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香菇丰收的季节,在随县三里岗镇吉祥寺村,一派丰收景象。95后新农人张林玉正在指导工人们进行香菇分级。
95后新农人张林玉:“要观察香菇的菇肉、菇饼、形状和大小,不要像以前一样只在乎数量不在乎质量。”
在这一批采摘队伍中,不乏一些年轻的身影。几年前,香菇行业从业人员的平均年龄都在45岁左右。
随州市随县三里岗镇吉祥寺村菇农张守财:“以前总是说下雨一身泥,晴天一身灰。炕香菇、摘香菇,手里起茧,年轻人都不愿意干。”
在这种环境下,不少菇二代开始转行,但也有一批敢想敢干的年轻人尝试回到家乡,用新方法改变环境。
95后新农人张林玉:“一个朋友给我介绍,山东那边有很多蔬菜已经住进智能大棚。我就在思考,我们的香菇是不是也能住得像空调房一样,一个手机就能操纵百万菌棒。”
在共青团随州市委和农业农村局的支持下,通过申请农业设施奖补,加上香菇贷等助力农业企业补贴,张林玉和父亲联合村里一家龙头企业率先引进可控数字大棚。新大棚不仅可以手机遥控卷帘,还可以控温控湿,让农户彻底告别“种菇三人守, 烤菇要一宿”的困境。
随州市随县三里岗镇吉祥寺村党支部书记张国勇:“环境干净整洁了,无论是掀棚还是盖棚还是补水,全部可以用手机操作,菇农收入增加了。”
95后新农人张林玉:“见到智能大棚成效,村里很多有能力的企业和农户都开始改造大棚,质量有了保障以后,我们与农户签订订单协议,今年以80-120元每公斤价格收购 。”
2018年,张林玉在父亲的鼓励下和一批年轻的菇二代创办了湖北绿美宝有限公司,2019年他们开始与高校合作探索农产品加工实验,短短几年时间就已建立一个高档食用菌生物活性成分提取实验室和全市首条木耳香菇酱生产线,产品已销往海外12个国家。
今年上半年,这家“年轻”的公司与5000户菇农建立了捆绑关系,带动农户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深加工产品出口达981万美元,出口量达93万公斤,预计年产值将突破2亿元。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随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