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镇场新闻
重塑纺织名镇品牌——随县厉山镇纺织行业应对危机探访
  • 来源:
  • 编辑:
  • 发布时间:2012-10-09
  • 【字体:    

张清  龚承斌

    原材料价格上涨、国内外棉价倒挂、人力成本不断攀升……多方面优势逐渐丧失,传统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纺织行业,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
    纺织服饰,是新随县建县以来重点培植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该县厉山镇现有大大小小纺织企业共20多家,数量和规模均居该县首位,是远近闻名的纺织大镇。其中,该镇生产的拳头产品7240帆布,占据全国该类产品市场话语权。
    机遇和挑战并存的环境下,如何迎难而上,破解困扰发展的各种难题,继续巩固“随州纺织名镇”这一地位,叫响纺织品牌,重塑纺织名镇风采。


    添设备 向规模要效益

    近日,记者走进随州市华瑞布业有限公司,各生产车间一片繁忙。“开年以来,我们又增加了20台织机。”该公司总经理肖韵芳介绍。
    华瑞布业有限公司组建成立于2007年,起步之初,只有48台织机,在厉山镇20多家纺织企业中,块头较小,并不太显眼。
    向规模要效益。2009年开始,该公司几乎每年都要增添一部分设备,扩大生产规模。其中2010年增加12台织机,2012年又增加20台,目前,共拥有80台织机,产能扩大了近一倍。该公司产品销往广东、江苏、浙江、四川多个省份,年产值成功突破2000万元,进入规模企业行列。
    “原材料价格、人工成本的攀升,部分出口企业转内销,极大地压缩了厉山纺织业的利润空间。我们的思路是薄利多销,通过扩大生产规模来增加总量,增加利润。”肖韵芳说。


    强技改 向效率要效益

    走进随州市帝威帆布厂,机声欢唱,工人繁忙;车间外,一溜摆放的20多台织机设备格外惹眼。
    “这是我们厂刚更换出来的旧式织机,还没来得及运走。”帝威帆布厂厂长周刚说。他介绍,今年来,受原材料和人力成本上涨的影响,纺织业市场行情一直不好。面对这种状况,帝威布厂趁机进行了技术、设备改造,从西安引进了17台使用比利时技术、效率更高的重磅箭杆织机。
    “同样的人力,更高的产出。新型织机速度快,一天可织400多米布,是原来的3倍,还可增加织造品种,满足不同客户的产品需求,设备维护成本也可大大降低。”周刚高兴地说。
    扩能增效,帝威帆布厂现发展到织机112台,员工200余人,年产值6000万元。除厉山镇老厂外,还在安居开办了分厂,通过转口贸易,产品出口到国外。周刚说,“目前设备正在测试,运行正常,明年就可以看到技术改造的成效了”。


    多举措 重塑名镇品牌

    “行业整体不景气,带来了一定冲击,全镇有一家纺织企业关门停产。但是,全镇大多数企业仍在通过扩大生产规模、推进技术改造、强化自身管理等方式,积极应对行业危机,努力走出发展的低谷。”厉山镇经济发展办主任阮光友说。
    新上设备、采用新技术、内部精细化管理,在厉山镇20多家纺织企业中,除华瑞、帝威等企业外,雄丰、九龙、华盛等大多数纺织企业,也纷纷通过各种途径,向规模要效益,向技术改造要效益,向精细化管理要效益。
    阮光友介绍,2011年,厉山镇20多家纺织企业中,8家规模以上纺织企业总产值超过8亿元;今年,该镇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又增加了3家,达到11家,预计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年产值将增加1.2亿元。
    “目前,厉山镇纺织企业发展相对比较分散,各自经营,抗御风险的能力比较低。应对产业危机,除企业自身努力外,还应通过建立行业协会、打造纺织工业园区等方面出发,加强行业指导,聚合园区平台,通过多方面共同努力,实现做大做强,重塑厉山纺织品牌。”阮光友建议。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