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管理科普小知识
  • 来源:
  • 编辑:
  • 发布时间:2024-08-23
  • 【字体:    

    一、什么是药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规定,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化学药和生物制品等。我国现行法规把药品分为三类:中药(包括饮片、中成药)、化学药品(过去称为“西药”)、生物制品(如疫苗、白蛋白、球蛋白等)。

    二、药品为什么要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为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根据药品的用途、安全性、剂型、规格、给药途径的不同,药品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处方药是必须凭医生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处方药的适应症大都是一些复杂而严重的疾病,患者难以自我判断、自我药疗。非处方药均来自处方药,它一般是经过长期应用、疗效肯定、服用方便、质量稳定、非医疗专业人员也能安全使用的药物。

非处方药根据安全性不同,又划分为甲类非处方药和乙类非处方药。甲类非处方药须在药店执业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乙类非处方药除可在药店出售外,还可在获得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超市、宾馆、百货等地点销售。

    三、药品开封后的使用期限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药品开封以后,由于储存条件改变,若放置时间过久,药品成分会发生变化,降低疗效,增加毒性,因此,如果药品开封,看有效期是不对的,对于已经开封使用的药品,是否可以继续使用,我们要看药品的使用期限。

下表列出一些常用剂型的药品使用期限,供大家参考。

    (1)一般瓶装药品→ 开封后,在规定的储存条件下,通常不超过6个月 。

(2)硝酸甘油→ ①开封后,在棕色瓶内,不超过20℃,密闭保存,使用期限3-6个月。②长期随身携带,因人体体温高,使用期限为1个月。 

(3)袋装颗粒剂 → 开袋后,1个月内用完,如果有吸潮、结块,不宜使用。 

(4)糖浆剂 → 瓶口及瓶盖未被污染的情况下,室内常温保存1个月左右。 

(5)口服溶液、混悬液、乳剂等 → 瓶口及瓶盖未被污染的情况下,室内常温存放2个月左右。 

(6)外用软膏剂 → 首次开封后室温最多保存2个月 。

(7)滴眼剂、眼用凝胶、眼膏、滴鼻剂 → 首次开封后使用时间不超过4周,除非另有说明。

四、怎么储存药品?

在了解药品有效期、使用期限这些问题后,再介绍一些药品储存注意事项,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保存药品。

(1)药品怕光照、潮湿、高温,一般在药品包装盒上和说明书中“贮藏”项有明确的该药品的储存条件。一旦开封后,最好能够放在干燥药箱内。禁止放在容易使药品变质的潮湿场所,如浴室、厨房、冰箱内(除非是说明书要求或药师强调需要冷藏的药品)等。

(2)药瓶内所附的棉球(纸团)和干燥剂在开封后应丢弃,否则它们会吸附水汽,成为药瓶内的细菌滋生地和污染源,直接影响药品质量。

(3)口服液体制剂,不能采取嘴对瓶口直饮的方式服药,这样会把口中的微生物带入瓶中,污染药物,且不能准确掌握剂量,影响疗效。正确的服用方法是:使用干净量杯(一般药品会附带量杯)量取药液后服用,量杯用后洗净、晾干备用。或者看瓶子上的刻度倒入容器中服用。

(4)非独立包装的药品,若不能在短时间内服完,请在包装上注明开封时间,以便下次服用时可清楚地知道药物是否超过使用期限。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