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骨组织植入一片小小的可吸收骨修复替代材料,可在愈合阶段被吸收,最终实现骨缺损的完全修复和替代;一根细细的可吸收性外科缝线,能被人体慢慢降解,从而免除拆线的痛苦;将一款产品涂抹在伤口处,可提高愈合质量,减少疤痕形成……
近日,走进位于随县经济开发区的湖北双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展厅,琳琅满目的产品让人眼前一亮。
“别看这款产品不起眼,在国外,同样的材料,同样的功效,一片卖到4000元,如今已经实现了国产替代。产品参与国家集采后,2片只需要3000元左右。”公司董事长廖先传用镊子小心地夹起一片白色细条状产品,举到眼前细细讲解:“你看,产品上面布满了微孔,植入人体后,骨细胞进入微孔,能够诱导骨的再生,对于治疗骨残缺、骨坏死效果很好。”
深耕生物医药行业近十年,双星药业已经形成骨科修复、牙科修复、皮肤科修复以及外用等四大系列产品。2022年,公司被工信部授予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是湖北省生物活性骨修复材料企校联合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旗下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
打破国外垄断,向尖端产品亮剑,“小巨人”有何成长密码?公司通过引入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张兴博士作为技术带头人,与武汉大学、武汉工程大学等国内外重点大学达成合作协议,自主研发了可吸收骨修复替代材料、生物活性玻璃以及生物发酵制品和新型医用复合材料系列产品,在组织再生修复等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并获得一系列技术创新。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在廖先传看来,头顶高新技术企业桂冠,就必须在科研创新方面主动作为。他表示,双星药业将继续在优化创新体系上下功夫,加大研发投入,吸纳高层次人才充实研发团队,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及企业核心竞争力,真正体现出高新技术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随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