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服务公开
新型村集体经济典型事迹 发布日期:2021-12-16 14:28 信息来源:蒯寨村 审核:系统管理员 字号:[ ]

蒯寨村位于新街镇西北部,东邻厉山富足村,西邻新街镇梓树湾村,北与尚市镇净明村毗邻,交通便利,版图面积7.8平方公里,其中山场面积2280亩,国家生态公益林170亩,水面面积800亩。

全村辖12个居民小组,18个自然湾,现有居民525户2194人,常住人口725人。近年来,我村村民积极探索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种养殖,收到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人均纯收入逐年提高。

蒯寨村地理位置偏辟,地下水源贫乏,基础设施条件一直处于落后状态,虽然干部干事热情高涨,村民发展意愿强烈,但由于缺乏资金,村集体经济一直没有起色。2015年,蒯寨村抓住精准扶贫政策市直部门包村契机,在市公安局包村领导的帮助和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通过对上政策支持,积极破解资金难题,实现了集体经济的大发展。

精准扶贫工作组进村后,同村干部一起梳理蒯寨村的优势和劣势,立足该村人均耕地多、山地面积大、基础设施差的现状,共谋通过争取扶贫资金来破解发展难题的思路。为此,村干部和包村干部从修路、土地整理、农田水利建设、办公条件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入手,策划包装了一系列项目,为对上争取项目扶贫资金做准备。
    村里实行了项目工作“一把手”负责制,把项目分解到人,实行考核奖惩制,与村干部工资挂钩。为了寻找资金门路,村干部联系包村部门,利用包村部门加强与主管部门的联系,同时充分发动村里的在外能人,动用一切人脉资源,全力以赴对上争取资金。

2015年至今,在扶贫工作队领导下,蒯寨村共争取到上级扶贫资金400余万元,彻底破解了资金难题。在资金的使用方面,主要用于基础设建设和改造,先后硬化水泥路面10公里,安装路灯 45 盏、修建桥梁两座、新打机井三眼,新建办公室,改造农网,改善了农田水利条件、办公条件、居民出行条件和居住条件。
   近年来,蒯寨村党建引领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力促乡村振兴、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党组织统筹支部领航产业主导群众参与,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截至去年12月,村集体经济累计达20余万元。

强化责任抓落实,建立“书记抓”责任机制。明确党组织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党组织书记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具体统筹、指导和督办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有关工作,建立“从严抓”考评机制,把村集体经济发展纳入村党员干部年度目标考核、党建述职评议、星级评定和评先选优的重要内容,并与村组干部绩效相挂钩。

建立“联评抓”推进机制。立足各组实际,党组织书记重点围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比武过招”,在讲评中”晒成绩、找差距、立标杆、表决心”。

支部领航,聚合力谋发展。2015、2016年在扶贫工作队的大力支持下新建三座50千瓦的光伏发电站,每年集体增收 15万元。2020年村投资80万入股随州市众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随县众慧种养殖专业合作社,预计村集体每年获利15万元。全村依照产权制度改革实现土地流转“以小拼大”1000多亩,形成了千亩花椒园基地和太空蒜基地,主要经营模式按照“大户﹢村委会﹢村干部﹢农户”的方式进行。

市包村单位出资50余万元负责种苗供应、打钻深井抗旱;县扶贫专项资金30万元负责土地翻耕;村集体通过土地及项目资金入股;村干部及村民通过现金入股,并提供鲜花椒作为资产入股;大户——众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提供田间管理、设备烘干、市场交易、产品回收、深加工和销售等一条龙服务。注册自有品牌,提升产品质量,赢得口碑,打造乡村名片。

村领导小组成员多次组织召开党员大会、群众代表会、致富能手座谈等,充分发挥驻村干部帮扶作用,让党员干部在观念引领、产业带动、技术推广等方面走在前、作表率,动员致富能手、种养大户、合作社带头人创办领办集体经济项目,组织群众抱团闯市场,解决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的事。村集体通过免费向贫困群众提供种苗、技术培训、销售渠道等措施,对产业进行培育,签订合作协议,在利益分配上让村集体与农户都能增收。

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提高了村集体服务能力和村“两委”班子向心力,促进了全村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全村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


村民意见箱
湖北政务服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