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部门动态
“老供销”焕发为农服务“新活力”
  • 来源:
  • 编辑:
  • 发布时间:2023-04-21
  • 【字体:    

“截至目前,已有近130吨碘盐、海藻盐、低钠盐等通过随县供销物流配送站点,送到厉山、尚市、高城、小林等8个乡镇村级服务站。”4月18日,随州惠丰物流配送中心副总经理向升兴奋地说道。

今年3月底,随县供销社与孝感广盐华源制盐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引入生活物资配送服务,精心定制了精制碘盐、海藻盐、低钠盐、深井盐、零添加盐等五个品牌系列,满足群众日常生活需求。

开展食盐配送和储备业务,是随县供销社进一步延伸服务范围、健全供销物流集采集配体系的一个缩影。

随县供销社抢抓被纳入湖北省“互联网+第四方物流”供销集采集配体系建设试点县及湖北省城乡供应链一体化平台建设试点县的有利时机,坚持统一布局、分步实施,不断整合县域内各类商业主体仓、货、车、线路、网点等各类资源,畅通“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通道。


“力争到2023 年底,完成县级第四方集采集配企业组建,建成县级第四方集采集配中心,完成50%乡镇及其30%行政村集采集配站点建设,并投入试组网、试运行。”随县供销社负责人李远志说。

目前,全县供销系统有供销超市、“三农”服务中心、庄稼医院、烟花爆竹配送站、医药经营部、村级供销社、村级综合服务社等经营服务网点1000余个,荣获2022年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县级供销社综合业绩考核第一名。

在做好集采集配体系建设的同时,各项综合改革也在同步发力。

摆盘、撒土、浇水、撒种、盖土……4月19日,在随县高城镇大桥村育秧基地,经过育秧机流水线作业,一个个秧盘快速制作完成。位于炎丰尚市农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覆膜育秧基地里,绿油油的秧苗长势喜人。

“从上周开始,各地供销社村级基层社已陆续开始育秧,目前全系统已储备各种化肥4万余吨、种子32万斤。”随县供销社工作人员刘学介绍,在全力做好农资保供稳价的同时,全系统各服务机构利用原有设施设备,建设育秧大棚和覆膜育秧基地125处,力争单茬育秧能力达15万亩以上。

供销社村级基层社直接面向农民,是为农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随县供销社加强系统内外资源整合,联合各地乡村合作公司,推广统一供种、育秧、机插、供肥、机防、收储“六统一”服务模式,从传统、单一的农资、日用品经营向规模化、现代化、可持续的社会化服务转变。

探索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与垃圾分类收运网络“两网融合”,也是随县供销社助力提升人居环境的重要抓手。

2021年,随县供销社主动“联姻”江苏阳光朗洁集团和湖北省再生资源集团,注册成立随县供销朗洁公司,搭建实施“两网融合”平台,并在安居镇开展试点工作。

如今,安居镇阳光堆肥房和再生资源分拣中心等基础服务设施已高标准建成并投入使用,可承载安居及周边新街、柳林等乡镇的垃圾分类量,形成“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闭环,实现了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有效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

“随县供销朗洁公司已承接了县城、新街镇、柳林镇的‘两网融合’工作。”李远志说,县城环卫于3月1日完成交接,设备、人员均配齐,县城街边已试行垃圾分类,新街镇、柳林镇也将按照试点经验开展垃圾分类和再生资源分拣。

干好老本行,走好新路子。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随县供销社以改革为发展“点火器”,加快县域流通体系建设,完善联农带农富农机制,持续拓展服务领域,使供销社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综合平台,让“老供销”焕发出勃勃生机。(随县融媒体中心 张小茜、随县供销社 刘学、吴文心)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