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傍晚的随县三里岗镇贾家湾村,儿童游泳池里水花飞溅,孩子们的欢笑声像银铃般在村口回荡。这汪由天然泉眼活水滋养的泳池,不仅成了周边数十公里村民心中的 “清凉宝藏”,更成了当地破解防溺水难题、激活乡村活力的 “金钥匙”。
活水造池:把“危险源”变“安全港”
贾家湾村地处均水与漳水分水岭,村内那处名为 “泉兴寺” 的泉眼,是大自然馈赠的瑰宝 —— 每日600吨的稳定流量,冬暖夏凉的独特特质,让这股清泉流淌千年仍生机盎然。
“以前每到夏天,心都揪着,总担心娃子偷偷往河边跑,夜里都睡不踏实。” 村民王大姐的话道出了许多家长的心病。如何破解“防不胜防”的溺水隐患?村“两委”班子在反复调研后形成共识:与其“堵”住孩子亲水的天性,不如 “疏” 导建成安全港湾。
2023年年初,贾家湾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决定就地取材,投资40多万元,将泉眼活水引入规划设计的儿童游泳池。“泉水流动快、不易长青苔,自带天然净化属性,这可是城里泳池比不了的优势。” 村党支部书记唐家军指着清澈见底的池水介绍,泳池特意定位为“未成年人防溺水安全教育示范基地”,既满足孩子玩水天性,又能集中开展安全培训。
三里岗镇党委宣传委员张德琳介绍:“每年镇上都会在这里组织好几场游泳培训,手把手教周边的小朋友们掌握基本的游泳技能。”
人气聚村:小泳池搅动大活力
2023年入伏首日,贾家湾村儿童游泳池正式免费开放。消息像长了翅膀,很快传遍周边乡镇。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京山县、柳林镇等周边的村民就已驱车几十公里赶来;午后的阳光下,长岗镇的家长们带着泳衣、救生圈在池边排起了小队;傍晚时分,本村的孩子们更是像归巢的小鸟,雀跃着扑向清凉的泉水中。
“每天最少有两百个娃子来游泳,到了周末能突破五百人。” 负责泳池管理的脱贫户唐师傅脸上堆着笑说。他和另一户脱贫户承担起泳池日常维护,每天深夜清空池水、仔细冲洗消毒,次日清晨重新注满泉水,经日光调节温度后开放,“既能在家门口挣钱,又能看着娃子们安全玩水,这活儿干得踏实!” 同时,村里还聘请了两名水性好的老人参与看护,时刻守护着孩子们的安全。
人流的聚集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变化:在外务工的年轻人返乡时,看到村里停满外地牌照的车辆,听到乡音里夹杂着各地口音,纷纷算起了“家乡账”;石花粉、冷饮、烧烤摊等各种各样的小摊位在周边悄然立起,原本冷清的村头小卖部,也添了冰柜卖起了游泳圈…… 一汪清泉,让沉寂的山村重新焕发了浓浓的烟火气。
防线织密:“全方位守护” 筑牢安全网
“大池水深1.2米,小池只有50公分,都是专为儿童设计的。”唐家军介绍道,泳池周边设有安全防护栏,制定了规范的管理制度,四处悬挂着“无大人陪同,小孩不得入池”等醒目标语,村里安排了专人管理看护,每天晚上村干部还会轮流值守。
“我们提倡小孩晚上6点到10点来玩,一定要跟大人一起过来。” 唐家军说,“村广播每天早中晚三次播报安全须知,村民微信群定时推送《防溺水三字经》、防溺水急救知识等短视频。”自泳池开放以来,全村没发生过一起溺水事件,周边乡镇的溺水隐患也明显减少。
从昔日的“泉兴寺”到如今的“安全示范基地”,贾家湾村的这汪清泉不仅守护着孩子们的夏日欢笑,更铺就了一条兼具生态特色与人文温度的乡村发展之路。(随县融媒体中心 姜群 三里岗镇 唐楼霞)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随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