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 来源:
  • 编辑:
  • 发布时间:2025-03-24
  • 【字体:    

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是由政府主导、司法行政部门统筹提供的综合性法律服务,旨在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法律咨询与教育‌

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帮助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了解法律、维护自身权益,服务形式包括电话、网络、咨询窗口等。

开展法律知识普及教育和法治文化活动,提高全民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

2.法律援助‌

为经济困难和特殊案件当事人提供法律援助,包括法律咨询、代理诉讼、调解等服务,确保其依法维护合法权益。

3.法律顾问与代理‌

实施村(社区)法律顾问制度,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解答法律问题,并帮助解决征地拆迁、婚姻家庭等法律问题。

提供公益性法律顾问、辩护、代理、公证、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

4.纠纷排查与化解‌

通过人民调解活动预防和化解民间纠纷,构建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包括传统人民调解、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等。

5.法律文书制作与公证‌

提供法律文书制作服务,包括书写、打印、复印等,满足公民和组织的法律文书需求。

开展公证服务,包括巡回办证、网上办证等形式,深入基层提供公证咨询和业务办理。

6.特殊群体服务‌

将低收入群体、残疾人、农民工、老年人等特殊群体作为重点服务对象,放宽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标准,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

7.法治宣传与阵地建设‌

加强基层普法阵地建设,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开展法治宣传,引导群众自觉守法、遇事找法。

8.法律服务网络与资源整合‌

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整合法律服务资源,推进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等服务的均衡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