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顶风景名胜区农村“三清两建一提升”三年行动 工作方案
  • 来源:
  • 编辑:
  • 发布时间:2022-11-13
  • 【字体:    

为扩大农村改革成果,激发“三农”发展活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规范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根据县委办公室 县政府办公室关于《随县农村“三清两建一提升”三年行动工作方案》(随县办文20228号)的通知,景区党工委、管委会研究决定,在全景区村级组织范围内开展清理闲置资产、清理问题合同、清理债权债务,建乡村“人民公司”、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行动简称“三清两建一提升”行动,结合景区实际特制定如下三年行动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深化党建引领、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为契机,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基础上,全面深入开展村级组织“三清两建一提升”行动,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二、目标任务

2022年底,全景区集体资产资源盘活利用率达90%以上问题合同规范率达100%;5个村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全部要达到10万元以上村级债务在10-55万元以内的宗湾村、新城居委会、太白村,全部实现债务清零村级债务超过55万元的王店村、解河村,化债比例要达到80%以上各村(居)委会按照《公司法》要求,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为主体,发起组建具有法人治理结构的“乡村人民公司”,根据产业布局和发展实际,各村(居)委会重点培育1—2家社会化服务主体,全景区社会化服务覆盖率达100%围绕乡村振兴整体规划,每个村(居)委会重点打造1-2个美丽乡村精品湾。各村(居)委会选取试点,在村容保洁、垃圾治理等方面从人员配备、经费保障、制度建立上探索出管用、实用新模式。

2023年底,全景区集体资产资源盘活利用率达100%,村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超过10万元的村达到100%,年经营性收入超过50万元的村达到40%以上王店村、解河村级债务坚决清零,全景区累计化债比例达100%“乡村人民公司”进入稳步发展期,公司章程和财务管理进一步规范,股权设置进一步明晰,公司涌现一批经济效益明显、人民群众欢迎的好典型。农村人居环境提档升级,“清三边屋边、路边、水边,治三乱乱搭、乱堆、乱建,建三园花园、果园、菜园”成果进一步巩固,农村白色垃圾治理效果明显,村庄清洁行动常态化、制度化管护机制明显完善。

2024年底,全景区村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超过50万元的村达到100%,年经营性收入超过100万元的村达1个以上“乡村人民公司”成为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成效明显,60%的村达到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标准,80%的村达到美丽乡村整治村建设标准,在管理模式上,形成从政府主导变为干群“共同缔造”的“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新格局。

     三、主要内容

(一)清理闲置资产深入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回头看”,按照应收尽收、分类管理、依法处置的原则,严厉打击侵占村集体资产资源、损害村集体和村民利益行为,推动农村集体经济进入良性发展轨道。对村集体所有的资源性资产、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进行全面清查,重点清查未承包到户和合同已到期的资源性资产、集体统一经营的经营性资产以及现金、债权债务等,查实存量、价值和使用情况。分类、分宗件、片建立台账,依法依规处理好账目不清、核算不准、手续不全、侵占资产等遗留问题。

(二)清理问题合同景区管委会、村(居)委会成立问题合同审查专班,全面清理农村集体资产资源发包合同,按照“收集归档、审核条文、分类整理、实地查看、研判定性”等步骤,对合同的合法性、合理性、规范性进行审核。充分发挥法律专业人员和党员、群众代表作用,对审核出的程序违法、标的畸形、合同超期、改变用途、拒不执行、要件不全等问题合同,逐一按照“四议两公开”程序,采取规范、调整、变更、纠正或废止等形式予以处理。对问题合同涉及资产资源量大、群众意见大、社会影响大,景区管委会、村(居)委会难以解决的,交由县委、县政府组织相关部门予以处理。

清理债权债务全面开展债权债务分类清理工作,按照债权债务不同类型分层分类建立明细账册。持续推进村级债务化解“九步工作法”即:“宣传发动、全面清理、核对确认、公布锁定、议定办法、清收债权、偿还债务、账务处理、建章立制”,做实债权债务核对、规范清收、核销程序。各村(居)委会要把清收债权作为化债的重要举措。组织熟悉情况的村民代表、老党员、老干部成立清收专班。通过开展感恩教育、利用村民自治、发动党员干部带头、宣传还债典型等多种方式清收债权,确保完成全年化债工作目标。

    (四)建乡村“人民公司”,促集体经济发展坚持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乡村治理“三位一体”总原则,抓牢村集体经济发展这个“牛鼻子”,在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或经济合作社基础上,设立由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营的资产管理公司、农业发展公司等。创建具有市场经济属性和人民群众参与共享的“人民公司”模式。积极探索“人民公司”管理框架,明晰股权结构,规范运营方式和财务管理,严格风险把控。通过明确村集体经济组织市场主体地位,充分利用“三清”成果,采用“资源开发型”“资产盘活型”“产业带动型”“物业经营型”“生产服务型”“农旅融合型”等多种途径,完善“村集体+大户新型主体 +村干部+农户”股份合作利益联结机制,把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落到实处,全面助推村集体经济发展。

(五)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以破解小农户分散经营难题,引导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生产为重点,组建景区村主导型、服务主体专业型、各类主体兼业型等不同类型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着力解决农户分散田、集体机动田、统一流转田、撂荒闲置田等“四块田”“谁来种、如何种”的现实困境。充分发挥村集体经济组织联结农户的优势,在尊重农户自主经营地位的前提下,推广整村、整组、整湾农业生产全程托管社会化服务新模式。村级服务公司、农技、农机、供销、农民合作社等农业生产服务主体全程参与农技推广、代耕代种、统防统治、烘干收贮销售等服务环节,逐步解决小农户办不了、办不好、办了不划算的生产难题,建立“小农户、村集体、服务主体”三方共赢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新格局。

(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依托“一心一带五区”新城居委会游客集散服务中心,鄂北乡村风情旅游风光带,太白顶、田王寨、清水寺、熊潭沟、八访涧景区总体规划,发展乡村振兴战略,构建以新城居委会为中心,以五区为骨干,以328省道为构架,以重点村湾为基础的红、农、文、旅融合发展路径。开展农户改厕,积极推行节水型、少水型设施设备。规范设置农村垃圾分类收集设施,合理配置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容器,加强农村生活垃圾长效保洁机制建设,按照不低于农村户籍人口3‰的比例配齐保洁员。常态化推进村庄清洁行动,组织、动员农村居民扎实开展以“五清一改”和“清三边、治三乱、建三园”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清洁活动。持续推进“清廉村居”“文明村镇”“最美家庭”“美丽庭院”创建活动,树立乡村良好文明新风,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四、工作步骤

宣传发动多方调研和征求意见,制定太白顶景区“三清两建一提升”行动工作方案。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利用“村村响”广播、“两微一端”新媒体、纸质宣传单等形式向广大农民宣传,营造开展“三清两建一提升”行动的良好氛围。

组织学习景区管委会牵头,抽调各村(居)书记、财经委员等业务骨干,组织到县整镇推进试点的洪山镇、澴潭镇学习的工作方法。景区管委会成立“三清两建一提升”行动工作专班,实行脱产办公。明确景区、村两级干部包保推进。

全面推进本年度深入推进“三清两建一提升”行动,制定任务清单,明确各环节时间节点,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改进的具体措施,重大问题及时报景区工作专班研究、协调解决。同时,要及时总结工作中的好经验,形成典型案例,便于在景区乃至全县范围内进行推广,确保行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四)总结整理2022年12月,对景区2022年“三清两建一提升”行动进行全面总结。撰写工作总结报告,做好相关资料的归档管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切实监督好农村集体“三资”,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保障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建立乡村治理的长效机制。

(五)提质增效2022年工作基础上,用2年时间,形成一批规范性管理制度和成熟的运营管理模式,全面推进“三清两建一提升”工作在我景区“开花、结果”,通过三年专项行动,争创全县先进经验和典型。

五、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景区党工委、管委会成立太白顶景区“三清两建一提升”行动工作领导小组,景区党工委书记为第一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景区党政办,赵宝平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三清两建一提升”行动的统筹协调和督促指导。景区党工委、管委会是直接责任主体,要组建好工作专班,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要亲自挂帅、定期研究解决实际问题。村党组织是具体实施主体,要制定具体方案,认真推进落实。建立“县统筹、管委会主导、村实施”的推进机制。

(二)强化宣传培训。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标语、公开信和新媒体等形式,把“三清两建一提升”行动的意义、目的、内容、手段和要求宣传到位,讲清政策,夯实群众基础。各地要切实加强对党政领导、部门负责人、业务骨干等的政策和业务培训,确保政策执行不走样。

(三)调处矛盾纠纷。建立健全景区村调解、县级仲裁、司法保障”的多元纠纷调处机制,通过协商、调解等途径,稳妥化解“三清两建一提升”行动中出现的各类矛盾。充分发挥景区、村两级矛盾调解组织作用,在坚持法律政策的前提下,更多运用协商和调解手段,依法调处各种矛盾纠纷,营造和谐稳定的环境。加强景区农村经营管理体系建设,健全基层农村经营管理机构,提升农村经营管理队伍服务能力水平,确保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事有人做、责有人负”。

(四)严格督导考核。“三清两建一提升”行动纳入乡村基层治理和党组织建设重要内容,纳入驻村干部和村工作的考核内容,作为对各村乡村振兴工作考核的重要指标。建立工作台账和工作信息统计报告机制,全面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加强调查研究和工作指导,做好政策评估,及时破除体制机制障碍,适时开展检查督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