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和镇政府机关“五五”普法考试卷(一)
姓名 单位 职务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 )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
A、依法治国 B、党的领导 C、服务大局
2.我国宪法规定,行使宪法解释权的机关为(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
C、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
3.国家对水资源依法实行( )制度和有偿使用制度。但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使用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水塘、水库中的水的除外。
A.取水许可 B.节约用水 C.合理开发利用
4.行政机关对行政许可申请进行审查时,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当告知( )。
A、申请人 B、其他当事人 C、该利害关系人
5.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实施行政许可应当听证的事项,或者行政机关认为需要听证的其他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行政许可事项,行政机关应当( ),并举行听证。
A、组织专家论证 B、制定具体解决方案 C、向社会公告
6.下列行为人所谋取的利益,哪项不是行贿罪中的“不正当利益”?( )
A、甲向某国有公司负责人米某送2万元,希望能承包该公司正在发包的一项建筑工程。
B、乙向某高校正在招生的刘某送2万元,希望刘某在招生时对其已进入该高校投档线的女儿优先录取。
C、丙向某法院国家赔偿委员会委员高某送2万元,希望高某按照国家赔偿法的规定处理自己的赔偿申请。
7.国家工作人员甲某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某单位谋取利益。随后,该单位的经理送甲一张购物卡,并告知其购物卡的价值为2万元,使用限期为1个月。甲收下购物卡后忘记使用,导致购物卡过期作废,卡内的2万元被退回原单位。关于甲的行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甲的行为不构成受贿罪 B、甲的行为构成受贿罪(既遂)
C、甲的行为构成受贿罪(未遂)
8.公务员的级别根据所任职务及其德才表现、工作实绩和( )确定。
A、能力 B、水平 C资历
9.根据《行政处罚法》规定,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除( )以外的行政处罚。
A、限制人身自由、吊销企业营业执照
B、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
C、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
10.根据《行政处罚法》规定,违法行为在( )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A、一年内 B、二年内 C、三年内
11.根据《行政复议法》规定,行政机关做出的下列哪一类行政行为不属于行政复议的范围?( )
A、行政机关作出的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的行政处罚决定
B、行政机关作出的限制人身自由或者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等行政强制措施决定
C、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或其他人事处理决定
12.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 )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A、三个月 B、半年 C、一年
13.当事人签订买卖房屋或者其他不动产物权的协议,为保障将来实现物权,按照约定可以向登记机构申请( )。未经该登记的权利人同意,处分该不动产的,不发生物权效力。
A、变更登记 B、初始登记 C、预告登记
14.酒后驾车的标准是指驾驶员血液中酒精含量是( )。
A.每百毫升20毫克 B.每百毫升40毫克 C.每百毫升80毫克
15.下列与土地有关的表述,( )是错误的。
A、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B、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属于集体所有
C、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集体所有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10分)
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思想的统一体。( )
2.依法治国的核心是确立和实现以宪法和法律为治国的最具权威的标准。( )
3.县属国有林场,由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核发林木采伐许可证。( )
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和罢工的自由。( )
万和镇政府机关“五五”普法考试卷(二)
姓名 单位 职务
5.征收和征用在法律后果上是一样的。( )
6.公务员执行公务时,认为上级的决定或者命令有错误的,可以向上级提出改正或者撤销该决定或者命令的意见;上级不改变该决定或者命令,或者要求立即执行的,公务员应当执行该决定或者命令。( )
7.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对管辖范围内的环境状况进行调查和评价,拟订环境保护规划,经计划部门综合平衡后,报上级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
8. 驾驶汽车在高速公路上以每小时100公里的速度行驶时,至少应与前车保持100米的距离。( )
9.驾驶汽车时,途中看到前方有一位老人正在横过道路,应该连续鸣喇叭告知。( )
10.试用期内,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不需要理由。( )
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30分)
1. 年 月 日中共明溪县委、县政府批转《县委宣传部、县司法局关于全县法制宣传教育第五个五年规划》,从2006年到2010在全县公民中组织实施法制宣传教育第五个五年规划。
2.《信访条例》规定,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将信访人的检举、揭发材料及有关情况 或者转给被检举、揭发的人员或者单位。
3.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于2009年6月27日由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修订颁布,并于 年 月 日起实施。
4.根据《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办法》规定,专项工作报告由人民政府、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的 向常务委员会报告。
5.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是:合法行政、 、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
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房屋出租人将房屋出租给 的人居住的,或者不按规定登记承租人姓名、身份证件种类和号码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2010年修正)规定,乡、民族乡、镇的选举委员会的组成人员由 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命。
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规定,国家和社会对伤残军人、因公致残人员以及其他为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致残的人员实行 ,给予优待和抚恤。
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中小学校园周边不得设置 、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
1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妇女 、结婚、离婚、丧偶等为由,侵害妇女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中的各项权益。
11.机关、单位对国家秘密事项确定密级时,应当根据情况确定 。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 和就业工作目标,在财政预算中安排就业专项资金用于促进就业工作。
13.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对 项目进行交通影响评价,经评价不符合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的,应当进行调整。
14.村民委员会的设立、撤销、范围调整,由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提出,经 讨论同意后,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
15.《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参与食品安全事故调查的部门应当在 的统一组织协调下分工协作、相互配合,提高事故调查处理的工作效率。
四、问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2.新《统计法》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政府机构和有关部门及各单位负责人提出了哪“三个不得”规定?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随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