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农业农村厅印发《关于通报表扬2020年全省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单位的通知》,对全省17个村庄清洁行动开展有力、效果突出、农民群众满意的县(市、区)予以通报表扬,随县上榜,也是随州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县。
近年来,随县坚持把村庄清洁行动作为实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按照“五清一改”的整治要求,创新实施“三个三”工程举措,取得了“村庄美、百姓富、环境好、社会安”的良好成效,先后荣获“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全省文明城市”“省级园林县城”“省级绿满荆楚行动先进集体”“全国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创新“三三工程”。2019年,随县采取试点先行,整体推进的办法,摸索出以清“三边”(屋边、路边、水边)、治“三乱”(乱搭、乱堆、乱建)、建“三园”(果园、菜园、花园)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清洁行动。打造了“柏树湾模式”“凤凰山模式”“龙泉模式”等一批“随县样板”。2020年以来,在全域推进“三三工程”的基础上,坚持“四个结合”,奋力打造美丽乡村建设“三三工程”升级版,实现了“村村有亮点、塆塆有特色、户户有变化”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局面。
坚持“四级联动”。按照“县级主导,乡镇主责,村级主体,村民主动”的原则,全面明确村庄清洁行动中县、镇、村三级村庄清洁指挥长,制订方案,细化职责,做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落实驻村单位干部包点、乡镇领导包片、村支两委包村、湾组组长包户的责任机制,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将开展村庄清洁行动转化为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聚焦“五清一改”。结合爱国卫生运动进农村、建设健康随县、支部主题党日、河湖长制周末大清河、党员干部下沉基层等工作,开展以“五清一改”(清理农村生活垃圾和杂物,清理村内沟塘,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清除村庄乱搭乱建,清除违章广告和破损、污损宣传标牌,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为重点的村庄清洁行动,突出清理死角盲区,由“清脏”向“治乱”拓展,由村庄面上清洁向屋内庭院、村庄周边拓展,引导农民群众逐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健全“六大机制”。一是建立长效机制。建立完善“双月一调度、季度一评比、半年一小结、年终一总评”的工作推进机制,相继印发《关于建立“村庄清洁日”制度的通知》《关于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的通知》《随县“村庄清洁日”行动方案》等指导性文件,建立“村庄清洁日”制度。把村庄清洁行动中县、镇、村责任压紧压实,把村庄清洁抓在日常、严在经常。二是建立考核机制。将村庄清洁行动开展情况纳入乡村振兴考核范畴,组建督查暗访专班,常态化开展清洁行动明查暗访,发现问题及时通报、限期整改,建立问题清单,实行督办整改。三是建立激励机制。发挥党员示范户、村民代表示范户、村干部的带头引领作用。分别运用党员户、村民代表户、村干部户、享受优扶政策户挂牌带头示范的有效做法,为广大农民群众树立标杆。结合制定村规民约、创建最美庭院、五好文明家庭、平安家庭等有效载体,运用好“最美庭院、文明户、文明家庭”激励机制,全县给予近1000户在“村庄清洁行动”中最美庭院户进行授牌,让“村庄清洁日”行动在居民中间有看头、有比头、有劲头。四是建立管护机制。立足农村实际,着眼长远,探索农村生活垃圾收费制度,指导各地建立“财政出一点、村集体补一点、村民交一点、社会捐一点”的保洁员保障机制,深入推进“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垃圾治理体系,长效推进村庄保洁工作。五是建立奖惩机制。对村庄清洁行动措施有力、成效突出、群众满意的乡镇,定期进行通报表扬。安排一定专项资金用于设立半年拉练评比奖励资金,结合每年度全县美丽乡村建设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考评,对成效明显的镇、村进行奖励激励,对成效较差的镇、村通过通报、督办函的形式进行曝光。六是建立共建机制。营造全民参与共建共享氛围,通过政府网站公告、“村村响”广播、发放《致广大农民朋友的一封信》、横幅、微信公众号、新媒体等形式开展宣传动员工作,让乡贤、村民代表及村民们及时了解县、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政策和村庄清洁动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党员的先锋作用、村规的约束作用、乡贤的引导作用、广大群众的主体作用,营造共治、共建、共管、共享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氛围。县教育局、县妇联、县团委等部门组织开展了“小手拉大手”和青少年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学生影响家庭、辐射社会。(沈强、王定江、储亚帝)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随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