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山镇秸秆禁烧工作动态
  • 来源:
  • 编辑:
  • 发布时间:2023-09-08
  • 【字体:    

为进一步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推进秸秆综合利用,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吴山镇党委政府精心组织,扎实推动秸秆禁烧工作纵深开展。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一是构建体系。成立由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相关负责同志为副组长,部门和村负责人为成员的秸秆禁烧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一办三巡”,由农办牵头负责日常工作,成立三个巡逻专班负责唐王片、吴山片、三合片,不断加强督导和巡查力度,深入一线,靠前指挥指导各村秸秆禁烧工作开展。二是压实责任。严格落实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组包户包田块的三级包保体系,将秸秆禁烧责任落实到220名人员具体单位和责任人,形成“责任明确、上下联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三是召开会议。9月7日组织召开全镇2023年秋冬季秸秆禁烧工作安排部署会,党政主要领导亲自安排部署,按照市、县相关会议精神,要求各村各部门突出重点,严格措施,狠抓秸秆禁烧工作,大力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进一步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从根本上解决露天焚烧秸秆问题,提升空气质量。

(二)制定方案目标,明确责任主体。强化工作责任是做好秸秆禁烧工作的关键,全镇范围内持续保持秸秆禁烧高压态势,明确实施农作物秸秆全年全时段、全区域禁烧工作目标,制定《吴山镇2023年秸秆露天禁烧及综合利用工作考核办法》,不断完善对各村相关部门考核机制,通过查看资料、现场核查、日常巡查、上级反馈四个方面逐项考核评分,考核结果同年底村级奖励资金和部门“以钱养事”资金挂钩。镇政府与16个行政村签订《2023年吴山镇秸秆露天禁烧工作目 标 责任状》,对随意露天焚烧秸秆现象听之任之,造成露天焚烧火点数量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村书记予以工作约谈,对焚烧秸秆导致财产损失、引发安全事故、被省级以上通报等严重后果的,移交镇纪委依法依纪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及责任人责任,层层落实禁烧责任,确保禁烧成效。

(三)加大宣传力度,营造禁烧氛围。宣传舆论导向是做好秸秆禁烧工作的切点,全镇统一制定下发6000份《吴山镇人民政府关于2023年秋冬季秸秆禁烧公告》,要求各村在公示栏、每个村民小组张贴告知,同时利用村村响每日两个时段宣传播放。镇级配备秸秆禁烧专用宣传车辆,晴好天气在重点村组播放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相关政策及知识。充分利用微信工作群、“魅力吴山”微信公众平台等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目前累计16处LED屏滚动播放480次,悬挂宣传横幅80条,发放宣传手册2000余份,形成浓厚禁烧氛围,提高知晓率,切实增强广大农户“不能烧、不敢烧、不愿烧”的意识。

(四)开展全面巡逻,及时有效处置。一是建立巡逻制度。整合农口各部门、林业站、应急站多方力量,成立10人组成的镇级秸秆禁烧巡逻专班,建立了合力巡查,按照全天候、全时段、全范围“三全巡查”制度,深入各村督导工作开展情况,将督查情况记录在案,及时通报存在的问题,收集整理典型经验,作为年度兑现奖惩依据。二是补充巡逻力量。在开展日常秸秆禁烧巡查的同时,采用无人机进行辅助巡查,构筑“人防+技防”、“空中+地面”等秸秆禁烧“防火墙”,有效补齐传统地面巡查视野有限的短板,真正做到“天上无人机、地上巡查队”的全天候、立体式宣传和巡查。三是及时处理预警。重点针对2处蓝天卫士平台,镇级配备9人负责人日常接受预警信息,第一时间通报到村,村级配备16人分区域负责,确保30分钟内赶到现场核实,发现焚烧现象第一时间扑灭的,将秸秆焚烧消灭在萌芽阶。巡逻专班会同派出所对不听劝戒、一意孤行的农户,照相关法律法规给予了现场处罚,及时制止了秸秆焚烧行为的蔓延扩大。

(五)坚持疏堵结合,提升综合利用。一是推进灭茬行动。召集全镇97名农机手发放《随县吴山镇人民政府致全镇农机手和跨区作业农机手的一封信》,明确收割机下田作业兜茬不得超过15公分,集中连片田块村级安排专人“盯梢”,凡是违反规定农机手不再予以下田,同时鼓励28台收割机械配备秸秆粉碎设备,56台旋耕机配备秸秆打捆设备,防止出现因秸秆留茬过高不得不焚烧的现象。二是鼓励离田还田。推广秸秆粉碎还田,用传统的旋耕方式将秸秆打碎还田,使土壤有机质增加,肥力耐力强。积极引导12家规模养牛场做好秸秆的回收、青贮、饲草加工,以0.1元/斤价格可以回收6500吨玉米秸秆,解决周边农户3000亩玉米地秸秆出路。充分发挥联建村乡村合作公司示范带头作用,依托村级养牛基地项目,申报一处秸秆综合利用项目,以400元/吨价格上门回收稻草。下一步在现有秸秆综合利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扩大规模,建立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示范基地,逐步形成秸秆综合利用的市场机制。三是创新处置机制。强化村民自治行为,探索处置机制,村委会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建立行之有效的“禁烧保证金制度”,发现焚烧秸秆农户收取200元保证金,在下一季耕作前不再烧秸秆予以返还。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