,达成清洁共识,养成行动自觉。
五、坚持定期调度,全面掌握行动推进情况。为确保及时全面掌握各地村庄清洁行动常态化推进情况,镇城建办定期(每月第二个周三前)调度汇总村庄清洁行动推进情况、季度总结拉练评比情况,各村(社区)分别在6月10日、12月10日前,将辖区内村庄清洁行动半年、年度工作开展情况报送镇城建办。对村庄清洁行动中好的经验做法和成效进行总结,附带相关照片报送至镇城建办。加大宣传力度,及时总结宣传先进典型和经验作法,营造良好的常态化推进氛围。
附件:1.厉山镇“村庄清洁日”行动领导小组
2.随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考评细则
厉山镇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3月2日
附件1
厉山镇“村庄清洁日”行动领导小组
指 挥 长:邓小菲 党委书记
常务副指挥长:杨海波 党委副书记、镇长
副 指 挥 长:陈 艳 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
孙新成 党委副书记
杨仁富 人大专职主席
何 刚 党委委员、副镇长
李国富 党委委员、副镇长
林斌武 党委宣传委员
孙鸣皓 党委组织、统战委员
宫贵兵 党委委员、派出所所长
沈 良 主任科员
何 波 主任科员
各包村行政干部及包村部门负责人为成员,“村庄清洁日”行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叶鹏同志任办公室主任,金聪同志任办公室副主任,负责日常工作。
附件2
随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考核细则
考评 项目 | 考评内容 | 评分标准 | 得分 |
责任 落实 (5分) | 成立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领导小组,明确具体负责人员,有制度、有场所、有年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方案、有活动记录。 | 1分 | |
建立行政干部包村督办责任制,包保督办责任人,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有工作台账(记录)。 | 1分 | ||
组织落实开展村庄清洁行动三大战役(春季、夏季、秋冬季)。 | 3分,每少1次扣1分 | ||
宣传 发动 (5分) | 宣传发动全覆盖。除文盲、智力障碍人员外,知晓率100%。 | 3分,抽查10户,知晓度每少1户扣0.5分,不封顶 | |
村头路口要有固定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宣传标语或专栏;镇、村要有新媒体(微信、抖音、快手等)人居环境整治宣传内容。 | 1分 | ||
召开村民大会或户主会学习贯彻宣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厕所革命)的政策、措施、好处,指导农民开展生活垃圾分类。 | 1分 | ||
建设规划及组织执行 (5分) | 编制完成实用性村庄规划,实现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多规合一”,体现乡村特色和地域特色。 | 2分 | |
建立农村人居环境管护长效机制,要有管护制度、标准、队伍和经费保障,有管护工作台账。 | 3分 | ||
垃圾 处理(20分) | 建立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按照“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方式收运处理。 | 3分 | |
有稳定的保洁队伍,合理配置垃圾桶、垃圾箱和清运设备。 | 3分 | ||
村内生活垃圾及时清扫、收集,日产日清,村内无暴露和积存垃圾。 | 3分,每发现1处扣1分,不封顶 | ||
农作物秸秆利用率达到90%以上,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0%以上,农膜回收利用率达到80%以上。 | 3分,每项1分 | ||
村内敞口垃圾池取缔率达到100%。 | 3分,每发现1处扣1分,不封顶 | ||
公路、铁路沿线环境整治情况。无积存垃圾和垃圾死角,杂物和柴草堆放规范整齐;可视范围内破旧房屋、老旧建筑整修或拆除到位;广告牌匾规范,无乱贴乱画和低俗商业广告,无私自设置的户外广告;无影响安全运行的危树、死树和构筑物。 | 5分,每发现1处扣1分,不封顶 | ||
卫生 改厕 (10分) | 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 | 4分,每少1个百分点扣0.5分 | |
村内无露天粪坑和简易茅厕。 | 3分,每发现1处,扣1分,不封顶 | ||
村公厕设施齐全完好,室内干净卫生。 | 3分 | ||
污水 处理 (5分) | 通过分户式、联户式的办法,采用整体式粪池、三格式粪池等简易处理技术,就地生态治理;或在有条件和实际需要的地方,采用经济有效、简便易行、工艺可靠的有动力、无动力、微动力处理技术进行集中处理。 | 3分
| |
实现雨污分流,生活污水无直排现象。 | 2分,每发现1处扣1分,不封顶 | ||
村容村貌整治(10分) | 电力、通讯、有线电视线路架设安全规范,无违章交越和搭挂。 | 2分 | |
有序堆放杂物,实现村庄内无乱搭乱建、乱堆乱放。 | 4分 | ||
村内墙面、线路杆干净整洁,无破旧广告标语。 | 2分,1处扣0.5分,不封顶 | ||
对破坏墙面、毁坏绿地及时修缮,废旧房屋及时拆修,因地制宜绘制文化墙、补栽绿化。 | 2分 | ||
河沟渠塘疏浚清淤 (10分) | 整治疏浚河沟渠塘,实现水体清澈。 | 3分 | |
河沟渠塘内无积存垃圾、无白色污染、水面无明显漂浮物,无农村黑臭水体。 | 4分 | ||
建立农村小微水体管护、河(湖)长制等长效机制并严格落实。 | 3分 | ||
村庄 绿化 (5分) | 按照应绿尽绿的要求,开展村庄道路、水体沿岸、庭院和宜林荒山绿化,平原地区、丘陵地区、山区村庄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10%、25%和45%。 | 2分 | |
完成荒山绿化任务。 | 1分 | ||
古树名木管护责任人落实率达到100%,村庄建成区范围内道路、河渠绿化率达到90%。 | 1分 | ||
房前屋后因地制宜发展小果园、小花园、小菜园,实现庭院绿化美化。 | 1分 | ||
道路 畅通 (5分) | 通村、通湾道路采用水泥、沥青或砂石适度硬化。 | 2分 | |
村内道路通畅无严重破损,达到“四好”公路要求。 | 3分,每发现1处破损严重的扣1分,不封顶 | ||
集体经济发展 (10分)
| 积极发展村级集体产业。 | 2分 | |
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上。 | 5分 | ||
完成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任务。 | 3分 | ||
资金 使用 (5分) | 按照政策规定专款专用,使用规范,公开透明,严禁挤占挪用。 | 专款专用,使用规范得3分; 公开透明得2分 | |
群众 满意 (5分) | 随机调查10户群众,了解群众对人居环境整治情况的满意度。 | 5分,每1户不满意扣0.5分 | |
加分项 | 在省、市督查中为县争得荣誉的给予加分;被县级以上媒体给予经验报道的加分;整治工作成效明显,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进会(观摩会)在该镇召开的;市以上做典型经验推广的。 | 在省、市督查中为县争得荣誉的给予加1分;被县级以上媒体给予经验报道的加0.5分;整治工作成效明显,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进会(观摩会)在该村召开的加1分;市以上做典型经验推广的加2.5分。 | |
减分项 | 村内存在非正规垃圾堆放点的给予扣分;露天秸秆焚烧被书面通报的给予扣分;在人居环境治理工作中造成群众来信来访查实问题被通报约谈的。 | 村内存在非正规垃圾堆放点的1处扣1分;露天秸秆焚烧被书面通报的,1次扣1分;人居环境治理工作中造成群众来信来访查实问题被通报约谈的,1次扣1分。 |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随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