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镇场新闻
随县安居镇:蔬菜小镇的“共富金钥”
  • 来源:
  • 编辑:
  • 发布时间:2022-11-14
  • 【字体:    

你有产业我有土地,他有技术我有公司,一个小小产业园,通过“产业共建、园区共治、成果共享”的生动实践,打破村庄界限、行业壁垒,有效实现了村集体经济、新型经营主体、村民“三增收”。

近日,位于湖北随县安居镇车岗村二组的现代蔬菜产业园里一片忙碌,一期36个冬暖式蔬菜大棚的茄子迎来丰收,陆续采摘上市。

“8月底下苗,能从10月底一直采收到明年6月。”车岗村会计李勇兴奋地说,之前村里以小麦水稻种植为主,如今在产业园认领了10个大棚,种植青茄苗19800棵,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带来收入35万余元。

镇主导、村共建、多主体参与,是产业园的一大特色。为打破就村抓村的惯性思维,解决人才短缺、资源分布不均、产业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车岗村和邻近的王家沙湾村、黄家寨村、皂角树村以“共同缔造”活动为抓手,分别注册了乡村合作公司,并与2名种粮大户、1名技术人员,以土地、技术、资金入股等方式,联合成立随州福农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开启了抱团发展蔬菜产业的致富道路。

“大棚数量根据各股东出资比例进行分配,收益按照认领大棚的产量核算,公用部分开支由股东分摊。”负责现场生产管理、施工协调的车岗村党支部书记张生波说,各自的大棚各自管,但是统一采购生产资料、统一农产品销售,统一生产技术服务,统一财务管理,统一工人工资标准,统一品牌运营。分散又集中的方式,既带动了大家参与生产的积极性,又能捆绑成团、各取所长,一起创品牌、闯市场,可谓一举多得。

股东之一的贺新富,是安居镇第一代青茄种植的引路人,常在外担任技术指导,如今回到家乡,认领了3个大棚,并为公司提供技术服务。“一个大棚如果每个平方产量能达到30斤,工资收入1000元,若能超过35斤,就能收入1500元。”贺新富说,公司实行绩效考核,技术服务越好,产量越高,收入也就更多,劲头也更足了。

这边蔬菜大棚生机勃勃,那边研学项目也在火热施工中。“‘双减’政策实施后,研学需求充分释放,智能观光玻璃棚以草莓、番茄等无土栽培为主,预计今年年底投入使用,可让学生近距离感受现代农业的魅力。”安居镇副镇长丁强介绍,目前正在与移动公司洽谈,计划打造智慧农业,实现虫害、温度、湿度、作物生长等实时监测。

作为随县“特色农业重点区”,安居镇种植蔬菜历史悠久,村民经验丰富,技术、区位、土地等优势明显,但一直缺乏龙头带动。现代蔬菜产业园的建立让蔬菜产业由“单打独斗”转为 “集体作战”,逐步向规模化、品牌化发展,“菜篮子”产品稳产保供和流通能力不断提升。“产销旺季,采摘、搬运、分拣、装车都需要大量人力。”丁强表示,产业园全面建成后,100余个大棚可带动当地群众就业200余人。(记者|王欢、张小茜)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