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层信息公开平台 > 镇场信息公开 > 随县新街镇 > 政策 > 其他主动公开文件 > 公示公告
随县新街镇相关情况简介
  • 来源:
  • 编辑:
  • 发布时间:2025-07-23
  • 【字体:

新街镇,隶属于湖北省随州市随县,地处随县中部,毗邻市区、县城和炎帝故里景区,炎帝大道、随岳高速穿境而过,距离县城9公里,距离随州市区19公里。东与随州南郊街道交界,南与安居镇相连,西与环潭镇接壤,北与唐县镇、尚市镇、厉山镇毗邻,行政区域面积144.55平方千米,截至20257月,新街镇户籍人口41527人,户数14094户。

新街镇境域,原属安居区。1993年,更名为新街镇。 截至20257月,新街镇辖1个社区、15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新街居民委员会。

人口41527人(截至20257月户籍人口)

行政区划

截至20257月,新街镇辖新街1个居民委员会,水寨、苏湾、姜湾、王寺、红石桥、凤凰寨、刘家岗、姚庙、蒯寨、胡堂、河源店、墩子湾、梓树湾、金鸡山、联合15个村民委员会;镇人民政府驻新街居民委员会。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新街镇地处随县中部,东与随州南郊街道交界,南与安居镇相连,西与环潭镇接壤,北与唐县镇、尚市镇、厉山镇毗邻,距离县城9公里,距离随州市区19公里,行政区域面积144.55平方千米。

自然资源

2024年末,新街镇耕地面积12.66万亩;林地面积4.2万亩,其中山场面积3.44万亩;水面面积2.8万亩。

人口

截至20257月,新街镇辖区总人口41527人,户数14094户,其中城镇常住人口9170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5.85%。总人口中,男性21931人,占52.8%;女性19596人,占47.2%14岁以下4480人,占10.79%15-6428511人,占68.66%65岁以上8536人,占20.55%,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287.3人。

经济

综述

2024年末,新街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52.34万元,同比增长16.5%20257月,新街镇有工业企业111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43个。

农业

新街镇农业以种植业为主,2024年,夏播夏插面积9.5万亩,香稻面积突破3.3万亩,秋冬播面积6.8万亩,油料种植面积1.6万亩,粮食总产量超7万吨,林果种植面积1.5万亩,年产新鲜水果3万吨。

畜牧业以饲养生猪、家禽为主,2024年,生猪出栏8.96万头,活家禽出栏1315.11万只,禽蛋1.23万吨。

工业

2024年末,新街镇工业以皮革手套、农化、粮食加工为主,工业总产值3.35亿元,同比增长22.26%;出口总额203万美元。

商贸

截至20257月,新街镇经营主体2361户,其中个体户2011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20户,企业230户。限额以上商贸企业9家,限额以上大个体3家,2024年末,限额以上企业消费品零售额达4.13亿元,比同比增长14.8%。城乡集贸市场3个。

邮政

2024年,新街镇全年邮政业务总量收入743万元,其中纯收入236万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24年末,新街镇有幼儿园5所,在园幼儿600人,专任教师40人;小学3所,在校生1159人,专任教师101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556人,专任教师62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2977万元,比上年增长32%;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的79%,比上年增长4%

文体事业

2024年末,新街镇有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16个,各类文化专业户16户;各类图书室17个,藏书50余万册,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及文学业余创作人员达70人。

2024年末,新街镇有学校体育场4个,看台设座椅4000张。16个村(居)均安装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56%

医疗卫生

2024年末,新街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2病床105张,固定资产总值70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71名,其中执业医师21人,执业助理医师15人,注册护士21人,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近4万人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9%

社会保障

20257月,新街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9户,22人,月支出10661元,比上年增长1%,月人均484元,比上年增长2%;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575户,人数762人,支出35.7万元,比上年增长8%,月人均468元,比上年增长10%。福利院2家,床位160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118人。

邮政电信

2024年末,新街镇镇区邮政支局所1处,代投点17处,报纸、期刊累计期发行2.2万份(册)。电信企业1家,服务网点16个,移动电话用户2.2万户,宽带接入用户1.1万户,电视用户0.8万户。

基础设施

给排水2024年末,新街镇镇区有自来水公司1座,日供水能力2000立方米,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年供水105万立方米,用水人口2.9万余人;DN200毫米以上主管道1.2万米,镇区主要道路两侧铺设DN500毫米以上排水管道5500余米。

供电 2024年末,新街镇镇区拥有35千伏变电站1座,500千伏变电站1座,低压供电用户1.7万余户。

园林绿化 2024年末,新街镇镇区花坛45个,绿化面积2.2万平方米。

交通运输 

2024年末,日发客运汽车30班次,日均容量150—200人次。

地方特产

艾草  基本介绍

艾草又称艾蒿,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早在诗经时代,艾草已经是很重要的民生植物。艾草有浓烈芬香的气味,南方人端午节用来悬挂于大门上。还有一种气味比较温和,可以食用。此外,艾草还有药用价值,有抗菌、平喘、利胆、止血等功效。在医疗上,艾草可用于针灸术,即用针刺穴道后,拿艾草点燃熏蒸、烫穴道,从而发挥相应的作用。中国民间治疗风湿的拔火罐的方法,也是以艾草作为燃料为佳。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植株有浓烈香气。主根明显,略粗长,直径达1.5厘米,侧根多,常有横卧地下根状茎及营养枝。茎单生或少数,高80250厘米,有明显纵棱,褐色或灰黄褐色,基部稍木质化,上部萆质,并有少数短的分枝,枝长35厘米茎、枝均被灰色蛛丝状柔毛。

作用与功效

艾草叶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

门上插艾叶是中国端午节的一种风俗,寓意驱邪避灾,确保平安。

艾叶晒干捣绒,可制成艾条、艾柱,外灸能散寒止痛,温煦气血。煎汤外洗可治湿疮疥癣,祛湿止痒。

艾叶预防瘟疫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艾叶烟薰防疫法是一种简便易行的防疫法。

产业现状

新街镇艾草种植面积超1万亩,目前全镇有艾草加工龙头企业3家,产品主要有艾绒、艾条、艾柱、艾草颈椎枕、足浴包、艾草精油等10余类40余个品种,艾草种植、加工、销售初具规模,产供销的产业链初步形成。

产品商标

已于2022年注册“永之博艾”商标;2024年注册“新街艾”商标。

香稻  基本介绍

新街大米源自炎帝神农亲耕之地——湖北随县,选用拥有自繁育能力的常规稻品种,在新街镇独特的黄土岗地质种植,全生长期达150天,采用当季新鲜稻谷现碾鲜磨加工,米型细长饱满,全程无添加、非抛光、不打蜡,经过多重筛选,粒粒晶莹,煮后软韧不粘,米香浓郁,乃自食馈赠之佳品。

产业现状

依托三家粮食加工龙头企业,打造集流转种植、全程农业化服务、储藏收购、特色品牌、直销电商销售的粮食生产产业链,推出“新街大米”系列4个绿色产品。

产品商标

已于2018年注册“大随新街”商标。

林果  基本介绍

泉水柑是最易化渣的高糖杂柑,是近年来新培育的柑橘品种,富含维生素C,具有开胃理气、止渴润肺的功效,因味甜、水分充足而备受消费者青睐。

产业现状

近年来,新街镇河源店村、王寺村经多次外出实地考察后,选择发展种植泉水柑,采用“村集体村干部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建成全镇泉水柑400余亩、40000余棵,为村里近百名村民提供育苗、栽种、管护、采摘等工作。

产品商标

已于2024年注册“随藓益果”商标。

红色文化

河源店革命历史陈列馆  新街河源店村,是一片有着深厚红色文化底蕴的热土。它是随县较早开展革命活动的地区之一,也是金鸡山、老虎林抗战、河源店反袭击战斗的发生地;河源店党支部建立的交通站,曾是中共鄂豫边区党委地下交通的主要枢纽,为我党我军传递情报、筹集物资、护送党政干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具有非常宝贵的历史教育意义。

为充分发掘和利用红色旅游资源,让红色文化留下来、活起来、传下去,河源店村依托随县及河源店丰富的红色历史资源,结合文物及革命旧址,打造以红色文化为核心的综合性红色旅游景区。河源店革命历史纪念馆总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规划总投资300万元,开发有参观、教育等多种教育课程,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各类院校接受革命传统、爱国主义教育的理想场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