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县镇综合文化站(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简介
  • 来源:
  • 编辑:
  • 发布时间:2022-11-25
  • 【字体:    

唐县镇文化站始建于1951年,位于唐县镇繁华的凤凰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唐县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于2019年11月启动新站建设。新站坐落于唐县镇便民中心旁,占地1000平方米,建设面积600平方米,总投资120万元,2020年6月底交付使用。站内设有图书室、阅览室、棋牌室、乒乓球室、文化信息共享室、老年青年活动室、教育培训室、体育健身室、多功能活动厅,“非遗”传承基地等。

近年来,唐县镇文化体育工作在困境中逆势奋进,取得了一系列骄人成绩:

一、文艺创作硕果累累,2012年炎帝文化庙会期间,我站选送的随县慢板《炎帝神农颂》被评为特等奖,戏曲《独人轿》《独角兽》《独轮车》被评为一等奖。2013年4月,作为代表随州参加的唯一一支演出团队,我站自创、自导、自演的节目《春天垄上行》在湖北卫视《垄上》栏目直播。2013年6月,作为癸巳年寻根节的重头戏,我站选送的节目《三独》被评为特等奖,慢板《洁美家园》被评为二等奖。2014年5月,我站选送的《独轮车》在炎帝文化庙会上获得一等奖。2015年12月央视《乡村大世界》-《走进随县》,开场舞节目《三独》由我站选送。2016年11月,我站自编、自导、自演的节目《豁三脱贫》获得参加全省“文化力量 民间精彩”演出,走进湖北大剧院,获得优秀奖。2017年2月参加全市春晚演出。2017年5月,反映我县当前脱贫领域的慢板《豁三娶媳妇》在2017年庙会上获得观众空前好评,并被评为特等奖!并被县纪委选调作为全市扶贫领域艺术作品参加演出。2019年,我镇把“非遗”《独轮车》和传统京剧融合在一起创作由我镇小学生参演的《说唱脸谱》在己亥年庙会上再获殊荣。2020年,由于疫情的影响,我镇利用网络平台选送的《随县慢板》、《独轮车》、民间高手、广场舞等节目参加全市《云上随州》“网上庙会”,获得了观众的点赞、好评。2021年,我镇的非遗“三独”代表随县到枝江、十堰各地展演,让我们的非遗文化走出了随县,9月份我镇被评为“2021-2023年度湖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我们一直致力于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创新,非遗文化“三独”走进了校园,使学生们更加真实的了解非遗、学习非遗、传承非遗,2022年由唐县镇第二小学的学生表演的《三独逛庙会》荣获“非遗少年说”比赛的金奖。唐县镇综合文化站为继承好、发扬好、传承好民间文化艺术“随州慢板”“随州三独”,积极发挥主力军作用,同年,我镇被评为“湖北省特色非遗村镇”。民间艺术登大雅之堂,我镇先后有两个民间艺术团“娇娇艺术团”、“喜之郎艺术团”获得“全国百佳艺术团”称号。 2022年我镇的“花儿舞蹈队”参加随县“喜迎二十大,舞动新随县”广场舞大赛荣获三等奖。

二、体育设施不断趋于完善,投资120万元的紫金文化广场已经投入使用。市、县、镇三级先后投资1200多万元,建成了23个村级体育活动场。投资120万元的新文化站建设已经启用。

三、全民健身运动如火如荼,随州“中汽杯”职业篮球赛、全县职工业余篮球邀请赛、 随县“骏峰杯”篮球赛、随县 “正大杯”篮球联赛分别在我镇桃园村、肖畈村举办,肖畈村篮球队两次蝉联“骏峰杯”篮球赛、随县 “正大杯”篮球联赛冠军。

四、广播电视“村村响”、“户户通”惠及全镇人民,从2015年开始,我镇开始建设农村广播电视“村村响”、“户户通”工程。截至目前,全镇23个村个自然湾都开通了“村村响”,党的各项惠民政策通过广播及时传入到千家万户。全镇23个村全部普及了卫星电视“户户通”,“无线数字塔”解决了我镇偏远地区群众看电视难的问题。

五、在每个村(居)委会成立了农家书屋,积极对外开放,引导农民群众读书、用书,使农家书屋真正发挥作用。

六、做好人才储备,厚植文化建设土壤,唐县镇不断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开展培训、交流、展览等学习教育形式,努力培养一批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民间文化队伍及乡土文化人才,精心打造一批老、中、青结构合理的民间特色团队和代表人物,充分发挥了他们在民间文化艺术活动中传、帮、带和示范作用。

乡村振兴蓝图已绘就,围绕文化振兴主旋律,唐县镇将继续奋力推动文化事业创新发展,展现本土文化的鲜活生命力,让文化艺术点亮全镇人民的美好生活。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