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阳高照,人勤春早。近日,随县均川镇千亩大棚青茄进入丰产季,大家忙着采摘、分拣、装箱,一辆辆装满精品青茄的货车在宽阔的乡道上疾驰,满载着丰收的喜悦,也承载着全镇人民增收致富、振兴乡村的梦想。
均川镇土地平整,水源充足,交通便利,适宜发展大棚蔬菜。全镇建有蔬菜大棚3000亩,青茄暖棚就有1800亩。昔日产值不高的撂荒地,变成了如今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致富的“聚宝盆”。
光河村是均川镇最早种植大棚青茄的村,村委会副主任宋克照有近20年的青茄种植经验。2022年7月,光河村成立聚民现代农业发展公司,采用“公司+村集体+村干部”的模式,筹集资金130万元,流转土地100亩,新建十个冬暖式大棚。在宋克照的全程指导下,经过数月的浇水施肥,除草驱虫,终于迎来了青茄大棚的第一个采摘期。
在长度100米、跨度13.5米的青茄大棚里,粗壮的茄子苗已经长出一人多高,翠绿的叶子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一个个圆润饱满的茄子从枝叶下探出头来,焕发着勃勃生机。“十个青茄大棚,预计总产量五十万斤以上,总产值超过100万元,可为村集体创收10万元。”光河村党支部书记贺合平高兴地说。
在周家畈村,从事青茄种植的大户有25个,连片蔬菜大棚100多个,在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同时,也带动了众多脱贫户和留守群体就近就业。2022年,新上任的村党支部书记黄涛带动村集体和村干部筹资160万元,流转土地70亩,新建冬暖式大棚12个,让曾经的软弱涣散、经济薄弱村步入了发展快车道。“我们种的茄子质量上乘,柔滑细嫩,市场上供不应求。通常是批发商把车开到家门口来收购,主要销往武汉、广州等一线城市。”据黄涛介绍,春节期间蔬菜行情好,市场需求量大,虽然价格比往年有所下滑,但总体来看收益还是很可观。
家住曾家河村的包彦波,是均川镇种植大棚青茄的大户,拥有跨度百米的冬暖式大棚23个、简易棚68个,产业遍及均川、安居等多个乡镇,常年聘请60名村民就近务工,年收益超过200万元。在种植大户的带动下,一座座生机盎然的青茄大棚在均川镇“遍地开花”。墙院村、曾家河村、幸福社区、柳树河村、龙泉村、包家巷村纷纷加入了青茄种植队伍。至目前,全镇冬暖式大棚近700个,青茄总产量达5400万斤,年产值过亿元。
“下一步,均川镇将以农业社会化服务公司为龙头,组建青茄种植联盟,共享青茄病虫害防治及管护技术,进一步提升青茄产量和质量。同时,融通销售渠道,对接一线城市商超和农贸市场,有效降低市场风险,打造均川镇青茄品牌,走出农业产业化的乡村振兴之路。”谈及青茄产业的发展规划,均川镇党委书记席耀鸿说。(汪文平)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随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