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迤逦,公路如带。走进随县均川镇,辽阔的麦田满眼苍翠,金黄的油菜花竞相绽放,宽阔平坦的乡间公路犹如一条条玉带在青山绿水间穿梭。
在冷水港村,一条被称之为“均洪线”的标准化农村公路已初具雏形,数台大型机械正在进行垫层夯实和沥青混凝土铺设,数十名工人奋战在项目一线,赶工期,保质量,稳步推进这一民生工程。
项目负责人凡从军介绍,“均洪线”于2022年11月开工,预计2023年6月底完工,计划用七个月时间,全面改善原有的交通状况,提升群众出行质量。
“均洪线”起于均川镇区,经胡家台村、柳树河村、曾家河村、迎水村、包家巷村,止于冷水港村,与三里岗镇接壤,全长17.4公里。该项目被列入随县“强县工程”清单,由随县交通运输局负责承建和日常管理,总投资3800万元。开年以来,随县均川镇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建设,打通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助力乡村经济驶入跨越发展“快车道”。
项目现场,筑路机在工人师傅的控制下缓缓向前,宽3.5米、厚20厘米的半幅路面一气呵成。“以前道路年久失修,破损严重,坑坑洼洼的地方很多,出行非常不便。现在好了,不用担心农产品卖不出去了。”在工地务工的村民张光军感慨道。
“修路架桥,造福百姓,必须无条件支持!”迎水村党支部书记张光东积极带头,拆除了自家三间老屋,将地基退后六米。许多村民也主动拆除占道建筑,自觉收窄菜园、场院,配合路基扩宽工程。
路通民心畅,道顺百业兴。冷水港村是远近闻名的“香菇村”,全村种植袋料香菇超100万棒,年产香菇70万公斤,产值500万元。“以后交通方便了,我们村的鲜香菇可以更快地送到酒店和超市,干花菇也能卖个更好的价钱。”该村资深菇农周俊兴奋地说。
包家巷村的灵芝基地正在为新一年的种植作准备,道路拓宽后,基地将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带动农户就业增收。曾家河村建有冬暖式大棚28个,年产青茄40万公斤。眼下正是青茄丰产季,便利的交通条件,将帮助该村更好地开拓市场。
银子坑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100亩八月瓜连续两年丰产,因为疫情影响,数万斤药材库存积压。“等‘均洪线’修通了,我们准备把八月瓜种植面积扩大到300亩,打造集观光、采摘和农事体验为一体的美丽乡村打卡地。”曾家河村党支部书记储建勋说。
从繁华集镇到偏远乡村,从干线公路到村组乡道,随县均川镇的农村公路建设正如火如荼,一条条崭新的康庄大道在人民群众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期盼中拓展延伸。“我们将按照‘四好公路’规范,严把施工质量、安全、廉洁三道关口,建设好、管理好、保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把‘均洪线’打造成高标准的民心路、致富路。”均川镇人大主席雷科友说。(包刚、汪文平)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随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