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工作情况汇报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推动乡村生态振兴,推动乡村组织振兴,统筹兼顾,科学推进。乡村振兴,全局主动。玉皇庙村推进乡村振兴踏石留印、蹄疾步稳,不仅为农业农村发展不断积聚着动力、创造着活力,也为经济社会改革发展全局夯实了基础、增添了动能。
一、村基本情况
玉皇庙村位于随县万福店农场东北部,东与唐县镇鲁城村毗邻,西与黑龙口村接壤,南临316国道,北交三口堰村。村庄版图面积为12.23平方公里,有村民小组12个,自然湾39个,总人口3328人,建档立卡贫困户76户195人,耕地面积12328.8亩,林地面积824.25亩,桑园、果园面积353.25亩,其他农用地面积574.8亩。玉皇庙村属丘陵地区,土地肥沃,粮食产量高,交通十分便利,以水稻、小麦种植为主。
二、大力发展乡村振兴,培育壮大集体经济
1、产业振兴突出重点。时代要发展产业是基础,农村农业的生产方式、组织方式、管理方式正在发生质的嬗变。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开展土地整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具备经济基础和政策基础。通过土地承包到期后继续延长三十年的政策,促进规模化生产效率。我村遵循“抓重点带全局”的原则,重点为村脱贫致富注入活力,以150千伏光伏电站产业为基础,巩固稳定脱贫成效,依托268亩优质水果种植及1000余亩小麦繁种等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选择发展项目,培育出经济持续发展、经营特色鲜明、集体实力壮大、农民收入增加、公共服务能力增强的行政村。2、人才振兴创新增收。人才是国家振兴和社会发展的纽带,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乡村振兴,需要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现代农业,呼唤着乡村人才振兴,现代化农业、绿色农业、休闲农业、农村电商等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崛起。我村通过成立村级合作社,盘活有限的土地资源,为村级集体经济添砖加瓦,如我村的红兵家庭农场、酒高粱水果种植合作社、颖翼果业有限公司、光伏电站合作社等,农民通过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入股合作社;参与管理和务工来增加家庭经济收入;合作社与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签定用地协议,在农户与新型经营主体产生规模效益的同时,合作社也以赢利一定比例上交村集体,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多赢。3、文化振兴全民动员。文化是人的灵魂,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要体现浓郁的当代特色乡村文化把传统留住、把文化留住,适应时代的变化,构建具有饱满品位特征、具有生动气息的新乡土。还要体现浓郁的当代特色,提升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气象。我村制定了村规民约,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和文明宣讲队、文艺宣传队、志愿服务队等文化文艺群体,每年为村民组织文化、政策宣传20余次;志愿服务560余人次;文化及宣讲标语墙体绘画780余平方米。
4、生态振兴展示新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们生活生存的根本,坚持绿色发展,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落实生态发展理念,实施农业绿色发展理念。我村着力改善打造村庄整治及环境治理工作,突出建设美丽乡村。我村终遵循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协调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和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充分尊重田、塘、梗、丘、园、林、路等生态要素,打造山水与休闲宜居一体的生态网络;完善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结合农场城乡统筹发展规划,我村争取农场统筹资金和部门帮扶资金710余万元着力整治改善7个自然湾人居环境;争取资金580余万元建设村主干道路,改善村民出行环境。通过村庄绿化美化亮化、农村安全饮水、通村公路建设、农民安居工程、产业建设及村级服务功能建设等,村社基础条件和面貌得到了极大改善;恢复提升乡村风貌,构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
5、乡村振兴党旗领航。一个好的组织能起到带头作用,达到全面振兴的目的,乡村振兴离不开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群雁要靠头雁领,建立健全党支部、社会协同、公共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村党组织就是主心骨。我村始终把夯实基层治理基础作为固本之策,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健全和创新村民自治有效实现形式,完善农村法治服务体系,加强乡村道德建设,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加快建立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发挥自治“消化矛盾”、法治“定分止争”、德治“春风化雨”的作用,走乡村善治之路。
三、乡村振兴巩固稳定脱贫成果
2019年我村76户贫困户195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021年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摆在头等重要的位置来抓,推动脱贫攻坚政策举措和工作体系逐步向乡村振兴平稳过渡,用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守住脱贫攻坚胜利果实,确保不出现规模性返贫,确保乡村振兴有序推进。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脱贫攻坚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基础,乡村振兴是脱贫攻坚的巩固和深化,必须做好两者的有效衔接,把“三农”工作的重心转移到乡村全面振兴,采取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推进,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2021年十四五开局之年,我村结合农垦企业化改革,通过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美丽乡村建设等大力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借农场两田制改革的东风,我村通过土地确权,明确土地的责任权及经营权,集中经营田流转,充分发挥经营田的土地优势,引进先进的技术或吸引企业投资,计划流转种植300亩香稻、投资发展青储项目、沿2020年新拓宽道路5.3公里及中岗沿线,以现有的产业发展经济带巩固发展优质黄桃种植,盘活经营田经营方式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益;清理村内堰塘、水库、林地等村级资源,以延包或重新承包的方式管理村级资源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结合乡村振兴,争取项目资金、部门帮扶资金、财政奖补及自筹资金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提升治理水平、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随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