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太白顶景区工作质效,营造比拼赶超的良好工作氛围。近日,太白顶景区组织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外出交流学习活动,深入兄弟乡镇,学习党建引领、清洁家园、产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的先进经验。
学习之旅:实地取经,收获满满
此次学习活动的行程紧凑而充实。首站抵达柳林镇团结村,团结村按照“拆旧建新、物尽其用”的思路,将废弃砖瓦、旧轮胎转化为微景观,着力建设美丽乡村;随后前往大堰角村,大堰角村发动群众参与共建共管,引导群众形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自己的家园自己管”主人翁意识,使村庄环境实现“长治久洁”;紧接着到三里岗吉祥寺村和洪山镇温泉村,吉祥寺村依托香菇产业,打造“种植—加工—文旅”全链条,年产值突破5000万元;洪山镇温泉村坚持以兰为题、以兰为媒、以兰为业,打造集种植交易、生态康养、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兰花种植基地,成为中国惠兰名品之乡,同时参观温泉村政治生活馆,感受文化与产业的融合之美;最后前往草店镇金锣山村,通过盘活闲置资源,将一座废弃的老仓库改造为“金家沟客栈”,不仅以田园风光吸引游客,通过农耕体验、文旅研学等方式拉长产业链,探索出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一天的学习行程虽然忙碌,但大家都精神饱满,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
座谈交流:交流感悟,规划未来
为了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景区召开交流座谈会。10位村书记、2名部门负责人从感想认识、工作不足、未来发展分享交流了学习感悟。
太白村刘志明:我觉得三里岗镇吉祥寺村张书记讲的非常好,“只有村上产业做好了,村集体有了收入,老百姓提出的这儿修个堰,那儿修条路,这些要求就好解决了,解决好了他们的要求,村自然就发展起来了”。将太白顶景区李家沟新四军政治部旧址、土地岭、盛家寨农旅项目、猕猴桃基地等现有资源与防火通道串联起来,大力发展农文旅相结合的旅游“明星村”。
新城居委会房毅:对标对表,结合居委会实际情况,运用中、上棚湾的自然景观和文化特色,进一步完善美丽乡村的建设规划,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村容村貌,鼓励村民改造闲置房屋,发展特色农家乐、民宿,打造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乡村旅游产业链,将美丽环境转化为绿色经济。
晃山村韩兵:想做事就放心大胆地做,我们村要向三里岗镇吉祥寺村、草店镇金锣山村学习,充分发挥我们六万余亩山场的资源优势,围绕香菇做文章,建立年制棒100余万袋香菇制棒基地,实现“基地标准化、产业集聚化、产品特色化”的目标。同时,发展栽种吊瓜、框栽天麻产业,力争3年内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30万元。
财政所梅桂菊:一方面做好清廉型财政,树立廉洁务实形象;另一方面做好务实型财政,配合开展“清产核资”与农村集体“三资”信息化监管平台建设,推进“一卡通”和“三资”管理问题治理,落实强农惠农补贴政策,保障财政资金安全规范使用。
党工委书记朱晖指出:要以学促思,对标先进找差距。深挖本地红色文化资源,克服党员作用发挥不充分,党支部战斗堡垒不强的问题,进一步强化党建与产业、治理的深度融合;要以思促行,查摆问题补短板。思考怎样抓班子带队伍,借鉴团结村“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村民”的四级组织架构,引导村民参与村湾建设、村庄治理、产业发展,营造从“等人管”到“主动管”的良好氛围,激活红色动能。思考怎样抓产业促发展,因地制宜发展壮大猕猴桃、香菇、白酒等特色农产品,锻造经济筋骨。思考怎样优环境美家园。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形成长效管护机制,擦亮景区“生态底色”。要以行践诺,锚定目标抓落实。提高认识抓落实,全力以赴拼经济。找准思路抓落实,观念一变天地宽,观念不变原地转,思路要放的更宽、步子要迈的更大。强化措施抓落实,各村(居)委会要厘清思路,引贤纳士,招大引强,将资源优势转为经济胜势。
朱晖强调:各村(居)委会要认真学习借鉴先进经验,聚焦交流学习内容,打开解放思想的“总开关”。以“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年”为契机,坚持项目为王、产业为重、实干为要,在打造“桐柏山休闲度假区”、助力支点建设中贡献力量。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随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