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踏实了,新房入住要进入倒计时了。”在洪山镇洪山路居委会的会议室内,桂花街棚户区43户原居民迎来了分房日,居民赵克安拿着抽到的房号,喜笑颜开。
如今,桂花街棚户区房屋改造一期项目即将完工,室内装修、道路建设、绿化亮化等工程正紧锣密鼓进行,挖掘机、铲车、装载车不断轰鸣穿梭,棚户区改造建设现场一派火热。
“一期新建70余套住房,年底交付。”改造现场,洪山路居委会书记敖君正在与工地负责人商讨协调处理建设过程中的相关事宜。两年来,她每天风雨不误。“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指导和大家的支持下,居民如期分房,再苦再累也值了。”
桂花街棚户区共有居民190户,位于洪山镇中心地带,涉及洪山路和怀河路两个居委会,该片区房屋大多始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受当时经济条件的限制,小区建设标准低,规划的基础设施、配套设备均比较落后。尤其是该片区道路狭窄破损、下水管道时常堵塞、雨污未分流,每逢雨季,大雨大淹,小雨小淹,被当地群众戏称为“水上漂”,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且存在安全隐患。
棚户区居民的安危始终成为县镇村三级干部心头的牵挂。随着“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深入开展,棚户区改造迈开“加速度”。洪山镇着眼解决群众烦心事,整合资源打造花园小区。
2020年,洪山镇搭上国家棚改政策“末班车”,从立项、筹措资金、项目开工再到一期工程顺利实施,市县镇村四级联动,只是为了让桂花街居民早日住上幸福楼。
然而,真正推进棚改时,矛盾层出不穷,因多方利益纠结,项目迟迟推不动,10余家开发商乘兴而来,知难而退。针对一些不正当要求,洪山镇决定以“五共”理念,破解改造难题。“领导来督导项目进展时一再强调,要用好共同缔造这把金钥匙,把棚改这件民生大事办好办实。我们让街区所有居民共同参与棚改,让人民群众唱‘主角’,共同打造新小区。”洪山镇党委书记王剑说道。
党员带头,民呼我有应。棚改专班通过上门走访、政策解释、听取意见、规划展示,在充分调动了绝大多数住户的积极性后,98岁的老住户王道德,不顾自己的身体,多次拄着拐杖上门宣讲棚改政策;老党员王庭学、“局外人”陈陆夫妇也积极参与,他们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棚改机会,如果错过了,将会后悔一辈子。针对部分居民对施工质量不放心,棚改专班又调整思路,让居民推选代表成立了监督委员会。2022年3月,棚户区改造启动签约,一期43户、22天完成签约,开始陆续搬离棚户区,为全面启动棚户区改造,创造了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棚户区改造是改善民生福祉的大事,项目既要保证棚户区改造住户住上好房子,又要统筹兼顾周边住户,洪山镇在施工过程中,格外注意质量和施工安全,在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上,还将其延伸到周边民居。
昔日残破的房屋已不复存在,四层砖混式楼房拔地而起,设计新颖、大气美观。“棚户区改造得好,污水管网接通了,连带着我们也方便了。”幸福感“蔓延”到棚户区之外。
“一期还有很多配套设施需优化,二期也将启动,我们将以主题教育为契机,紧扣主题主线,在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上持续发力,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办好群众满意事,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王剑说道。(随县融媒体中心 王 欢、洪山镇 刘 备)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随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