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镇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紧扣随县“打造华夏农耕文明传承发展先行区”目标定位,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统筹抓好我镇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坚持项目为王,经济基础不断夯实。招商引资成果斐然。坚持大抓招商,创新完善亲友、老乡、商会、行业协会等信息渠道,精心绘制招商地图,建立目标企业库、储备项目库,形成产业链招商引资目录。今年以来,新签约项目7个,续建项目6个,含亿元项目1个,招商成果丰厚。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持续巩固“五园一中心”建设成果,华亿光电新增光学镜片生产线4条,中天纺织新增帆布生产线3条,星环科技新建生产车间1栋,新增水晶饰品生产线2条;现代化香菇智能栽培示范基地竣工投产,汇满隆电商中心建成使用,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做优项目服务,积极协助鑫动机械、江山红康养、鼎扬矿业等7个招引企业办理征地、规划建设、项目备案等相关手续。实行领导班子成员联系企业制度,先后协调解决康泰粮棉工业园用电问题,汇满隆果蔬产业园融资困难、北园社区联通公司铁塔纠纷等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和民生诉求13件。
(二)坚持产业兴旺,乡村振兴阔步向前。粮食生产稳产保供。严守耕地红线,全年粮食生产面积稳定在19.29万亩,油料面积稳定在2.22万亩,水稻种植8.63万亩,小麦种植4.88万亩、玉米种植3万亩;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依托镇村两级乡村合作公司提供农村撂荒土地托管服务,高质量完成3338.74亩流出耕地种植任务。特色农业提质增效。围绕传统种植业、特色林果业、畜牧业抓提升,优化“一心两带五示范”产业布局,全镇水果种植面积达4万余亩,马铃薯面积达1.2万亩,油茶面积达5000亩,香菇年种植达60万棒;建成年出栏量5000头以上生猪养殖场5家,应用“124”标准化全自动蛋鸡养殖场3家,全镇特色农业布局全面优化。和美乡村宜居宜业。扎实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充分运用“积分评比+共同缔造”理念,激发群众参与热情,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今年来,共清理道路沿线、房前屋后垃圾1万余吨,投放垃圾箱130个,分类垃圾桶1600个,水沟清淤127公里,改厕87座,危房改造18户,新安装路灯720盏,修建避暑凉亭3个,打造“微”景点7个。
(三)坚持建管并重,集镇品质稳步提升。基础设施提质升级。完成全长28公里镇区污水接户主管网建设,镇区污水收集实现全覆盖;全力配合城乡供水一体化改造工程,市水务集团顺利收购鲁城河水厂,现铺设15公里供水管网,完成总工程量1/3;提档升级文峰东路、骕骦东路2条主干道;争取国债项目资金2870万元,建成紫金社区、文峰片区排涝通道;升级改造镇区垃圾转运站,新建生活垃圾分拣中心和有害垃圾暂存间,提升垃圾精细化管理水平。集镇管理成效显著。扎实推进镇容镇貌整治行动,联合县综合执法局开展街道经营秩序整治行动7次,清理规范凤凰路占道经营、乱摆乱放等行为;聚焦镇区道路交通盲点和管理难点,在主要路段安装交通信号灯1组、爆闪灯3组;开展“空中飞线”专项整治行动,拆除废旧吊线线缆,规整捆绑杂乱无章线缆。今年以来,共清理乱堆乱放40处、拆除遮阳棚40余个、去除牛皮癣广告牌200余条,整治废品收购站8处,集镇形象得到进一步提升。安全防线筑实筑牢。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提高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能力,先后组织灭火救援、防汛抗旱、森林防火、队伍集结等应急演练10余次;宣传发动和排查整治同步进行,围绕企业生产、道路交通、消防安全、项目建设、农村自建房、燃气、食品安全、校园安全、烟花爆竹等领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活动49次,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保障辖区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四)坚持人民至上,民生福祉不断增进。脱贫攻坚成果有效巩固。常态化落实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审定纳入符合条件防返贫监测对象7户22人;实施产业扶持项目4个55万元,上报雨露计划学生97人次,发放补助14.55万元。设置287个公益岗位,对脱贫户和监测户进行托底安置,有效拓宽增收途径。社会保障坚实有力。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完成各类技能培训267人次,认定就业困难人员享受社保补贴441人;精准及时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最低生活保障、农村特困供养、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临时救助等兜底保障政策,发放城乡低保等各类救助金1305.95万元,高龄津贴60.79万元,退役军人优待金499.2万元,民生保障持续改善。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中心卫生院新住院大楼实现整体搬迁,康养护理中心正式投入运营;持续深化殡葬改革,村级公益性公墓区覆盖全镇并顺利通过验收;成功举办迎新春·送文化下乡晚会、第二届全民健身千人万米长跑、“知音湖北 四季村晚”唐县镇专场演出等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唐县镇综合文化站获评“湖北省特级综合文化站”荣誉称号。
(五)坚持底线思维,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社会环境平安有序。全力做好节点稳控工作,加强重点人员管控,保障了全国两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国庆等重要节点社会面稳定。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筑牢反邪教防线,全力打好反诈“主动战”、禁毒“宣传战”、社会治安“守卫战”;推进重点区域视频监控入网工作,安装高空球机8个,治安监控(移动入网)338个,打通农村技防“最后一公里”。矛盾化解高质高效。严格落实领导接访、带案下访、包案化解制度,以综治中心、矛调中心、法律服务中心“三大中心”规范化建设、实战化运行为主线,建成以“老季调解室”、村级调解室、网格员为主的镇村组三级信访工作网格管理制度。全年接待并答复信访批次157次211人,排查化解矛盾纠纷327件,化解率达97.86%,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重点领域精准管控。加强辖区17名重点人员(群体)管控服务,逐一落实四级包保工作责任,压实吸附稳控责任,实行分类管理;扎实开展平安法治宣传行动,普及防火防盗、扫黑除恶、反电诈、反邪教、禁毒、非法集资等平安建设知识,增强干群法治意识;常态化开展宗教领域风险隐患排查,严密防范意识形态领域渗透破坏。
二、当前面临的问题
一是经济总量不够大。三产融合不够深,农业附加值低,工业产值增长乏力,缺乏新增较大项目。二是镇域环境亟需改善。镇区建成面积大,居民多,人口集中,基础设施不完善,导致管理跟不上,人居环境整治维护成本高。三是政府自身建设仍需加强。谋发展的思路、抓落实的干劲、破难题的能力仍需提升。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随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