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随县要闻
今日,人民日报关注了随县辣椒种植!
  • 来源:
  • 编辑:
  • 发布时间:2023-06-07
  • 【字体: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树立大食物观,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植物动物微生物并举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从吃得饱到吃得健康丰盛,良种功不可没。如何加快培育多样化品种,满足不断升级的群众餐桌需求?

6月6日,人民日报刊发报道《加快培育多样化品种,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优良品种让群众餐桌更丰富》,对随县万和镇黄林树村探索栽种“鄂椒帅亮”辣椒给予了高度关注。

原文摘录:

一个好品种,可以撑起一个产业。起垄、覆膜、定苗……在湖北省随县万和镇黄林树村,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高升华博士和几名农技人员手把手指导村民移栽辣椒苗。条块分明的地膜上,嫩绿的辣椒苗茁壮挺拔。

“这个品种叫‘鄂椒帅亮’,是利用杂种优势、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与多基因聚合等技术,经过10年攻关选育而得。不仅辣味香浓、果色艳丽,而且抗性和丰产性都不错。”湖北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所长王飞介绍

“去年引进‘鄂椒帅亮’后,辣椒基地迎来大丰收,亩产值超过2.4万元。基地还吸纳了300多名农民务工,累计发放工资500余万元,既保证原料供应,又带动农民增收。”品源(随州)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辣椒种植基地负责人李泳江说,今年公司准备将辣椒新品种种植面积扩大到5000亩。

资讯多一点:

2月1日,县委书记陈良在2023年县委农村工作暨“三清两建一提升”工作推进会上指出:随县作为农业大县、全省粮食主产区,始终坚持把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作为头等大事,在稳住“粮袋子”、丰富“菜篮子”的同时,全力引育“良种子”,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

随县坚持一手抓生产、一手抓种业,积极引进优质水稻、油菜等新品种,扩大优质品种种植规模。围绕食用菌全产业链发展,不断加强香菇、羊肚菌等菌种研发和培育力度,擦亮“随州香菇”“随州香稻”“随县油菜”两香一油品牌。

万和镇辣椒种植并非第一次被上级媒体推送,4月21日学习强国湖北学习平台推送了《湖北随县万和镇:“订单”农业“绘”出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原文如下:

湖北随县万和镇:“订单”农业“绘”出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耕地、起垄、覆膜、定苗、灌溉……近日,万和镇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村民们忙碌的身影。一株株刚入土嫩绿的辣椒新苗在微风下轻轻摇曳,一行行条块分明的薄膜在田间蔚为壮观,勾勒出一幅美丽的农耕画卷。

“自从村里发展起了订单辣椒,平常一有时间就来基地里帮忙,离家很近,活儿也不累,每天能挣100多块钱。”在基地务工的黄林树村村民邱学文对这份家门口的工作很是满意。

黄林树村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立足土地资源优势,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带动剩余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创业。“我们村以乡村合作公司为依托,利用创新种植技术大面积种植线椒、虎杖、白蔹等高价值作物,有效激发了农业产业活力,实现村集体与农户双增收。”村党支部副书记邱南平信心满满地说道。

“公司已与当地乡村合作公司签订协议,以高于市场价进行收购,保守预计今年这批线椒可以为当地增收500余万元。”品源公司技术员李泳江介绍道。

今年以来,万和镇多方学习、积极探索发展“短、平、快”的新型高产农业,在各村党支部的共同努力下,黄林树、龙凤山、双湾等村流转土地500余亩建设线椒种植基地,并通过农科院育苗、品源公司送苗、合作公司派苗、农户种植采摘、品源公司统一回收的“订单”式种植模式,极大地降低了农业生产风险,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了鲜活动力。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