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镇场新闻
大农场 新庄园——走进随县万福店农场凤凰山村
  • 来源:
  • 编辑:
  • 发布时间:2012-12-12
  • 【字体:    

    随县万福店农场,是随县乃至随州唯一的农场,版图面积73平方公里,多为岗地,资源匮乏,农业为其主导产业。然而,就在这样一个“看似不起眼”地方,一个靓丽的新农村正跃然而出。
    随着惠农政策不断加大,新农村建设等项目的推进,一些古朴的村庄正重新焕发出活力。

    靓丽新村正在兴起

    旭日升起,冬日的浓雾渐渐散去。
    12月11日上午,一阵噼啪的爆竹声,打破了随县万福店农场凤凰山村原有的宁静。该村枯树湾新农村建设点,60岁的村民唐正财,在亲朋好友的簇拥下,高高兴兴地搬进了新居!
    别墅造型的两层小楼,房前屋后遍植林木,道路宽阔平整;屋内光洁的地板、门窗,映衬了老唐那“藏不住”的笑容。“正屋加后院一共220多平方米,只花了13.5万元。”老唐笑着说。
    老唐原本居住在距新居一公里远的周家湾,老房是三间砖瓦结构的平房。10多年来,在岁月的“洗礼”下,老唐的三间瓦房渐渐褪去“光彩”,成为了危房,他的生活也受到很大影响。
    迁湾腾地、危房改造,环境整治……2007年,凤凰山村一场轰轰烈烈的新农村建设热潮改变了老唐的生活。
    当年,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方针,凤凰山村以“五改四通”(改路、改水、改厨、改厕、改圈、通路、通水、通沼气、通信息)为切入点,整合新农村建设、农垦危房改造、迁湾腾地的资金,拉开了新农村建设的序幕。
    以该村原枯树湾小学新农村居民点建设为例:2007年,该村统筹安排,结合当地实际,聘请具备一定资质的建筑设计机构,对该居民点新农村建设进行规划设计,统一标准建设。
    “村里将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好,统一施工。建房前村民支付2万元定金,按照施工进度,逐步支付剩余建房资金,完工时支付90%建房款。”凤凰山村党支部书记潘祥树介绍。唐正财的新居只花了13.5万,不用操心买“地皮”、购材料,也不用操心请人刷墙、贴地板砖、安套装门,拿到钥匙后,根据自己的喜好稍微装修一下就能住进来。“新农村居民点集中建房比自建房划算得多,价格更便宜,水泥路、太阳能路灯到了家门口,方便得很。”凤凰山村共有756户村民,按照规划,该村将集中建设包括原枯树湾小学在内的三个新农村建设居民 点,每个居民点规划建设居住约220户村民,配套集中建设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太阳能照明等设施,引导村民树立生态文明新风尚,彻底改变过去脏乱差面貌。在当地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帮助下,目前,凤凰山村原枯树湾小学新农村居民点已新建房屋30栋,安装太阳能路灯15盏、垃圾箱2个,修建公厕两座、生活污水处理管道300余米,铺设彩石砖1000平方米,植树200余株,成为了随县新农村建设一大亮点。“新农村建设效果显著,彻底改变了农村脏乱差的面貌,下一期的居民点新房建设我要报个名。”看着唐正财一家“风风光光”搬进了新居,前来祝贺的村民唐宜坤羡慕不已。为了维护新农村居民点、移民新村居民点的环境卫生,凤凰山村还聘请了两名兼职“村庄保洁员”,由他们定期对居民点的垃圾进行清理,对居民点四周的绿化树木进行管护。
    潘祥树介绍,按照该村新农村建设规划,凤凰山村还将在新农村居民点规划建设文体广场、农家超市、村医务室等设施,努力改善农村落后面貌,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

    多方合力齐绘美景

    路难行、田难种、资源匮乏,这是凤凰山村曾经的面貌。
    路面宽阔、麦苗葱郁、沟渠成行,这是凤凰山村如今的新貌。
    由万福店农场镇区往凤凰山村村委会行驶,7米宽的通村公路两旁,两行嫩绿的绿化行道树散发出蓬勃生机;沟渠成行、线条一般“编织”着的农田,连接着通村公路的、一条条新修的、平整的机耕路向前方延伸;农田里,一望无际青葱葱的麦苗正拔节成长。
    凤凰山村没有林地水源资源,没有资源优势。
    凤凰山村基础好、干劲十足,这是潜力优势。
    针对当地特点,结合当前农业发展趋势,随县及万福店农场,将该村列为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示范点,以点带面,努力实现土地整理、增减挂钩和新农村建设三个全覆盖。
    “万福店农场是全市唯一农场,整体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示范项目,有利于发挥农场的品牌和体制优势,发挥万福店农场国有土地集中调配优势,顺应农场农户改善居住生产条件的意愿,从战略高度优化资源配置,发挥土地效益最大化。”万福店农场党委书记杨涛表示。
    清理沟渠、硬化堰塘、修机耕路……市县国土部门整合资源和力量,紧锣密鼓推进凤凰山村土地整理项目。2010年、2012年两次土地整理项目,凤凰山村共整理土地1.2万亩。
    土地难耕种、机械进不去、效益低能化的局面得到了改善,土地规模效益开始显现。
    今年,湖北金银丰食品有限公司在凤凰山村流转土地2000余亩,规模化种植冬小麦,该公司与农户签订土地流转合同,租用农户农地,每亩每年支付租金500元。“我们看中的是这里土地整理后的便利条件,土地整理后更适合大规模机械化作业。”该公司负责人说。
    村民唐宜坤,将自家6亩农田流转给金银丰公司下属的金土地小麦种植专业合作社,每年收取3000元的租金,自己放心在外打工挣钱。“算一算账,还是土地流转划算。”唐宜坤说。
    众人拾柴火焰高。万福店农场、凤凰山村还积极 “借助”各职能部门力量,将各类资金打捆使用,让新农村建设、土地整治、环境治理发挥最大效益,产生 “裂变”。
    随县林业局,将该村作为推进农村生态建设的重点支持对象,整合项目资金,无偿提供3000多株苗木,用于通村公路、新农村建设居民点绿化;随县环保局,积极向上申请,帮助该村争取一辆垃圾清运车,提供5个移动式垃圾箱,建设填埋式垃圾场,解决农村垃圾处理一大难题;随县国土、水利、交通部门和驻村“三万”工作队,多方筹措,积极争取资金、物力支持,累计帮助该村整修硬化堰塘60余口,修建通村公路17公里……
    “村庄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强化,一方面改善了群众的生活条件,另一方面也改善了群众的生产条件。”潘祥树说。
    田成方、渠成网、路相通、旱能浇、涝能排。凤凰山村农村田园新景观跃然画上!

    洁美乡村任重道远

    “凤凰山变亮了!”“凤凰山变美了!”……今年10月11日,全市秋播生产暨乡镇发展推进现场会在凤凰山村召开,焕然一新的村庄面貌,引得前来观摩、学习的代表们交口称赞。
    “凤凰山村新农村建设、村庄环境发生的巨大变化,是万福店农场的一个缩影。它对整个农场各村的新农村建设、村庄环境整治、生态文明建设起着典型引路的作用。”杨涛表示。
    凤凰山村的环境卫生、村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基础农田水利、农户居住环境等硬件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但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一些乱搭乱改、随意抛洒垃圾的陋习仍然存在。
    在该村周家湾、南水北调移民点,记者看到,仍有村民随意堆放柴垛、倾倒垃圾的现象。
    杨涛表示,文明生态乡镇建设,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群众是洁美乡镇、洁美乡村的主体。最重要的就是要帮助群众转变思想,树立 “环境卫生人人参与、人人有责、人人共享”的新观念,通过宣传、教育、引导,消除、转变农村群众传统生活中根深蒂固的观念。
    “另一方面,还应通过“文明村”、“文明户”等评比表彰活动,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杨涛介绍,最近两年,对于迁湾腾地、危房改造的农户,当地都会给予1万余元的资金奖励。
    “典型示范作用也很重要。村庄整治和各项工作一样,需要通过典型带路来引导、建立一种新的生产、生活观念,摒弃那些不适应社会生活、生产发展的观念和陋习。”杨涛表示。
    凤凰山村村庄面貌发生的巨大变化,深深触动了万福店农场其余5个村,他们纷纷前来找差距、学观念。该农场黑龙口、魏家岗等村,因地制宜,纷纷开展洁美乡村活动,开展新农村居民点建设、村庄环境整治。
    杨涛介绍,2012年,万福店农场仅迁湾腾地就完成了300余户。集中建设新农村居民点,不仅改善了农户的生活居住条件,还有效地整合了土地资源,方便向上争取资金和项目,集中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发挥资金和项目的最大效益。
    “‘万名干部进万村洁万家’活动拉开了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序幕。我们对照省、市、县三级活动方案,结合万福店农场实际,逐条逐项制定了细致可行的实施方案,整合资源和力量,扎实开展 ‘洁美乡村’活动,确保环境整治落到实处,建立长效机制。”杨涛表示。


(张清  李华琴 胡鹏)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