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街镇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及县委、县政府相关决策部署,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落地,实现乡村产业大发展、农民收入大提升、人居环境大改善的发展目标。现将我镇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镇情
新街镇版图面积148平方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位于随县中部,东与曾都交接,南与安居相连,西与环潭接壤,北与历山、尚市毗邻。下辖16个村(居)委会,24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5万,总耕地面积9.5万亩,林地面积4.9万亩,是名副其实的传统农业大镇、工业经济弱镇,财政实力穷镇。
二、工作推进情况
新街镇牢固树立上下“一盘棋”的发展思想,坚持谋划在先,部署在前,统筹兼顾,把握关键,以推动镇村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三清两建一提升”为核心驱动,立足实际构建出“示范引领先行,整体协调推动”的乡村振兴发展格局。
(一)清理盘活资源资产。抽调部门业务骨干进驻刘家岗村、墩子湾村,全程指导试点工作,巡回督导各村工作,以试点先行引领全镇“三清”工作全面铺开,唤醒农村沉睡资源。截至目前,新街镇共清理资产1125宗,金额9436万元,比清理前多272宗;资源共65732亩,比清理前增加4875亩(其中土地24611亩,比清理前增加4050亩;水面10005亩,比清理前增加825亩);全镇共清理集体资产资源承包租赁合同297份,其中问题合同48份,已处理到位27份,其余21份尚在处理中。截至2021年12月底,全镇16个村账面债权总数为3604.6371万元,债务总数为2241.408万元,到2022年8月底,已清收债权458.45万元,已化债422.23万元,全镇累计化债率为60.5%。自4月份以来,试点村墩子湾村通过清收债权、以清促减、农户互抵等方式,共化解债务29.7万元。
(二)办好乡村合作公司。一方面,坚持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横向到边,组建2个镇级农业社会化服务公司,拉动发展产业“壮体”。整合农技、农机、供销社等部门职能,挂牌成立随县新锐丰三农服务有限公司,向农户提供机耕、育秧、飞防、收割、烘干、销售等在内的13项社会化服务,牵头引领全镇社会化服务工作,逐步搭建起镇级农业服务公司吸纳整合服务主体、服务主体与村级合作为农户提供社会化服务的镇村两级社会化服务体系。目前在墩子湾村打造1000亩“示范田”以推动全镇农田高质量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辐射全镇约10万亩耕地。坚持“镇、村、企、农”四级联动,由村镇建设服务中心及胡堂村、墩子湾村、姚庙村三个村经济合作社,返乡青年王超出资组建随县田管家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向农户提供10余种农业社会化服务,同时,利用公司机械优势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将回收的秸秆进行饲料化利用,推动“生态包袱”向“绿色财富”转变。辐射全镇12.5万亩农田。另一方面,坚持建立合作公司纵向到底。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鼓励各村(居)因地制宜,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为主体,探索成立能够长期运行的有限责任公司,目前,全镇成立注册10个村级各具特色的乡村合作公司,如刘家岗村成立的随县惠利农作物种植有限公司,年可为集体收入30万。
(三)培育壮大特色产业。
一是夯实随州粮仓基石。立足于新街属于农业大镇的发展优势,坚持应种尽种,种满种足的发展思路,2家镇级农业社会化服务公司加大流转、托管、代管如因农户精力不足导致的抛荒田种植面积,积极组建产供销一体化的现代农业联合体,以高技术高标准补齐“小散乱”种植短板,打造新街大米品牌。截至目前,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6万亩,优质香稻种植面积达7万亩,产量4.5万吨。
二是擦拭艾草小镇品牌。依托“炎帝神农”品牌背书,弘扬新街艾草小镇。主动融入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格局,聚焦“神农故里,药养胜地”的品牌定位,积极推广“企业+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种植经营模式以扩大种植面积,在鼓励龙头企业在种植、初加工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艾草精深加工和成品研发生产,促进企业加速完成产销一体化。至今,我镇艾草种植面积近8000亩,产销一体化已建成。
三是打造优质林果源头。依托天然优势赋能,坚持做优水果产业。调优品种结构,积极发展泉水柑、苍山贡梨、房县大樱桃等优质品种,各类优质水果竞相争长,同时利用宣传“主阵地”,积极促进农旅融合,立足林果基地、太空莲基地等特色农产,大力开发周边游、采摘游、郊区游等旅游形式。目前我镇建成1.5亩林果基地,吸引周边数万人采摘郊游。
(四)组织发动能人回乡创业。完善创业政策,鼓励返乡农民工、合作组织带头人、大学生村官等群体自主创业,吸引在外企业家、高校毕业生等各类能人返乡回乡创业,引导更多农民群众创业致富。利用乡情亲情,招引本土青年人就地创新创业,号召本土外出人士退休后返乡发挥余热。
(五)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在村庄整治中推行“比武制”,每个月月底进行全镇拉练,现场观摩打分,并严格执行评分结果与资金项目挂钩,确保村庄整治始终抓在手,落实在行动上,体现在成效上;构建生活垃圾分类收运网络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两网融合”,在试点村庄建立“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四级联动生活垃圾处理体系,实行“二次四分法”,并由保洁员上门转运垃圾桶,有效杜绝垃圾长期堆积,推进垃圾减量化;通过树榜样、抓典型,大力开展入户群众会,结合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积极发动群众力量,号召“自扫门前雪”,将自己房前屋后扫干净、码整齐,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六)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逐步创新推广“微积分”制度,将乡风治理“软要求”转化为“硬指标”,不断激发群众参与村级活动的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和群众的凝聚力和团结力,提高基层群众获得感。建立健全一约四会制度,开展“乡村夜话”等新时代实践活动,基层党组织定期不定期与村民共谈心声,共献良策,共谈未来,共谋振兴,进一步推动村级事务透明化和公开化,增强群众信任感,逐步构建起“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三、在乡村振兴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乡村规划不全。大多乡村缺乏科学合理的布局设计,建筑物规划不健全,普遍杂乱无序且风格各异,缺乏统一整体性。违规建筑物依然存在,建筑群出现紧密、松散两极分化。
(二)产业特色不明显,品牌不优。全镇仍以种养殖业为传统主业,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尚未实现。缺乏支撑性主导产业。在“一村一品”的发展基础上,“一镇一业”的特色发展路径还不清晰,金字招牌还没打响,发展后劲存在不足。
(三)要素集聚能力不足。镇村公共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支持镇域经济发展配套如交通等要素还不够完善,农业基础设施不够发达,承托扩大经营规模,促进土地等要素集聚能力不足,对社会资本的吸引力还需提高。
(四)村级党组织战斗力亟待加强。村党组织的凝聚作用、号召作用、引领作用仍需加强,大部分村合作社规模较小,带动范围不够广,集体经济发展动力不足。
(五)发动组织群众任重道远。目前,我镇还未能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群众作用发挥不明显,“干部干、群众看”的现象尚未改变,村民自治组织规划本村发展、协调本村事务、管理本村村民能力仍需提升。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新街镇将深刻把握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内涵,持续巩固“三清两建一提升”的有效成果,深挖近郊优势资源潜力,引导村级产业做大做强,指导各村以乡村合作公司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一村一品”,实现人民群众共同富裕的新路子;进一步巩固提升环境综合整治成果,深入抓好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认真推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广泛开展庭院绿化美化,不断增强农村群众对美丽乡村建设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以“房前屋后七小事”为切入口,动员广大群众力量投入到“五共”乡村治理体系中来,真正让村级建设化为全民的自觉行动,让共同缔造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随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