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笠
近年来,三里岗镇按照 “农村管理网络化、网络管理区域化、区域管理协理化”的工作思路,大力推行“三联十理”模式,有效破解了新形势下农村社会管理的难题,夯实了农村基层基础,增强了农村党建工作的实效。
推行“三联十理”模式的动因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社会管理中出现的四个方面问题引起了镇党委的高度重视。
一是干部少、管理难。税费改革前,全镇有36个行政村、288名村干部、494名组干部。合村并组后,核定为19个村、79名村干部,组干部全部取消,版图面积扩大与干部减少之间的矛盾,理顺、融合与村民不适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
二是事务多、服务难。随着国家各种强农惠农政策的出台,干部主要职能从管理转向服务,各项工作都需要村干部来落实,群众各种合理或不合理的诉求都要求村干部解决,人少事多,导致干部有怨气、群众有怨言。
三是矛盾多、调处难。社会转型,矛盾凸显,群众对干部化解矛盾纠纷的时效性、权威性提出更高要求,村干部疲于应付各种事务,稍有不慎,容易诱发群体性上访或越级上访事件。
四是阻力多、发展难。村“两委”面临开会难组织、矛盾难调和、服务难满意、经济难发展等诸多阻力,导致村干部抓发展心有余而力不足,集体经济发展缓慢。
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三里岗镇党委决定,今年开始,在全镇普遍推行“三联十理”模式,创新农村社会管理。
推行“三联十理”模式的做法
在具体实施中,三里岗镇党委注重规范“三联”模式的组织架构、赋予村务协理员“十理”职责、落实各项保障措施,确保村务协理员选得出、管得住、用得好。
规范“三联”组织架构。一是行政干部联村。就是每名党委班子成员带1名行政干部联系1个村,由党委班子成员或行政干部兼任所联系村的第一书记,负责指导村“两委”全面工作。全镇10名党委班子成员和26名行政干部分别联系了19个村,并兼任了19个村的第一书记。二是村干部联协理员。打破村民小组界限,随湾就片将村划分为12—32个片区,从每个片区的党员、村民代表、致富带头人和德高望重的村民中推选1-2名村务协理员,村干部按所包村组分片进行联系。全镇共划分380个片区,推选村务协理员 182名。三是协理员联农户。村务协理员以居住地为中心,按照所负责片区,联系10—25户农户。
赋予协理员“十理”职责。村务协理员按照“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帮助、自我发展”的原则,参加村干部会议,接受联片村干部领导,对联片农户负责,主要工作职责有10项。一是政策法规说理。向片区内农户传达国家强农惠农政策,负责组织片区内各项政策的落实。二是党务村务监理。监督村“两委”落实党务村务公开制度,负责片区内党员的党费收缴和会议精神的传达学习。三是村民服务代理。受理片区内村民申请村“两委”审批事项,负责申请的代办工作。四是矛盾纠纷处理。负责片区内村民之间的矛盾调解和纠纷调处工作,确保一般矛盾纠纷不出片,组织治安联防。五是村风村貌治理。经常召开片区农户议事恳谈会议,负责组织农户抓好片区内的环境整治。六是公益事业管理。负责片区内各项公益设施的管理和维护,防止人为破坏。七是计划生育协理。协助抓好片区内育龄妇女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确保“两率”达标。八是发展经济助理。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出谋划策,并负责做好迁湾腾地、退耕还林、土地平整等安抚工作。九是困难群众帮理。组织村民对因天灾人祸致贫致困农户的互帮互助活动,向上争取各类扶贫救助。十是区域民意受理。受理片区内居民对村“两委”和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建议,负责答复意见的转告和村民的安抚工作。
落实“三联十理”模式的相关保障。一是落实行政干部保障。以7000元为标准,核定每名行政干部联村绩效考核奖金,分解到12个月,月初总结上月工作,安排当月工作,党委班子成员和村支部书记参与打分,确定每月绩效,年终兑现奖金。二是落实村干部保障。按年工作报酬主职不低于12000元、副职不低于8000元标准,在省、市、县转移支付基础上,由镇、村两级统筹补足,并参照行政干部工资结构,对村干部工资实行调标晋档,调动积极性。三是落实村务协理员保障。镇党委给予村务协理员每人每月50元的交通补贴,村根据集体经济实力,给予村务协理员一定的误工补贴,保证一年不少于1000元的工作补贴。
推行“三联十理”模式的成效
通过推行“三联十理”模式,较好地推动了各项工作在基层的落实,拉近了干群间的距离,增强了群众工作的亲和力和感染力,提高了群众对干部的认同感和满意度。
一是掌握了社情民意,促进了为民办事。通过“三联”,促使干部定期开展走访活动,掌握村情民情、发展动态,解决困难救助、信访、矛盾纠纷等突出问题的思路更清晰,措施更有力。通过“十理”,使农村管理服务的“末端神经”反应更灵敏。今年以来,共化解矛盾纠纷706起,消除安全隐患81处,帮助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困难家庭解决实际问题245个。
二是整合了行政资源,提高了工作效率。“三联十理”模式通过适度扩大参与力量,整合行政资源。镇、村干部和村务协理员联合处理村务,必要时镇党委班子成员还可以协调镇直部门甚至县直部门的领导参加,使得许多棘手问题可以现场解决。今年7-8月份,全镇19个驻村工作组和182个村务协理员先后为11个村调处抗旱用水纠纷317起,有效地维护了农村社会的稳定。
三是改进了工作方式,促进了作风转变。农村税费改革后,镇、村干部缺少与群众打交道的途径和动力,在农村一线实践磨练的机会少了。推行“三联十理”模式并严格绩效考核,干部有了更明确的“责任田”,责任和利益“双轮驱动”,指导干部变“被动迎客”为“主动下沉”,拉近了干部群众之间的距离,提升了农村党组织的亲和力。
四是规范了村务管理,夯实了基层基础。村务协理员履行“十理”职责,既创新了农村民主管理的有效举措,又搭建了村级工作常态化的新平台;既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农村社会管理的难题,又开辟了农村干部培养的新途径;村务协理员既接受村“两委”领导,又代表区域内村民监督干部,构建了群众监督新机制。今年8月底,在三里岗镇各村党支部组织的整改提高民主测评中,群众满意率均超过了90.6%。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随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