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既是我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又是加快经济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期。为科学制定我镇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实施规划,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实施规划。
一、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
镇域实力显著增强,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市全县平均水平。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以上;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以上。全面完成省、市、县下达的生态环保、安全生产等约束性指标。
二、镇域经济产业发展规划
石材产业走向规范。结合万和实际,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落实《万和镇石材产业规范发展实施意见》,规范土地征用市场,理顺企地关系,优化石材营商环境。持续开展矿山整治,继续督促矿山开采企业严格按照清理、整形、覆土、复绿的“四步八字”方针对矿山进行生态复绿、增绿、补绿,矿山复绿取得惊人成效,获得了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的认可,开辟了全国非煤矿山整治新模式,形成了随县经验,贡献了万和智慧。
项目建设态势强劲。总投资1.8亿元的随州市闽昌矿业石材固废循环利用一期项目、投资4500万元的镇区污水处理厂项目、投资980万元的264省道镇区段道路刷黑项目、投资145万元的走马岭兰花法治文化广场项目已基本完工;总投资6900余万元厥水河流域万和青苔段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计划投资3000万元的镇卫生院门诊综合大楼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的镇小整体搬迁项目、计划投资560万元的足球场项目已陆续启动。一大批民生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工程项目的建设,大大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夯实万和镇新能源生产基地底色,在完成华润迎风南、迎风北、朝阳、万和风电场的建设后,推进投资5亿元的华润龙泉风电场建设,目前万和已有风力发电机30余台;继续发力光伏新能源项目,引进投资3亿元的齐星集团随县沙岗50MWP(兆瓦)农光互补光伏电站项目,目前全镇光伏总装机容量200MWP(兆瓦)。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齐头并进,万和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中部新能源高地。
乡村产业格局更完善。立足区域独特资源优势,重点培育壮大猕猴桃、兰草、香稻种植“三条走廊”。牛程公路“猕猴桃走廊”发展迅猛,现猕猴桃种植面积达4000余亩,带动1000余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厉合公路“兰草走廊”初具规模,已成立兰草种植专业合作社7个,培植普通兰草50余万盆,精品兰草2万盆;东线十村“香稻走廊”稳步推进,已完成20亩香稻良种试种示范基地收割评测,明年将发展香稻产业5500亩,有力助推市委、市政府“两香一油”产业战略布局。同时,鼓励各村结合实际发展各类乡村产业,全镇种植香菇1200万袋,试种大球盖菇42亩,黄牛、稻虾、中药材、风景树、菜心、无土栽培等产业蓬勃发展。在发展乡村产业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电商先发优势,率先成立镇级电商服务中心,开展电商培训300余人,新增电商经营主体19家,农副产品销售量及附加值得到成倍的增加,电商产业已经成为万和经济发展新的风向标。
基础设施建设更完备。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补齐乡村发展短板。新建10千伏高压线路41.4公里,修复水毁道路35处,集镇道路刷黑7公里,建成漫水桥3座、通村公路23.5公里,完成农村公路安防工程50公里。建设标准化无公害垃圾焚烧站1处,解决了全镇垃圾无害化处理的问题。启动镇区污水处理厂和配套管网的工程建设,新建日处理1500吨的污水处理厂,配套污水管网16.5公里,接入支户管网1700余户,群众生活、出行更加便利。
三、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强化资源要素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农村工作相关站所统筹协调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实行镇村两级书记一起抓,党组织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切实把工作重点和主要精力放在抓乡村振兴战略落实上,当好乡村振兴“一线总指挥”。
2、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建立健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财政投入保障制度,公共财政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确保财政投入与乡村振兴任务相适应。严格落实上级涉农资金管理体制,做好资金整合使用项目规划,提高资金使用效能。推广一事一议、以奖代补等方式,鼓励农民对直接受益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工投劳,让农民更多参与建设管护。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和引领作用,吸引金融和社会资本更多地投向乡村振兴。
3、改进工作作风。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作,要坚持规划先行,由点到面、由低到高,有序推进。要主动作为,主动担当,依法作为,结合各自实际,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要坚持实事求是,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坚持内外兼修,面子新,里子也要新,坚决杜绝“形象工程”。要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凝聚群众支持参与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4、强化督查考核。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情况作为对各村(居)委会、部门年底考核的重要内容,制定综合评价考核办法,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各项工作任务落实情况,建立督查通报制度,主要领导将不定期现场调度进展情况,对责任落实不力、进度缓慢、成效不佳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约谈问责。各村(居)委会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统筹推进各项任务落实,努力打造一批示范工程和观摩现场,强化示范引领,确保工作实效。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随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