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随县尚市镇“名誉村主任”二三事
陈福斌 刘倩倩
“村里的事就是我的事”
市政公司副总经理夏爱国自接到群祥村名誉主任的聘书后,一心想着村里发展,他把村里的事当作自己份内的事,经常回家乡走走看看,为村里的事出谋划策。
“你们是编内干部,我是编外干部,但请你们放心,村里的事就是我的事,我会尽全力支持。”夏爱国常对村干部说道。在了解村里年度发展规划后,夏爱国也制定了自己作为名誉主任的三年任期规划。
1、2组的灌溉条件较差,虽有几口塘堰,但由于年久失修,蓄水能力弱。村干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今年清明回乡祭祖的夏爱国听说此事后到处化缘,筹集了6万元送到村里,整修了3口塘堰,增加蓄水量2万多方,保证了大旱之年200多亩中稻丰收。
村里需要用钱的地方还有很多,夏爱国深知光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还不够,他想着利用自己的社会关系,向企业老板们化缘,至今,已为群祥村筹集资金10多万元,为村级发展注入了活力。
村书记张中强感慨地说:“夏总担任我们村的名誉主任不到一年的时间,可为村里的事却操了不少的心,尽了不少的力。”如今,在夏爱国的带动下,村里越来越多的在外能人回乡出谋献策,帮助群祥村5个自然组全部修通了水泥路,100多口堰塘有一半进行了整修,有的还进行硬化,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使全村70%的人受益。
“只要村里需要,我义不容辞”
李小灿是尚市镇净明铺村人,2006年大学毕业后,从事建材建筑行业,在2008年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当事业小有成就后,他不忘家乡父老,时刻想着为村里做点什么。这几年,他每年都要拿出一些钱和物品去慰问村里的孤寡老人和困难户。自2009年开始,他每年资助本村四组贫困学生李迎春5000元,使其顺利完成高中学业直到大学,至今仍未中断;看望身患白血病的贫困教师,他当场捐助5000元;为了本村学生能够有比自己当年更好的学习环境,他为学校捐赠了图书阅览室。
今年,当他接到村里给他的名誉村主任的聘书后,他感到肩上的责任更重了,他说:“现在我不光考虑哪家有困难,哪家需要帮助,更应该关注全村的经济发展,只要村里需要,我义不容辞。”
听说村里为了完善村民活动阵地,新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李小灿捐款2万元,并出资完成新农村居民点场地硬化、绿化工程共计2186平方米。大旱之年,净明铺村灾情较重,李小灿主动出资发动群众挖井3口、修建堰塘2口,确保农户70%的中稻得到有效灌溉,使村民的损失降到最低。
村里那些看着李小灿长大的长辈们都说:小灿这么年轻,自己创业也不容易,但他致富不忘乡亲,确实难得!
“要想富,先修路”
周四新,一个朴实的农家汉子,自2000年出外创业,在新疆开办了自己的建材公司,远在千里之外,仍心系家乡发展。
自接到苏家村名誉主任的聘书后,他想着自己出外创业多年,积累了一定的财富和人脉资源,但是光靠自己每年捐点钱,并不能从根本上为家乡带来什么变化。人们常说,要想富,先修路,苏家地处尚市镇东南边陲,部分组湾的路至今没有硬化,村民日常出行很不方便。
周四新把给村里修路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多次从新疆回到家乡,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经多方奔走,为村里争取了10公里的通组公路和整修2口塘堰的项目计划,总投资近200万元,自己也为修路捐款2万元。
在尚市镇,像这样的名誉村主任还有很多,他们利用春节、国庆长假、清明节等重大节假日,回乡谏真言、出良策,切切实实的为村级发展壮腰。截至目前,该镇20个名誉村主任共为尚市镇村级发展捐资50多万元,投资300多万元,争取项目资金6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