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1935年,《八一宣言》划破长空,抗日民主统一战线的号召如惊雷响彻华夏,全民抗战的浪潮奔涌激荡。无数随县儿女挺身而出,用生命与信仰谱写了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随县融媒体中心与随县老区建设促进会联合推出“抗战中的随县”系列故事,带您穿越时光长河,触摸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聆听随县大地深处永不熄灭的抗战回响。
(二)随县抗日游击战争的初步开展
1938年10月,日军占领武汉后,为巩固他们在华中的地位,即决定进击随(县)枣(阳),以打通进取襄阳、南阳、宜昌的通道。1939年6月1日,在完成部署后,日军即以三个师团、一个旅团的10万余众在华中派遣军直属第三飞行团的掩护下,东自应山、北由信阳、西从京(山)钟(祥),分三路向随枣地区发起全面进攻。第五战区的130万兵力则在西起襄河东岸、北到桐柏山北麓长约500华里的战线上展开狙击战,第一次随枣战役开始。
此次被日军称作的“襄东作战”,敌人企图以主力沿襄花公路西进作中央突破,意在一举攻占随县、枣阳,直取襄阳和樊城。因此,已先于4月30日拂晓,中路敌第三师团在第十一军司令官冈村宁次中将的亲自指挥下,在随中竹林塆、七姑店、滚山一线实行锥形突进,飞机、坦克、大炮及火焰喷射器、毒气弹等一齐轰击,一开始战况便十分激烈。五战区主力八十四军面对兵力和装备均居优势之敌,仍以常规武器作顽强抵抗,每自卫一阵地都坚持到无法立足时才转移。但由于敌军机械化部队的攻势强大,汤恩伯的三十一集团军又擅自撤出战斗,使五战区的军队处于十分不利的境地。
5日,塔儿湾阵地陷入敌手。8日,随县城沦陷,敌骑兵突入厉山镇。此后敌军加强两翼攻击,遂占领枣阳和桐柏两座县城。15日,经过几天的组织整顿后中国军队发起总攻,敌人开始撤退。16日,三十九军在随西茅茨畈围攻从枣阳南逃之敌,会战于鸡鸣寺、马鞍山一带。
敌以优势兵力猛攻三十四师主阵地马鞍山,在师长公秉藩的率领下,全师官兵英勇还击,其惨烈之状令人触目惊心。犹如时人所描绘的那样:“黄风起,天为之蔽。撼山震岳,敌气为摧。两军鏖战,肉搏五昼夜,斩敌殆二千,陈尸遍野。”五战区军队收复枣阳后乘胜追击,敌人固守随县城,两军相峙于随枣之间。第一次随枣会战结束。
次年的6月间,第二次随枣战役的战火燃起,日军再陷枣阳和襄樊。五战区经过一阶段的作战,又将两城收复。5月13日,敌第四十师团自枣阳撤出后,沿大洪山东麓南逃,在随县和京山交接处的六房嘴遭二十九集团军4个师的包围,经六昼夜的激战,敌军大部被歼,仅少数残敌突围逃脱。
两次随枣战役,日军死伤55000多人,大洪山和桐柏山仍在五战区军队的控制之下。战斗中,如张自忠等高级将领及数以万计的国民党爱国官兵,都壮烈地为国捐躯。
在两次随枣会战期间,随县的人民抗日武装还很弱小。但是,他们不畏强敌,闻枪炮声而动,或直接参加正面作战,或逼近日军据点予敌以袭击,或破坏敌人的交通运输线,或伏击溃逃之敌,或打击敌伪地方政权,有效地配合了五战区军队的正面战场作战。
(随枣会战金鸡山战斗战场遗址)
1939年6月,七七工作团和豫南挺进团在随北的小林店、朱店、岩子河等地的山区,袭扰从信阳出动向南阳进犯的日军,迟滞了敌人的行动。随县常备第五中队继攻打乔家寨、横山岭的土匪武装后,又围歼了安居镇李扁脑壳的维持会武装10多人。
6月,五中队处决了为虎作伥的澴潭维持会长杨筱泉,缴获了日军给他的委任状和太阳旗。同时,随枣支队挺进襄东配合三十三集团军作战,宋斌和高云晖率队在冬青坡、古洞沟、八丈庙等地袭击战中,击毙日军官兵30多人,缴获战马1匹。在癞肚山截击了敌人的运输队,缴获骡马10多匹、收发报机1部及其他军用物资。
6月5日,国民党八十四军一八九师准备从随县城南的望城岗向大洪山方向撤退,被日军咬住不放。随县抗日国术大队千余人,在总指挥冷光同、教师王川的指挥下,腰系黄带,手执大刀、长矛,分数路杀向望城岗一线敌群。一时刀光飞舞,杀声入云,大刀所指,敌人非死即伤,猝不及防的日军,受到国术队的突然冲杀,一时张皇失措,阵势大乱。国术队乘胜追杀,缴获歪把机枪两挺,步枪、冲锋枪多支。日军弄清是“中国神兵”后,又组织两次冲锋,都被国术大队杀退,望城岗阵地仍在国术大队手中。
下午,敌人组织更大规模的进攻,冷光同率众冲入敌群,在同敌人搏斗中不幸中弹倒地,教师王川率队撤出望城岗阵地。这次战斗,国术队以近攻战术使敌人的枪炮失去威力,共歼敌200多人,自己也有百余人伤亡,使一八九师得以安全转移。
面对日军的大举入侵和野蛮屠杀,随县人民忍无可忍,未经组织的群众也起来加入打击侵略者的行列。(随县融媒体中心、随县老区建设促进会)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随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