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浪摇曳,一地金黄。日前,随县安居镇安南山村,伴随着阵阵轰鸣声,四台联合收割机驶入田间,大口“吞”入沉甸甸的稻穗,收割、脱粒、粉碎稻秆等工序一气呵成。
看着金黄的稻谷经过卸粮筒倾泻而出,村民刘春梅喜笑颜开:“前天开始,几台收割机同时作业,两三天就能收完,明天开始翻耕晾晒田块,准备种植小麦。”
刘春梅说:“村里这400余亩水稻由随州市众联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以下简称众联联合社)统一流转种植,从前期的育苗、插秧、施肥,到当下的收割,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作业。身为村里的居间管理员,只需要及时反馈田间长势,就会有农机上门服务,省时又省力!”
成立于2017年的众联联合社由当地23家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粮食加工企业组成,去年8月,与随县安居蔚来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随州弘耘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农业机械维修、乡村旅游开发等多种业务。
“今年联合社共种植水稻49000亩,现在已经收割了1万余亩。”因前段时间持续阴雨天气耽误了收割进度,社长肖保新跳下田埂,现场指挥调度:“留茬不能过长,必须保持20公分以下。粮食车上不去田坎,收割机在旁边顶一顶……”
据肖保新介绍,除了收割联合社自己种植的水稻,还需要收割托管的2万余亩,本地十几台收割机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为加快抢收抢种,联合社每年会与外地农机手合作,目前全镇每天作业的农机就有四五十台,确保颗粒归仓的同时,力争11月10日前将1万亩油菜、4万亩小麦全部种满种足。
从湖北省北斗智慧农业管理与服务平台可以看到,联合社带有北斗定位导航的农机现有182辆,当日在线的就有21辆。通过数据分析,云平台可以有效调配、调度分布在各地的智能农机,提高跨区机收效率。来自荆门的外地农机手李洪贵表示:“虽然跨区作业,价钱比在本地收割低一些,但好在活儿多,农机不闲置。”
随着成片的水稻被收割、脱穗,一辆辆装满稻谷的拖拉机满载而归。位于弘耘公司的烘干车间,稻谷已堆成一座小山。“这是今年新建的13组烘干设备,开足马力的话,平均每天可处理粮食500吨左右。”负责操作设备的郑开富说道。
目前,公司共整合农业机械设备206台(套)、谷物烘干设备65组,可有效帮助农户减少粮食产后损失。(随县融媒体中心 王 欢、张小茜、杜秋阳)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随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