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家园 艾 伟 徐婧兆
“杨秀梅,你叫上几户在家的邻居一起把你房子旁边的垃圾清理一下。”临近11月的一天,早上8点30分,随县三里岗吉祥寺村三组的谢传宝便邀村民“上工”了。
谢传宝,吉祥寺村的一位退下来的老支书。在他的身上还有一个职务——村务协理员,就是协助村干部管理村里的一些事务,化解群众邻里之间的矛盾,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百姓“干部”。在吉祥寺村,像谢传宝这样的百姓“干部”还有27名。
一天当3个小时的“干部”
说话间,谢传宝已经来到了杨秀梅的房屋旁边,三位村民正在拿着铁锹、锄头等清理垃圾、平整场子。
这里原是杨秀梅家搭建香菇大棚的地方,按照村里的统一规划,所有搭建在新村里的香菇大棚要拆掉,择址再建。拆棚子所落下的编织袋、薄膜等洒落一地。
“从10月10日开始,每天都叫上几位空闲的村民来打扫卫生,对村容村貌进行整理。”谢传宝一边说,一边自己拿着铁锹干了起来,平整出一块 “样板”给大家做示范。
“谢书记,我从随州搬回来半年,生活上你们照顾得很周到,现在就缺一点菜园子。”上午9时许,村民尤品枝找到谢传宝。
“下午,我们统一分菜园,3点钟你过来,我们给你划一点。”
新村建起来后,好多村民在自家的房前屋后开辟了菜园,破坏了村子的整体形象。谢传宝来到村民陈爱萍家,和她商量调地解决村民菜园子的问题。尔后,他又来到各家各户,劝说他们不要在房前屋后种菜,下午集中去分菜园。
下午3点,他带着村民,察看自己先选好的地。“这儿离你们家近,水源也方便,地块比较肥沃,很适合种菜。”他说。村民经过协商,同意租用这块地来做他们的菜园子。谢传宝拿来尺子、石灰,开始给村民划分菜园。
4点15分,谢传宝一天的“干部”工作做完了。他说,自从去年当上协理员以来,平均每天要花上3个小时来解决村民反映的问题。
一年调解群众纠纷9起
10点20分,谢传宝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拿出自己的工作本,记上杨秀梅等人的“工分”。
翻开他的工作本,10月11日,崔光新、代永保等人修路、打扫卫生一天;10月14日,许建军挖机一天,9小时40分……每一笔账、每一件事都记得清清楚楚。
谢传宝介绍,协理员要做政策法规说理,党务村务监理,便民服务代理,矛盾纠纷调理,村风村貌治理,公益事业管理,计划生育协理,发展经济助理,困难群众帮理,民意诉求受理十个方面的工作。其中,调解纠纷是他工作中的重头戏。
“一年来,我调解了9起群众纠纷。”谢传宝说。
村务协理员模式在吉祥寺村运行近一年时间,一大批困扰村务管理的问题迎刃而解。例如今年干旱,全村28名协理员投身一线,协调群众抗旱用水、处理各种涉水纠纷20多起,全村没有发生一起因水上访事件……
一张网织就和谐幸福
谢传宝管理的片区为17号,有26户常住居民,还有22户的“移民”(外迁户)。他所管辖片区的杨秀梅说,自从村里有了谢书记这样的协理员,村容整洁了,邻里之间的关系和睦了,生活也舒心了。
据了解,去年底,村两委换届时,人多干部少,服务半径大,村里存在事务多、管理难的难题。吉祥寺村新任村两委会班子在广泛听取党员和村民代表意见的基础上,受到社区管理网格化的启示,结合实际首创了选聘村务协理员模式。
该村打破原村民小组界线,将全村划分为28个片区,每个片区从片区内的党员、村民代表、致富带头人和德高望重的村民中,“海选”出1名村务协理员,协助村两委会开展村务管理和群众服务工作。村里每月给每名协理员50元交通话费补贴。
如今,在吉祥寺村,每位协理员把所在片区绘制成一张小网,28张小网织就了一张大网。“有了协理员以后,我村的矛盾下降了一半,做到了小事不出片区,大事不出村。”该村副书记胡正国介绍。
这一模式在全镇得到了推广。镇党委书记王笠介绍,全镇19个村共划分182个片区,共选聘村务协理员182人。
今年以来,全镇协理员共化解矛盾纠纷706起,消除安全隐患81处,帮助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困难家庭解决实际问题245个。8月底,在三里岗镇各村党支部组织的整改提高民主测评中,群众满意率均超过了90.6%。
正是这一张网,织就着百姓的和谐幸福生活……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随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